浅述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对农业的影响
2015-08-05赵旭
赵旭
摘要:本文主要浅述了农业气象中阳光、温度、雨水量、风速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气象因素;农业发展
一、影响北方农业发展的气象因素
1.温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农作物生长温度的掌握,关系到农作物规划与布局,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离不开温度的配合。
在温度升高时,光合作用增强,但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和破坏引起的现象。另外,在高温时,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呼吸作用也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的,在极高温度下,农作物在维持短时间强呼吸后,呼吸速率会急剧下降,然后出现打蔫现象。
气温降低意味着防寒保暖的成本增加,大风和较强降雪也会造成部分温室大棚出现损毁、垮塌,从而使棚内蔬菜等受冻。此外,一些露地蔬菜如果收获不及时也可能会遭受冻害。虽然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农作物耐寒的生理学温度不同,但都有一定的限度,而且各种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期的耐寒能力也不同。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当温度降到0℃左右时,就会明显受害。
2.湿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湿度影响农作物的蒸腾作用与光合作用。低湿的情况下,会引起植物气孔的关闭,减弱光合作用。也会加剧植物的,使植物萎蔫。在高湿的情况下,可抑制植物的蒸腾,影响农作物的根系吸收营养。而且,湿度的有效控制,对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也有抑制作用。
3.光照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光照是进行农业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只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农作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光能调节农作物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因此光照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光照与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在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增加。光照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光照强度弱时,农作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农作物就会停止生长。一般作物在强光下,株高降低、节间缩短、叶色浓绿、叶片小而厚、籽粒饱满、根系发达;弱光下作物节间较长、株高增加、根系发育不良、抗性降低。
4.降水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大气降水的多少和时间分配,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关系极大。合理控制水份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保证,如果水份不足以补偿农作物因蒸腾作用和代谢活动消耗的水量时,嫩枝和叶片就会出现萎蔫现象,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反之,如果水份供应过多,不仅会引起植株徒长,还会导致作物根部缺氧,呼吸作用降低、难以吸收养分造成作物枯萎甚至死亡。例如,春雨充足,保证冬小麦需水关键期的用水,能获得丰收;伏雨充足,为适时播种和冬前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5.风速对农业民展的影响。风速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风速增加,空气乱流加强,使作物内外各层次之间的温度、湿度得到不断的调节,有效避免某些层次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风能减少大气湿度,破坏农作物内的水份平衡,使成熟细胞不能扩大到正常的大小,致使所有植物器官组织都小型化、矮化、病变化。风作为气象一重要因子,还能够把农作物的花粉或者种子传播到远处,帮助农作物受粉和繁殖。
另外,大风天气也极易引发草原、森林火灾。
二、针对气象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
1.在强冷空气来临之前,要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农户应做好作物防寒保暖工作,以减轻风雪降温天气的不利影响。农区在雨雪来临前,应抓紧抢收秋粮、秋菜,对已收获的粮食及时晾晒,做好防潮储藏工作;提前加固设施大棚,并采取加厚覆盖层及棚内人工加温等措施保温增温,雪后及时清除棚顶积雪积冰,以防大棚损毁。另外,冬麦区主要是做好小麦的冬前管理,培育壮苗,确保其安全越冬。
2.利用日照时间、太阳高度角及地面温室效应等为蔬菜大棚选择最佳空间、面积、位置,调整小气候环境。例如,由于冬季是日照时数量少,日照强度最弱的几个月,尤其是遇到寡照天气时必然造成低温,这将直接影响冬季蔬菜生长发育。从温度测量看,冬季5cm以下地温一般高于地面温度和气温,所以,该县可受用40摄氏度温室,将温室的一部分建在地下,充分利用冬季地温较高的特性,为冬季蔬菜生长提供较适宜气候环境。
(黑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15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