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南县地花鼓舞蹈性的传承和发展

2015-08-05陈卉

艺术评鉴 2015年14期

陈卉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县地花鼓的历史渊源、文化特点的分析,并对其进行舞蹈性的研究,笔者提出在当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如何对南县地花鼓借舞蹈之媒介来进行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南县地花鼓 舞蹈性 传承和发展

一、关于南县地花鼓

在我国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是基础,而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戏曲、说唱音乐和器乐曲大多都是在民间歌曲和歌舞音乐的音乐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地花鼓便是其中的一种,它属于民间歌舞类。所谓民间歌舞,就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行于民间的各种歌舞艺术。他们大多数都是载歌载舞,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紧密结合。民间歌舞在我国丰富多彩,体裁形式、音乐风格各不相同,其中这种形式的地花鼓就是这样。

地花鼓在南宋时期,就在我国南方多地区广为流传,特别是流行于湖南境内的宁乡、长沙、浏阳、望城、醴陵、衡阳、邵阳、祁阳等地。素有“北有二人转,南有地花鼓”的美誉。这种歌舞表演形式在各地称谓不尽相同,但形成之初在形式上大相径庭,多以两人表演为主。他们的音乐多以秧歌、田歌、山歌小调为主。早在清朝,由吴锡麟等人所著《新年杂咏》中便有记载:“南宋灯宵舞队村田乐,所扮有花和尚、花公子、打花鼓。”这说明在宋代时候,花鼓就已经开始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总的来说,地花鼓主要分为双花鼓与单花鼓两种,所谓双花鼓就是有两个旦角和一个丑角表演,而单花鼓则是由一旦一丑角组成。表演者多男女搭配,男性扮演小花脸,并且手执折扇;女的穿着彩衣,一手拿帕子一手拿扇子。在表演过程中,极富舞蹈性。

南县地花鼓的表演方式和上面大致差不多,但是地花鼓在南县却成了一张城市名片。这跟这里的地理位置,人文氛围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南县地处洞庭湖腹地,南依湖南,北接湖北,既有湖湘文化的文化传承,又在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结合了相邻的湖北的荆楚文化。多文化的碰撞和融化,势必加强这里文化的特色和丰富。其次,洞庭湖边的南县地肥水美,耕作丰盈。自给自足的日子下,老百姓生活的充实,在劳动之余,能够有时间进行自娱自乐的娱乐活动。这就自然而然的促生了地花鼓的生命力。其三,对民族融合搭建平台。据历史记载,南县是一个以外来人口流入为主的地方,多数都是移民而来,这和当地的老百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互相包容和互相理解。这时,娱乐为主的地花鼓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都极高热情地投入到地花鼓的表演中来,这样一来,便滋长了南县地花鼓的传承和发展。

南县地花鼓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民间音乐和舞蹈表演两个方面。舞蹈性是这种歌舞的一种直接视觉效果。南县地花鼓的舞蹈性丰富多变。本文将对南县的地花鼓在舞蹈性的表现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经济与文化偶尔冲突的背景下,对地花鼓的未来担忧及作者对其传承和发展的建议。

二、关于南县地花鼓的舞蹈性

南县地花鼓以音乐作为依托,而主要体现在舞蹈性的视觉表演上。在南县地花鼓的舞蹈表演中,其动作主要是来自生活中,是把生活中的劳动动作加以艺术化处理后的结果。由于南县地花鼓的类别不同,其舞蹈的动作和步伐也不尽相同。我们结合南县地花鼓的类别对其舞蹈进行分析。

在历史的记载中,南县的花鼓形式的传承和发展呈现出一种参加表演人数由少到多的一个增长,首先出现的是传统的地花鼓一样的“单花鼓”,单花鼓在南县更多的叫做对子地花鼓,所谓对子地花鼓,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人对着进行表演,在早期的时候,南县的对子地花鼓是由两个男的表演。其舞蹈动作粗犷奔放、大气、朴实自然,动作之中处处体现的是男人的那种张力,动过干净果敢,步步铿锵有力,两两干脆利索。他们两个男的一个扮演的是旦角,一个扮演的是丑角行当。扮演旦角的演员动作稍微收敛,而扮演丑角的舞蹈动作比旦角的大,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了甩臂和双腿交叉前后迈步的传统舞蹈技法,其动作故意夸张化,以渲染其丑角的诙谐幽默性。往往是当时地花鼓最吸引眼球的地方。而且在他们的表演中,二者手里都拿着有道具,因为行当的不同,所要渲染的情感不同,手里的道具也不尽相同。

到了后来,除了一旦一丑的表演方式外,又增加了一个戏曲表演中的骑马动作的女士,形成了竹马地花鼓。骑马女士手里拿着戏曲中的马鞭,腰间挎着竹马。她和丑角、旦角进行穿插演出,场面更加好看,舞蹈动作也更加丰富,并且开始对手法、眼法、身法和步法都有所要求,三人配合默契一来一往,舞蹈表演的步法上多以侧身的“8”为基础,三人你来我往的,颇是热闹,伴随着行走,手上伴有一些舞蹈动作,比如“云手”等,脚上也有正步和小急步甚至蹉步的变化。整个的场面比单花鼓要来的更加的威武和大气。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舞蹈动作变化明显。

随着参与者的增多,演员的增多,形式的丰富,在南县又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地花鼓演出形式——围龙地花鼓。围龙地花鼓就是在对子地花鼓的基础上,融合的地方特色的舞龙围龙表演,民歌演唱时对子地花鼓的舞蹈表演,有时在演唱的过门处,龙灯队还进行舞龙的舞蹈表演,其动作也多种多样,有单龙戏珠,双龙戏珠;有龙滚水,龙翻身等传统舞龙动作。伴随着丝竹锣鼓的文武场,场面异常热闹。演出效果也相对良好。

以上三种地花鼓表演形式是现在还一直活跃在南县的舞台上的。就其舞蹈性而言,首先体现在舞蹈的基本属性,动态性。吴晓邦老师曾说过:“舞蹈是人体造型上‘动的艺术,它是借助人体‘动的形象,通过自然和社会的‘动的规律,去分析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动的现象,而表现各种‘形态化的运动,这种运动不论是表现了个人或是多数人的思想和情感,都称为舞蹈。”可见,地花鼓是充分借用了舞蹈的这种灵性,来演绎这片土地上的灵气。他们常常借助于一些道具,结合手、眼、身、步、法来表达这种灵气。地花鼓在开始的时候有着相对固定的表演方式。音乐起始,便是演员出场造型的开始,他们往往是一种对称性的舞蹈排列。在表演初多以甩手曲腰的表演动作来进行一种动态的形态,小小舞台可在其中表现出无限的广度和深度。曲腰踏步时都必须要严格的结合音乐的节奏进行。手多以兰花手为主。很多的动作都是由当地生活中的动作提炼而来,有如采茶动作,插秧动作,绣鞋动作等。在表演的过程中,丑角行当始终是地花鼓的点睛之处。在表演过程中采用的戏曲里面常用的丑角行当的矮子步。而且丑角在演出的过程中多半都是以半蹲的方式进行表演。有“点步”和“桩步”等,这些都是半蹲来完成的。在表演过程中演员还通过滑稽的挤眉弄眼来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达到一种喜剧效果。本是丑角,还要求舞蹈动作婀娜多姿,翘臀扭腰,形成一种优美的戏剧曲线。而旦角也要求和丑角相呼应,而且会“云扇”,把扇子云转,如果是手绢则要求手绢在手上飞转,跟二人转的动作一样。难怪有“南方二人转”之称。现在的发展要求演员的演技和舞蹈动作更加的宽广。从另外一个层面亦可看出,南县地花鼓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歌舞。这对于这个以移民为主的城市来说,本来就说明的这种海纳和宽容度。

舞蹈性是南县地花鼓的表演灵魂,在音乐的载体里,舞蹈表演直接决定了地花鼓的可视性。

三、南县地花鼓的传承发展现状的思考

南县地花鼓,在经历了清朝嘉庆年间的萌芽期、咸丰年间到同治年间的兴旺期、民国到解放前后的鼎盛时期,之后到20世纪末的衰退期和现在的复兴期,可谓一路磕磕碰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力侵蚀下,很多本土文化正在被边缘化,甚至有的开始推出历史舞台,究其原因我们不得不深思:是任其消亡还是逆水挽救?是加大投入还是卸下行装迎合社会?本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民族文化的具体指向,如果本土文化一天天消亡,那么民族文化也会在历史长河下而枯黄萎退。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现实文化现象。还好的是,现在国家正在提倡建立文化强国,重新拾回民族自信心,建立起民族自豪感。而这种强国意识恰好需要表现在这些具象的事物中,作为南县的地花鼓文化,其核心性是期舞蹈性。特从舞蹈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在一些高校乃至当地的中小学建立地花鼓的传习所,把南县的地花鼓进课堂。形成一种文化的高度。让所有南县的各级学生对地花鼓有所了解,在适时可以起到南县地花鼓的推动者。

(二)把南县地花鼓的舞蹈动作进行重新整合和改编,形成一种既保留传统又加入现代元素。这样一来,他的适众面就广又更加让人容易主动接受。但是这种融合一定要有的放矢,遵循本土为体,外学为用的原则。而不要以为临摹而失去自己的本土性。

(三)把花鼓编成一套广场舞动作。让当地的广场舞爱好者进行地花鼓广场舞化练习,这样还可以做到强身健体,又继承了传统文化。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部分成果,项目名称:地方“非遗”保护语境下南县“地花鼓”的文化特色及其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4YBA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