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民间音乐的保护和继承研究
2015-08-05齐晓芳
齐晓芳
摘要:冀东民间音乐的保护和继承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引导和完善。这种继承和保护不是一味地全盘接受,而是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加以改革和创新,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并结合社会发展实践积极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民间音乐 冀东 文化创新
一、冀东民间音乐发展现状分析
冀东地区包括今唐山、秦皇岛、廊坊以及京津部分区域,历史文化悠久并带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冀东民间文化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唐山地区的评剧、乐亭大鼓和皮影,被誉为“冀东三枝花”,除此之外还有唐海的吹歌、丰南篓子秧歌和冀东大秧歌等具有冀东民间艺术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中,以冀东大秧歌为代表的冀东民间音乐形式在冀东地区群众中广为流传。冀东大秧歌起源于冀东地区人民在农闲时节休闲娱乐而自发创作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由于其演出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等条件的限制,随意性较强,群众参与性非常高。
尽管这些民间音乐形式在冀东地区影响很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形式多元性的出现,这些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在年轻人当中的影响力却非常小,尤其是现在主流媒体都在宣传流行音乐等形式的作品,这就使这些传统的民间音乐艺术的受众群体逐渐萎缩。虽然这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作为冀东艺术形式传承的主要形式,这些民间音乐艺术也应当加以保护和传承,以丰富整个冀东地区的艺术文化。
二、冀东民间音乐保护和继承的对策分析
冀东民间音乐的保护和继承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引导和完善。这种继承和保护不是一味的全盘接受,而是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加以改革和创新,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并结合社会发展实践积极探索和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加强对冀东民间音乐文化的宣传
由于冀东民间音乐文化的接受群体大多是中老年人,而年轻人更多地喜欢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来接受外来的音乐艺术形式。因此,除了传统媒体中的广播、电视等要继续加强对冀东民间音乐文化的宣传以外,政府应当积极引导新媒体技术下的互联网、手机网络媒体形式加强对冀东民间音乐文化的宣传,形成覆盖面广的冀东民间音乐文化宣传体系。
(二)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冀东民间音乐文化进行创新
文艺形式只有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可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冀东民间音乐文化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改革和创新,音乐创作者们可以根据当今时代特色来选取题材进行创作,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更好地接受和喜爱这种音乐形式。在这个方面可以借鉴评剧、皮影等冀东民间文化的传承经验。评剧的很多传统剧目至今仍然受到广大评剧爱好者的喜欢,但是受到时代发展的限制,很多年轻观众对这些传统剧目的历史背景等比较陌生,所以接受起来也比较困难。而且,如果一直局限在这些传统剧目的演出上,评剧很难长久发展下去。因此,评剧创作者们在一直都在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在进行评剧创作,并创作出一批反映当下社会人们生活的新剧目来,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冀东民间音乐也应当以河北乃至全国的发展实践为基础,结合冀东民间音乐特色进行创作,使更多的人喜爱这种音乐形式。
(三)加强对冀东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目前,对冀东民间音乐文化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上,在高等院校的音乐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涉及得不多。将冀东民间音乐文化融入到冀东地区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可以使冀东民间音乐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根据《新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因此,应当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加入冀东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而且,当下大学生过分接受国外流行音乐文化,对国内和本地的民间音乐文化非常不了解,在高校中普及和推广冀东民间音乐文化,可以使大学生增加对冀东民间音乐文化的了解,促进冀东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
(四)将冀东民间音乐文化宣传与冀东地区旅游开发结合在一起
我国很多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都积极地与当地旅游开发联系在了一起,既宣传了民间音乐文化,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在云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就在艺术家们的挖掘之下打造了“云南印象”的文化品牌,形成了代表云南民间音乐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在这种文化的宣传和带动下,云南地区的旅游业也发展迅速,很多游客都是慕名来到云南欣赏“云南印象”的演出。冀东地区的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并不强,很多地区都是依赖于当地的一些地理特征开发了旅游项目,比如乐亭主要是以当地的海边旅游作为特色项目,但是由于其地理位置与秦皇岛市并不远,而秦皇岛的旅游业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这就造成乐亭地区的海边旅游没有市场竞争力。但是乐亭大鼓是极具代表性的冀东民间音乐形式,如果能将乐亭大鼓这种艺术形式加以开发,并与当地的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
参考文献:
[1]袁平,魏胜.赣东北民间音乐与民俗关系探讨[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2]王刚福.浅谈长江三峡地区民间音乐遗产的抢救和保护[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04).
[3]张燕,张国民.新时期山西民间音乐传承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4]崔雅.对民间音乐传承和发展的探究[J].大舞台,2011,(09).
[5]周洁.浅析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J].黄河之声,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