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音乐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发作用
2015-08-05邱成斌
摘要:当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研部门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呢?本文从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概况,中外著名科学家的个人感受及“三个能力”培养上,阐述了音乐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发作用。
关键词:音乐 科技创新 能力 激发作用
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和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我国各级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科研人才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对科技创新能力所包含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即科技创新的能力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另一个是创新综合素质能力。在第二个能力的培养和激发过程中,音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脑可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右脑主管形象思维,称为“形象脑”,左脑主管语言功能,称为“语言脑”,音乐通过其特有的特殊功能去开发人的右脑,从而提高人的智力水平,挖掘人的创新能力,它是提高人的创新潜能的重要途径,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能。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谈音乐对科技能力的激发作用。
一、从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概况,谈音乐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发作用
前面谈到,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素质能力,在这个综合素质能力中,音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被世界科技发展史和许多著名科学家所证明的事实。1957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前苏联的竞争对手美国。于是,白宫紧急召开有关专家的研讨会,寻找美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落后于前苏联的原因,研究的最终结果是因为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的落后,造成了他们落后的主要原因。通过这一事件的反思,美国的教育家和科学家们弄清了一个问题,他们深深地认识到“最杰出的科学家从不是局限在他的个人知识领域内,通晓和熟知艺术及人文科学,才能使优秀的科学家的视野变得更加敏锐。”于是,美国的教育家和科学家们开始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体系,吸取其优点,并结合美国的国情,于1965年至1968年仅三年的时间,美国创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曼斯顿维尔音乐教学大纲》,并根据大纲中的“螺旋上升素质培养大纲”,开设了《综合音乐感》的课程,该课程包含了七个方面的素质培养,如乐音、节奏,旋律、和声、曲式、调性、结构等,此方案在中小学和非音乐专业的大学中广泛推广,这一方案的广泛实施,对后来美国中小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该教学体系的思想彻底改变了美国以前音乐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的教育思想,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引导作用,通过学生自觉的学习培养发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帮助他们达到创造的欲望,实现创造的结果,充分发展人的创造力思维,以适应美国新的工业革命潮浪。在这一期间,世界上许多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大都研究出具有本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如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日本的铃木音乐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教学法等。这些音乐教学体系虽然都具有各自国家的民族性,但其教育思想是统一的,都是通过音乐艺术教育的途径去培养和挖掘人的想象力、记忆力和意志力等能力,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中外历史上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的论述中,谈音乐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发作用
从中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来看,不少的科学家和学者不仅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里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音乐艺术面方面的修养也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爱因斯坦被称之为20世纪的科学巨匠,在物理学上取得的成就犹如一颗颗璀烂的明珠,照亮着现代物理学前进的道路。爱因斯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坚贞地探索科学的真理外,他对艺术,尤其是音乐艺术十分偏爱,他既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又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音乐这个充满艺术幻想的精灵常常不知不觉的融入到他的脑海中,与他的科学创造不断撞碰出火花,这种充满幻想与神秘的火花最终摧生出举世闻名的相对论说学体系。从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爱因斯坦对古典音乐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而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古典音乐对人的创新潜能的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充分开启人的想象思维能力,爱因斯坦从他的音乐学习与欣赏中深深地感到了这一作用,因而,他十分重视从音乐的学习中去发展自己的想象力,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从爱因斯坦的论述和他所取得的成就中可以看出,音乐是他进行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手段,是他的科学创新取得辉煌成就的动力和源泉。爱因斯坦对音乐的学习与运用是有选择性的,他在学习中对不同风格的音乐家及作品都有十分内行而精辟的分析评价,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出他所需要学习和欣赏的音乐。他非常喜爱巴赫、莫扎特、海顿和舒伯特的音乐,这些音乐不仅使他联想到耸入云霄的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形状,而且还联想到数学结构的严密逻辑,在他与朋友的交谈中说:“舒伯特是我最喜欢的音乐家之一,他非常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旋律创造性很大,但由于缺少某种结构而使我感到不安”,“舒曼的作品对我有吸引力,这些作品风格独特,感情丰富”,“门德学松有相当的天赋,但他的思想深度不够”,“勃拉姆斯的浪漫曲和乐曲很有意义,结构也好,但他的大部分作品在我看来缺少内在的说服力”。
从上述爱因斯坦的评述中可以看出,不少音乐作品的思想已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灵深处,并对他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与他的科学研究相互作用,使他步入了世界科学技术创新的最高点。
我国著名科学家、导弹之父钱学森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艺术教育,后来又受到了音乐家妻子的艺术熏陶,因而他具有很好的艺术修养,从他的谈话中可以看出,音乐常常会渗入到他的严密的科学思维之中,激发出丰富的联想,这种联想帮助他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推动着他的科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关于音乐对他创新思维的激发作用,从他平时多次与人交流中可以看出,他曾深情地说道:“44年中蒋英(妻子)给我介绍了许多内容丰富的音乐艺术,正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使我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是因为我受到了这些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更宽一些,活一些”。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音乐对人的创造能力的激发作用曾有过深刻的评述,他说道:“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从上面著名科学家、作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创新能力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潜能,这种潜能需要一种外力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这个外力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过程,其中音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从“三个能力”的培养上,谈音乐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发作用
从创新能力的内含中我们知道,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的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但是,在创新活动中,如果仅仅依赖专业知识,而没有创新的综合素质能力,我们的创新活动就不能有大的突破,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大量有关创新能力培养资料的分析研究及国外影响较大的几种音乐教育体系来看,音乐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作用,主要体现在想象力、记忆力和意志力的激发作用上,日本的铃木教学法、美国的《综合音乐感》课程、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虽然都具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但总的看来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通过音乐这把钥匙最大程度地开启人类的智慧,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其中心思想概括起来是突出对人想象力、记忆力和意志力的挖掘与培养。
首先,谈谈音乐的抽象性、模糊性和可塑性。这些特性让音乐具有无穷的魅力、无际的遐想空间,它为人的情感体验、形象思维方面提供了其它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广阔想象空间,给人们在幻想与现实、意识与无意识、清醒与梦幻中架起一道彩虹,使人的想象得到升华与释放,实现在现实世界中不能满足的愿望,促进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用什么风格音乐来促进人的想象力发展上,每个人根据各自的性格和爱好会作出不同的选择,爱因斯坦倾向于古典的音乐,他这一观点得到加拿大物理学家格哈德·赫兹堡的赞同。
其次,谈谈音乐对人的记记力的促进作用,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它对人的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强硬的灌输,而是通过生动的内容、优美的旋律、鲜明的音乐形象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这些跳跃、欢快、优美的音乐不断转送到人的大脑中,使人心情舒畅,轻松愉快,精神振奋,让人们从烦恼和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尽情释放工作上的疲劳和压力,使人的思维变得十分活跃敏捷、精力更加集中,从而促进人的记忆力的提高,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少伟大的科学家和普通的科研工作者都有较深的体会。正是音乐所具有的这一特殊功能,人类才有了丰富音乐题材的产生和运用,不少歌曲和器乐曲我们听上几遍就能熟唱,甚至能背唱,如毛主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歌曲的形式来唱上几遍就能背唱,这正是充分运用了音乐对人的大脑记忆功能的促进作用。
最后,谈谈音乐对人的意志力的激发作用。心理学告诉我们,意志是人为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科技创新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科研性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科研人员将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我们的研究人员就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人的意志、情绪和情感有密切的联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从音乐的本质上看,它既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又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因为它的旋律中包括着丰富的情感倾向,如《义勇军进行曲》在创作中运用大调的主和弦作为全曲的动机并加以发展,其旋律以同音反复和三度、四度跳进为主要特征,如在歌词三个“起来”中连续运用四度和三度的向上跳进,使旋律产生出巨大的号召力。这种号召力曾经鼓舞着千千万万的抗日英雄浴血奋战,为国捐躯,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解放后,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至今仍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为祖国的繁荣而拼搏,在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今天,我国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科技创新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我们要通过积极健康、摧人奋进的音乐作品去培养我们广大科研人员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爱国主义信念、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为国增光、献身科学的坚强意志,激励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攀高峰,为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科技创新的进步作出贡献,努力使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上一个台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综上所述,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思想内容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同时,它又以其特有的功能对人类的科技创新能力起着极大的激发作用,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文化空前活跃、经济日趋繁荣的今天,它将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和激发科技创新能力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支助课题,项目名称: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JX013AZY002,项目主持人:刘信波,参与人:邱成斌(贵州铜仁学院音乐系)。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情绪与心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美]哈里·罗拉里.思维与潜能训练[M].黄皓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
[3]乌铁,田伟娜.难题与情绪[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4][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田平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
[5]董光壁,刘文霞.伟大孤独者的遐想——哲人科学家爱因斯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6]许良英.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
[7]钱学森.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邱成斌,铜仁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