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视阈下河北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2015-08-05赵菁刘增安
赵菁 刘增安
【摘 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河北省职业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河北省职业教育应看到自身优势,更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树立京津冀一体化全局观念,加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走集团化发展之路,完善职业教育层级结构,搭建立交桥,大力发展涉农职业教育,构建完善的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我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就意味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以就业为导向,具有广泛人民性,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
一、河北省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与战略机遇
河北省作为职业教育的大省,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一是为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培养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三是担负起职工技术更新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任,化解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四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职业教育应提供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教育机会。
二、河北省职业教育存在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赋予的历史使命,适应当前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要求,河北省职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河北职业教育在资源配置、办学水平等方面处于“低谷地带”。首先表现在与京津两市相比,河北省高校数量与人口规模不协调,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其次,在院校类型上,京津两市国家重点建设的211、985大学数量众多,集中了全国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河北职业教育生源萎缩,职业院校面临重新洗牌风险。自2008年起,河北省高考报考人数已是连续七年下降。
三是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适龄人口增加,与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目前河北省职业教育自成体系,但特色不鲜明。
三、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与建议
就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
1.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京津冀区域职业教育总体布局
京津冀三地政府应在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框架内,加强统筹协作,搞好顶层设计,通过“有形的手”提供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统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优化功能定位。有研究者提出了未来京津冀职业教育“8+X”网状发展的构想,即以工业加工类、电子信息类、汽车物流类、建筑建材类、医药护理类、农业食品类、纺织服装类、现代服务类等八大类为主,选取相应产业发展的典型地区作为职业教育品牌发展的落脚点。由此,使职业教育形成既有点又有面的网状发展。
2.集团化发展,加大特色职教园区建设力度
三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主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制定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指导意见,建立覆盖京津冀区域职业教育联盟,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位于廊坊市的东方大学城,地处京津之间,具有区位优势,且由北京市政府支持,企业投资兴建,目前已初具规模。近期应以加快大学城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定位,完善功能,率先突破,取得经验,使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完善职业教育层级结构,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
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提出;“发展应用技术类型学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引导部分本科院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让高校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零距离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研究推进高职院校转升职业教育本科的试点工作,在区域内选择一些具有多年办学经验,基础较好的高职院校升为本科职业技术学院;加快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职业教育衔接和融通的立交互通体制机制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涉农职业教育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早在1995年就推广确定了“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在全国开创了县县都有职教中心的先河,构建了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以村级成人学校为基础的县域农村职业教育网络,实行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极大地推进了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近期要主动承接京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优先发展环京津贫困带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以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为主渠道,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总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河北省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河北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按照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改革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办法,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创特色、争一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的技能型人才。
项目基金:2015年度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课题编号:SH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