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自主练习
2015-08-05潘洁洁
潘洁洁
【摘 要】作业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自主练习则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本文就设计自主练习,练习方法自主化和练习评价三个方面入手,论述小学数学自主练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练习
作业是检查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而新课标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一些自主性练习,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呢?本文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就自主练习的优化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设计自主化练习
1.精心设计开放题
开放性的练习设计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表达的机会。在开放性的练习中,学生必须探索、联接、推理并利用数学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因此,让学生解答开放题,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力度,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如:在1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中,我发现对于视算、听算这种内容单一的练习,学生正在逐渐丧失其积极性。于是我设计了形同()+()=10,9-()=(),()-3=()、()+2=()、4<0-()等一些开放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地巩固了10以内的加减法,而且兴趣浓厚,自主思考的积极性高,有的学生还运用了没有教过的知识。这样的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练习自主性,使他们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2.注重实践题
知情合一的学习活动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而引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注重实践,让学生多做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操作题,可以促进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理解数学知识。
如学习“时、分、秒”后,为了让学生真正建立“1分钟”的概念,并理解珍惜时间的意义,我设计了这样一份家庭作业:用一分钟的时间,你能做完哪些事,请亲身实践并记录下来。学生的作业反馈可谓是异彩纷呈:我一分钟能折1个纸鹤;我一分钟能做21道口算题;我一分钟能跳98下绳;我一分钟能拍80下皮球;我一分钟能沿大操场跑一圈(400米),……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悟,面对这种作业,学生主动实践的热情十分高涨。
3.设计自选题——由“群众演员”跃为“主角”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兼顾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教师可设计一些灵活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选择解答。如在乘法初步认识的练习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组自选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只要回答出图片后面的题目,这张图片就属于你了”。在每张动物图片的后面有基本题,也有发展题和综合题。
基本题如:①读一读:2×4=84×3=12;
②说一说:5+5+5+5是( )个( )相加;③画一画:3个2;④写一写:2个4相加( )×( )。
综合题如:7+7+7+7+2=()×()+2=()×()-()
在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数学现实自由选择,优等生一般选难度大一些的题,后进生则可以选一些基本题。总之,全体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二、练习方法自主化
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方法,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不同的练习方法又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拓宽相应的视野,长期坚持,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则会得到积极的发展。
如20以内的退位减,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想加算减”,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在使用这种方法,多数学生认为用这种方法口算起来较慢,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如果加法想错了,则相应的减法也就必错无疑了。因此,只要让学生明确书上介绍的口算方法是“想加算减”即可,至于在练习口算时,使用哪种方法,则应允许学生跳出教材,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来选择。
三、练习评价自主化
练习效果的评价,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受制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路。其实,由于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性,致使他们自我体验的思维与方法是多姿多彩的,教师不一定都能理解。因此,在练习中,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可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从而全方位地参与学习、认识自我。
如练习这样一道补条件的应用题:
哥哥身上有85元钱,弟弟身上有多少元钱?
生1:弟弟比哥哥少6元;
生2:弟弟比哥哥少15;
生3:弟弟比哥哥多8元;
生4:弟弟比哥哥多4元。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4个同学填的条件,你们觉得填得怎么样?如果满分是100分,你给他们打几分?并说说理由。
师:根据这几位同学的评价,你们能总结一下给应用题补条件应该注意什么吗?
小组讨论、反馈……
整个练习过程,学生有深思,有争议,还有开心的一笑,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评价的鉴定、教育、激励、互相取长补短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