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源生活,演绎教学精彩
2015-08-05孙培光
【摘 要】《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中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而且课程的基本特征具有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同理,道德在生活中产生,又是在生活中发展。在思品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社会中寻找生活资源,让教学贴近生活,使课堂的道德教育不再空洞虚假,不再乏陈无味。同时还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体验,使课堂的道德认知在生活中实践,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行;使我们的思品教育真正的得到落实,思品教学实效在生活实践中得以延伸,得以实现。
【关键词】生活;资源;思品;实践
学生的生活既有他的共性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如何发现和利用生活资源,特别是学生自己的生活资源,既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又是在生活实践中提升品行的保证。
一、利用生活资源,提高课堂质量
1.结合生活实例 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上课的引入阶段是否处理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如果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和感兴趣的内容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而且使所要学习的内容更加具体化,生活化。如我在任教《家乡特产知多少》时,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家乡的特产,在课前特地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不同特产的包装盒和包装袋,然后在上课时向同学展示,由于学生收集的特产大多是生活中大家熟悉的家乡特产,大家兴致很高,每当同学在介绍一个特产时,大家都听得很是认真,对于不同看法,还及时补充。通过大家不同特产的展示,即了解了不同特产的特征,又大大激发了上课的兴趣。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红绿灯》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引入学习内容,我利用国庆长假旅游的生活资源,与学生谈话引入:“同学们,这个国庆节爸爸妈妈有没有开车带你去旅游啊?去了哪里旅游啊?”
学生纷纷回答:“去了影视城、杭州、雁荡山、上海……”
我接着追问:“开车这么远,碰到不认识的路该怎么办?”
“可以导航”
“问人家”
“查地图”
“看路上的指示牌子”
“那道路两旁的交通标志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呢?不同的标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于是我就顺着学生的回答用ppt出示交通标志图片,使学生在旅游的生活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引到了交通标志,让学生初步的了解交通标志的意义,从而自然的引出了课题和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被吸引,兴致一直很好,为提高课堂的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开头。
2.联系生活实际 加深新知理解
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只是照本宣读,或者远离学生的生活,那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只是表象的、肤浅的,也是没有情感的。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辩论、联想、类比,从而加深对新知的理解,甚至更能激发出丰富的情感。如五年级上册的《悲愤的吼声》一课,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对于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和南京大屠杀都有所了解,如果还是按照书本的内容进行教学,对于比较熟悉的内容,而且发生在中国遥远的地方,可能不能激发出学生悲愤的情感。于是我就结合日本侵略象山的暴行,让学生向爷爷奶奶访谈,收集日军在象山的种种暴行,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讲演,使学生正真感受到日军暴行就发生在自己的家乡,就发生在自己亲人身边,感觉历史不再遥远,内容不再陈旧,而且更加激起学生的愤慨。
3.结合生活语言,收获情感体验
中国幅员辽阔,语种丰富,方言众多,虽然全国推广使用普通话,但方言对于家乡人来说,那是一种融合、一种知音、一种情感。虽然教学中要使用普通话,但如果能恰当的使用好家乡的生活方言这个资源,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如在教学《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中,介绍完家乡的水果特产后,我特地编了一首家乡特产儿歌《象山特产真是多》让学生读一读:
“象山特产真是多,
乌紫杨梅箩打箩,
高塘西瓜满山坡,
麦糕麻糍香又糯,
晓塘葡萄美又香,
石浦海鲜鲜而多,
新桥枇杷甜又大,
还有根雕剪纸花。”
学生不管齐读还是个人读之后,总是感觉缺少一种韵味,平淡无味,缺少一种家乡的味道,于是我就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家乡话再来读一读。一开始,学生说的不太自然,比较别扭,试了几次以后,学生说的越来越有家乡味道,更有班级的外省学生所讲的家乡方言,让不同的省籍学生领略到了祖国家乡方言的魅力,学生兴致越说越高,纷纷举手要求上台展示。同样的一个儿歌,用了家乡生活语言,家乡的气息浓厚,在用家乡话读的时候,看到全班学生面带笑容,眼光有神,似乎脑子里不断涌现出新鲜可口的家乡水果,加强了特产印象,更是加深了对家乡的感情。
4.结合生活实例,适当改变教材
浙教版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内容上虽然比人教版教材更符合浙江的实际,但教材的编者考虑的是全省的学生,所以教材适用范围广,内容全,生活实例杂等特点,有些内容不符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而且教材编制时间长,有些内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适当改变教材部分内容或生活案例。如四年级的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内容,有很多都是城市社区里的一些事情,作为农村没有像书本所写所画的情景实例,所以可以根据农村的特点了解村里的公共设施,村里的娱乐场所和村民文化活动,使学生更能体会到村镇的社会生活。
二、利用生活实践,提升道德品质
1.回归生活实践,践行思品行为
课堂里的思品教育并不等于德育,一个人的德育只有在生活中实践才是完整的。实际上,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实际行为有很多是不一致的,我曾经做过调查:“地上有废纸,你会怎么做啊?”几乎100%的学生都说我会把它捡起来,但在实验中,地上的一张废纸是第37个人才把它捡起来,只占了2,7%,这说明学生的知行很不一致。因此,课堂上所学习的品德知识只有在生活中去实践体验,才会不断的提升。
(1)结合学校德育,落实思品行为。实际上,《品德与生活(社会)》里教学的很多道德内容与学校德育常规内容是一致的,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弟子规》等内容。所以在课堂上教学后,要与学校进行的德育常规结合起来,在一周或一月里进行训练实践,如教学了勤俭节约这一内容后,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节约的重要性,但不等于学生在生活中就会节约水电、节约粮食。于是我就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八条“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内容,要求学生在出操时、体育课、晴天时人人有责任及时关灯,同时设置了灯长,记载及时关灯的学生,每周表扬。在校午餐的学生要求每餐吃完饭菜,而且按午餐小组人员设置了就餐组长,专门检查饭菜有没有吃完,并把没有“光盘”的学生记下来,下节思品课进行检查批评。两周实践下来,班级的电灯及时的关闭了,学生午餐也吃得很干净了。
(2)利用家庭资源,引导思品行为。思品课很多有关“我与家庭”的内容,思品教育要充分利用好家庭资源,使学生在课内学习之后更要在家庭父母祖辈等亲人的引导下,端正孩子的思品行为。如教学了四年级上册的《孝心献老人》、《谢谢你们,我的父母》这两课后,学生在课堂上对如何孝敬老人说的头头是道,如给爷爷奶奶捶捶背啊洗洗脚啊聊聊心啊……给家里倒垃圾拖地啊洗碗洗衣服啊……但学生说的并不是生活中会做的。于是我就结合这两课内容,设计了“感恩家人”的活动表格,内容有“给家人捶背、倒垃圾、扫地、洗碗、整理自己被子”等,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在两周里进行实践,父母进行指导并提醒,然后每次实践后孩子与父母共同在表格里进行记载,并在两周结束后上交。在课上我根据家庭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表扬,并适当的评选“最佳孝星”,大大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同时也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
(3)结合社会生活,践行生活品行。只有在生活中自觉的行为才能最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行,所以所有在课堂里认知的道德,在生活去践行,才不断的得到提升。对小学生来说,社会生活可以包括学校的、家庭的和社会上的,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孩子不断纠正不良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变成品德良好的孩子。
2.创设生活环境,熏陶道德品质
一个人品德的好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道德教育中形成的,所以环境对道德影响是很重要的。
(1)创设好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是人最早、最小、最重要的社会环境,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应给子女创设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影响和教育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老师要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家庭情况,同时进行家访,观察家庭环境,多与家长交流。如学习了五年级上的《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不仅让孩子了解父母,多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疼爱,更重要的是让父母来了解孩子的想法,与孩子成为朋友,尊重、理解孩子,多鼓励少批评,多帮助少责备,只有在和谐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会健康的成长。
(2)创设好班级与学校环境。班级和学校作为学生的一个大家庭,也是影响道德的重要环境之一。只要学生生活在良好班风、学风的班集体、鲜明的育人理念和办学思想的学校环境中,学生就会呈现出积极、活泼、向上、大方的优良品质。
(3)辨别社会环境。面对充满诱惑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要教育学生哪些地方可以去哪些地方不可以去,平时父母要多引导孩子到和谐的积极的场所体验,坚决抵制如网吧、棋牌室等不良环境去玩耍。
总之,人的道德品质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只有贴近生活的教学才会提高课堂效率,只有符合生活的实践才会提升道德品质。教学和实践的生活资源随时在我们周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在能课堂内提高教学质量,更是在课外生活中提升学子的道德质量。
作者简介:
孙培光,(1972.7~),性别:男;籍贯:浙江省宁波市;现职称:小学高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家庭教育、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