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叶圣陶小说中的时代意识
2015-08-05唐甜甜
唐甜甜
【摘 要】叶圣陶是文学研究会的杰出代表,他用冷静、平和的语调在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的小说中有着浓厚的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包括有意识的时代特征以及无意识的时代特征,本文主要在于鲁迅作品的对比中分析叶圣陶小说中的时代意识。
【关键词】叶圣陶小说;时代意识;鲁迅对比
叶圣陶是著名的教育学家,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会用冷静、平和的视角关注平凡人的内心世界和平淡生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意识,作者总是在有意或者无意的表现整个时代,不断的在创作方法上突破自己。
一、叶圣陶小说中有意识的时代意识
1.小说创作的心路历程
叶圣陶的创作深刻的受到五卅运动的影响,他的小说蕴含着浓厚的革命气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叶圣陶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他用《某城记事》、《夜》等一系列的小说表达人们的血泪史,记录着历史的逆转,其中的代表作就是《夜》。《夜》的构思与《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反映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大批革命者遭到迫害和屠杀,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民在失败中反省,前仆后继的奋勇抗敌。在《夜》的开始,叶圣陶就渲染出了大屠杀前的恐怖氛围,一个老妇人,她的女儿和女婿已经躺在了荒野中的棺材里,这里死了太多的人,此时,作者对国民党的血腥镇压进行了强烈的抗诉,作者用冷静、客观的描写方式表达了在国民党高压下人民反抗意识的觉醒。老妇人在得知自己女儿已经被害的消息后,愤怒的火焰燃烧着她的全身,她跟孩子说道:“还说什么大男姓孙,我们大男姓张,姓张!呵!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辈该死的东西,给年轻的女儿女婿报仇!”在残忍的现实下,老妇人坚强的站起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有意识的时代意识——与《药》的对比
可以看出,叶圣陶的《夜》与鲁迅的《药》属于同一种题材类型,但是人物确实截然不同的,《夜》中的老妇人与《药》中的华老栓虽然都是受害者,但是前者是用前仆后继的姿态来面对。而两部小说应用的都是双线结构模式,《药》中实际上用华家的故事暗指夏瑜的被害,两个故事使用人血馒头进行连接,而《夜》则指描述了老妇人的觉醒历程,暗指一对革命夫妇的英勇就义。题目高度浓缩,有着深邃的含义,其创作背景不同,表达的主题也存在差异,《药》的整个格局更加的阴冷,给人带来一种压迫感,但是《夜》则给予人积极面对的力量。
二、叶圣陶小说中无意识的时代意识
叶圣陶的小说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和现实,这是无法超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的,他虽然悲观,但是并不厌世,他孤独,但是并未对人生失去希望,他相信,人活着是为了改良人生,创作是可以更好的沟通的,他从来不怀疑文学的作用。而鲁迅对自己的生存境遇感到乏味、痛苦,他利用文艺来启迪大众,但是他的遭遇又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因此,叶圣陶的小说是从时代的角度下来思考,这些作品看似平淡,但是却渗透了作者对于时代的无意识关注。
《隔膜》对于叶圣陶的意义正如《野草》对于鲁迅的意义,他们都是独特的,深刻的反映出作者的心灵深处,他们单纯的回忆自己的思绪,这里没有描述社会问题,没有表达社会底层大众的悲哀,而是单纯记录自己的感觉,用强悍的生命力感动读者。在作者的文本中,我们理解了当时学者们的困惑和悲哀,叶圣陶之所以描述隔膜,就是为了将这些隔膜消除,在平淡的作品中思考人生。
叶圣陶在小说创作中反映时代的意识与其生长环境、人生阅历、秉性气质、人格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出生于苏州的一个账房先生家庭,自小性情“极和易”,成年后“谦和慈蔼、淳朴热情”,很似儒家所推崇的“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的“君子”人格。正是这样一种性情气质,再加上并未有过留学西洋的经历,让他更多的表现出对本土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亲和与认同。于是,他的文学创作在观照社会与表现人生时更多的是从儒家文化的仁道精神和人道意识出发去表现下层的苦难与社会人生的不幸。他所处的时代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感,再加上进步思潮和身边好友的影响,他将自己对于人生和时代的关注倾注到了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中。
三、结语
總而言之,在小说反映时代的问题上,很多作家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叶圣陶先生的小说深刻的反映出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以及知识分子的觉醒,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典型人物的同时,融进我国的美学传统,追求传神,创造深浓的意境,展现了人物的心灵世界,写出了话的灵魂。在小说创作中,较好地融合了中西美学的审美观念,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理治.角落里的花朵——论“五四”写实作家叶圣陶小说的抒情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
[2]杨理治.角落里的花朵——论“五四”写实作家叶圣陶小说的抒情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
[3]许军娥.论叶圣陶《稻草人》的艺术品质[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4]张丹.从别一面“为人生”——论叶圣陶小说对人的生存需求的关注[J].大众文艺(理论).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