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中国城市雕塑现实主义创作审美趣味的异化
2015-08-04曾靖
曾靖
当代中国的城市雕塑艺术发展到今天,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艺术的影响,仍旧还处在实验性探索开拓阶段,与普遍社会大众的视觉审美认同,仍存在很多的隔阂。作为一种文化记忆与人文关怀的象征性文化符号与载体, 当代公共环境雕塑的创作审美趣味这个概念,无论是对于创作者还是观众而言,都涵盖了很复杂的适应性与模糊性。尤其是在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环节中,那些以现实主义手法呈现的雕塑语言,既可能是有亲和力的,又可能会在创作形式的严肃性上受到质疑。这种质疑缘自“现实”与“真实”之间存在的差异,这些质疑还包括那些在公共环境以及各种不确定外来因素之间造成的不和谐事件的影响。因此,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语言形式维度的发展空间,若指望在公众生活领域获得真正的认同和喜爱,关键在于艺术作品本身所传达出来的与人文关怀相关联的空间视觉语言的含金量有多少,以及雕塑家是否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责任担当的品格去从事相关的雕塑设计工程。
在近20年的城市公共雕塑创作风格化的演变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雕塑语言形式审美趣味在发生变异,呈现出世俗化、幼稚化的取向。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市场经济的变革对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造成地影响,这为审美趣味的改变提供了物质基础。多元文化科技的繁荣,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丰富了艺术创作手段的表现空间,潜移默化之中,审美主体在改变着审美感知的方式,为审美变异提供了得以实现的空间与机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应该是深圳雕塑院设计创作的大型城雕项目《深圳人的一天》。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以当代写真雕塑为探索性视觉修辞语言作为设计概念的设计与学术实践活动。当时的项目负责人、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关于该项目的学术性,主要在于它提出了一个公共艺术的当代课题,即中国的公共艺术如何由一直支配我们的精英主义向大众文化转变的问题。”1这是一次具有探索性和前卫性的艺术实践活动,研究方向在于:存在于社会公共场合的雕塑作品,应该呈现出其特有的艺术关怀,它的存在价值背后应该拥有能够开启并激活那个场域中的某种精神因素的能量,利用特有的视觉语言与在场人群达成某种精神活动的共鸣,而不是被简单随意安放在环境中——似是而非、可有可无、重复拷贝。
然而在全国各地的城市环境治理美化过程中,城雕设计制作的相关部门对此观念的误读也屡见不鲜,以写实手法表达“平民化”“老相片”“穿越时光”等为主题的城雕作品存在泛滥的趋势。仅以北京王府井商圈、皇城根遗址公园周边地带的主题性雕塑为例,这片区域分散着以再现老北京晚清生活为主题的雕塑群,由不同的雕塑家参与制作,雕塑本体塑造语言质量良莠不齐、好坏参半。在环境设置方面,所有作品的共同特点都不设底座与围栏,公众可近距离接触,以触摸、攀爬、拍照等形式感受与艺术品的亲近与放任。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些城雕的创作目的是为了丰富百姓的生活空间,为市容景象增添情趣,但从雕塑实际状况看,这些雕塑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满足游客“到此一游”合影留念的功能,每件与常人等尺寸的青铜人物一年四季站立在那里,很少有人思考这些雕塑表现的是什么?艺术造型的美感在什么地方呈现?除了被普遍人群漠视之后,有些雕塑的部分结构甚至被不法分子为了倒卖废铜而反复切割盗取。东华门翠明庄宾馆围墙外的一组设计,在浮雕墙两侧画蛇添足地雕刻了一组清代皇帝、侍卫、嫔妃的形象,从天安门到王府井,此处正是中外观光者必经之处,不伦不类的雕像造型占据着有限的空间,使得原本狭窄的道路平添了更多的空间负担。此类城雕作品已经背离了当代艺术家探索个性发展的初衷,是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
“从纯粹意义的审美体验来看,艺术代表着一种介于以下两者之间的社交性原则:在感官和本能的驱动力与理性的纯粹逻辑之间,在自然社会与人们有意识选择的社会联系之间,在被动承受的现实与主动选择的原则之间,梦想是诱人的,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我们真的可以将共同体建立在这种想象的原则之上么?”2。法国当代艺术批评家伊夫·来肖在他的著作《当代艺术的危机》一书中,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艺术审美趣味危机的到来提出了反思。当代中国雕塑“艺术”的概念正在逐渐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涵义。在对“艺术”的认知与理解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艺术”的定义已不仅仅是审美的概念,而被逐渐延伸成为一种推动文明的概念,甚至被某些当代艺术批评家定性为可以促进人类价值更新的文化概念。很多雕塑家对于当代雕塑艺术形态的诠释,更多的是将重心投入到对人性自身内在素质的发掘,试图借助雕塑视觉语言的方式,让每一个人成为更加独立的个体,并有效参与到造就与完善人类个性发展的过程之中。在这种艺术原则影响之下,评价艺术作品水平高低的标准逐渐脱离以造型语言作为唯一视觉审美标准,也不再限定在衡量个人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构成关系,有一些价值标准建立在作品的批判立场上,这种立场涵盖了有限的社会人文领域,涉及到身份阶层、身体心理、生活时尚等方面的界定范围之中。当代艺术的社会意义正逐步走向模糊,审美在逐渐被感觉替代。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和动机集中在以达到某种境界为目标,尽可能地追求脱离实际与超越现实,而这种创作理念的追求与达成纯粹属于艺术家个人的行为与意愿,不涉及其他周遭环境中人事物的价值取向,其呈现出的创作语言仅仅只是为了达到个人追求的某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往往是属于极度个性化的。然而照此极度个性化的创作态势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导致社会艺术审美情趣共同性的失衡,从而导致艺术精神的流失以及人类社会普遍审美价值取向认识上的断裂与不和谐。因此,要阻止当代雕塑创作审美趣味向有害方向发生异化,艺术家有必要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文化品位的创作理念中独立进行深入思考,这需要从民族传统文化、社会生活以及自然中汲取养分,寻找到一条具有超越性的审美趣味表达,从而使当代雕塑艺术获得其自身本来应该拥有的人文价值与情感尊重。
英国的爱丁堡城市雕塑作品中,有纪念哲学家休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诗人彭斯、欧洲“历史小说之父”苏格兰著名诗人司各特的诸多城市纪念雕像,其中《大卫·休谟青铜雕像》最特别。雕像坐落在爱丁堡老城区的皇家一英里路(Royal Mile)中心大道,这位学者被塑造成身披古罗马式的斗篷,赤足坐于石阶上,右手持一卷书,双目略微低垂,仿佛还在哲理中冥思。塑像没有安置在高高的基座之上,与观众之间距离最接近的雕塑部位便是右脚探出的大拇趾,脚拇趾已被磨成了金色。不知从何处流行着这么一种说法:摸一下休谟雕像的右脚趾,就能拥有和这位哲学家一样聪明的头脑。于是世界各地的人,只要从这尊雕塑面前经过,都要摸一下大师的脚趾头,甚至还有很多前往爱丁堡旅游的人,专门跑到这尊雕像前摸着大脚趾拍照合影。这便印证了这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的话:“自然本性在心的情感方面比在身体的大多数感觉方面还更趋一致,使人与人在内心部分还比在外在部分显出更接近的类似。”3 此理可证,公共环境雕塑作品是可以与观众带来美好互动、提升观众审美情趣的,关键在于雕塑作品自身所承载的文化厚度,以及雕塑空间视觉语言形态呈现出的和谐程度的高低。
注释:
1深圳雕塑院:《深圳人的一天》.湖南美术出版社 .P6
2伊夫·来肖:《当代艺术的危机》.北京大学出版社.P196
3休谟:《论怀疑派》,转引自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上卷,P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