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质的彼岸世界与哲学式思考

2015-08-04徐永涛

雕塑 2015年3期
关键词:榫卯雕塑结构

徐永涛

编者按:

本期关注当下的关注点,由艺术现象、艺术思潮转到艺术家个案研究上,以期在中国雕塑艺术领域这样一个大的艺术家群体中,选择具有新颖而突出特点与重要艺术价值的个人,以点带面地剖析一个群体的艺术探索经历,为新一代艺术家的成长提供参考。傅中望作为当今雕塑领域具有独特创作方法与特点的实力派艺术家,长期以榫卯结构为学术关注点,在艺术创作与理论探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凭借敏锐的艺术思维与极强的视觉转换能力,抓住了建筑文化、哲学思想和当代艺术思维等方面的跨界关系,营造出了一个融观念、装置于一体的“道”和“器”有机结合的艺术世界。以下请大家关注并走进他的“榫与卯的艺术空间”。

Editors note:

In the Current View column of this issue, the points of focus in terms of art phenomenon and artistic thinkings had already transformed into the points of focus about case studies of artists, to choose the artists who own the novel and outstanding features as well as significant art value in the Chinese sculptor circle, to analysis the creative experience of the artist group, for the sake of offering the references for the new artists. Fu Zhongwang,as an artist who owns the unique features in sculptural creation, he insisted on exploring the contents of artistic creation and aesthetical theory ,he took advantage of the acute artistic ideas and excellent visual transformative abilities, captured the trans-boundary relationship of traditional philosophy, ideology and modern visual art, created an art world that includes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rofound theories and specific technique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his "mortise and tenon joint art space".

纵观傅中望数十年如一日的雕塑创作,始终离不开一条主线,那就是对行将逝去的理想主义时代的深切怀念与郑重表达。品读他的艺术作品,可以发现里面有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思辨性功能。正如西方学者康德所提出的“学院意义哲学”和“入世意义哲学”,傅中望的作品一方面对于引导人们对传统文化、思想与当代艺术的创作与思考,具有一定的促进与启示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引导人们关注自然、生态也有一种倡导与推动作用,同时也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与改变。并且,傅中望也如康德所崇尚的以后者为尊,强调艺术作品在现实意义上的启迪与昭示。因此,傅中望本质上是一个具有哲学思辨意义的雕塑家,他的理想主义气质赋予了他艺术创作上的激情和灵性,也使他的作品具有语义本体上无限的丰富性与可变性。

作为一个有社会担当与责任感的艺术家,傅中望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真切而虔诚的。无疑这也构成了学界关注与解读他的理由与基础,毕竟这也是与崇尚“诗歌言志”“文以载道”的国学传统所期许并一脉相承的。从最初的《少女》《跳》《生命使者》,到《地门1#》,再到《画中画》《遥望紫禁城》《嫁接》,然后是无数以榫卯结构为主导语言衍生与变异出的形态各异的木质作品,共同勾勒与构筑出了他的理想主义的“彼岸世界”。彼岸世界,对世人来说意味着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净土世界、伊斯兰教的天园或道教的仙境,这是精神虔诚者的理想归宿。作为一个虔诚的艺术使者,傅中望也有其建立在理想观念之上的“彼岸世界”。

伴随着“文革”结束,我国的文化艺术创作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立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当口。一方面,原来那些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红光亮”“叙事式”“纪念性”等为特色的所谓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与国门进一步打开,西方现代艺术的新的模式、思潮与理念滚涌而入,冲击与诱惑着每一位思想活跃的艺术家的意志与灵魂。作为当年上山下乡中无数知识青年中的一员,傅中望对那个时代怀有特别的感性认识。但他也如同许多伤痕文学作家一样有着内心里的伤痕情结,涌动着一种艺术上的迷茫与寻求突破的渴望。如何摆脱一段时间以来集体主义式的宏大叙事化模式与政治隐喻,创造一种在艺术家个人观念基础上且属于个体的表达模式?带着这种艺术诉求,傅中望开始了材料和观念方面的探索,去努力寻求不同的形态与表达的多种可能性。在“八五”美术新潮运动影响下,他对西方许多的雕塑观念与艺术思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借鉴并尝试着做了一些文化上跨界与理念上融合的作品。上世纪80年代开始,抽象雕塑作为从西方引进的学术名词,以其新思潮、新观念、新材料、新技艺的多样属性,受到国内部分艺术家的推崇。一些艺术家每每言必称抽象,对抽象雕塑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受此影响,傅中望以其独到而敏锐的艺术灵性与感悟力,也创作了一些形式与意蕴皆佳的抽象雕塑作品,比如《金属焊接》用焊接技术将废旧金属机械零件拼接、组合,拓展了雕像的视觉空间与造型艺术,从而受到了学界的关注。

与很多艺术家盲目学习西方不同的是,傅中望对中西方文化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一直是根植于本土文化基础上,对西方文化艺术进行借鉴与吸收,最终的理想是寻找与丰富本土文化背景下的个人创作理念与艺术诉求。1988年,傅中望在武汉大学举办的“中国建筑文化研讨会”上,受到中国传统建筑中斗拱的营造法式的启示,开始尝试将榫卯导入到艺术创作之中。他把古代的《营造法式》、《天工开物》《中国古代建筑史》等与建筑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了榫卯结构的每一种类型、样式与构造原理,以及承载的文化思辨哲理,制作了一批草图与模型,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予以探索与研究。他选定了榫卯结构成为自己独特的创作主旨语素,通过将榫卯结构的木制品进行了时间与空间上的熔接,创作出一批具有明显个人特色的器物式的作品,比如《蝉》《打桩》《节点》《世纪末人文图景》等,让观众自己进行互动式解读。由此,一个当时雕塑艺术界的“新生代”出现在人们面前。1989年,他的《樵卯结构系列——老桩·合》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随着更多数量与更高质量的一系列榫卯题材作品的创作,他的个人风格与艺术趣味成熟与确定下来,也奠定了他在中国雕塑界的地位与影响。尽管自始至终总有一些解读者表示不解甚至反对,但他仍坚持沿着内心里清晰的“艺术轴线”,数十年如一日地不懈探索下来。

正如傅中望本人所说,他创作榫卯结构雕塑并非一时的灵感或偶然间的发现,而是在一种创意驱动下,对传统文化形态中的东西进行了一番剖析,使这种深层结构现象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借此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间的联系,寻求具有东方审美特质和构造法则的雕塑语言。当然,傅中望与榫卯产生共鸣,也许还源于他曾有过一段做木匠活的经历,懂得榫卯结构的内在奥妙,运用到雕塑创作中显得毫不突兀。在把建筑构件与雕塑创作巧妙地融合以后,斧、锯和凿代替了雕塑刀,木材代替了泥、石膏,他随着一种原始的造物冲动,不断尝试、寻求着榫卯结构在艺术创作上的可能性,营造出了一个独具“傅氏”特色的榫卯造型艺术世界。

2015年4月18日,北京798艺术区,一个主题为“开物”的个展,再次吸引了学界的目光。傅中望继续采用独特的陈述符号——榫卯结构,把他的艺术理念呈现在学界面前。“开物”艺术展的数十件作品跨度20余年,涵盖了傅中望“榫卯结构”的几个时期,承载着他艺术表达上的知识结构和话语谱系,体现着他内心中涌动的创新性与超越性,并散发着一种创作上的深度、广度、无限的想象力。这些“榫卯类”语言的进一步阐释与创作,是他在不同的创作时期的一种语意表述与形象展示上的深化与补充,并使得雕塑符号与语言更加形象和丰满。借助对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解析,他以一种试图突破与重构的方式,做出了新的演绎与告白。

这个展览的主题很有特点,似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隐喻式表白。开物,源自《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开物”是一个实施的行动与过程,“成务”则是目的与结果,“开物成务”指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这道理行事而得到成功。本次展览以“开物”为题,可以理解为傅中望是要通过雕塑领域的创作,来探究文化艺术方面的深层哲理。至于是否能够“成务”,他没作表白,只是含蓄地希望观众自己去认知、评价。由此联想到傅中望手机微信平台中的个性签名——负众望,可以探察出其潜意识里的诉求自然是希望不负众望,而艺术创作上的行动与过程是他更为关注与追求的,低调、谦虚代表了他一贯的个人风格。

展览中展出的这批作品也极具看点,《大木作》《天井》《空界》《榫卯结构29》《穿梁》等数十件作品,无一例外都是涉及“榫卯”结构作品。其中,《大木作》使用了现成品及复制品装置,面积近百平米,整容可谓庞大。数百件榫卯木件上染有“青、赤、黄、白、黑”五色,经过烫化、喷火、烧制处理,富有历史感。大木作本是古典建筑术语,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将建筑的木料工程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两大类,凡与建筑整体木框架构有关的构件的规格,包括斗拱、栋、梁、柱、橼、阑额等,归入大木作范围,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心。本作品直接借用为作品名称,以示博大深沉。《消失的木构》中,一堆木质材料散乱摆放着,代表着古代建筑中的构造物件;斑斓的色彩,是古建筑上自身色彩的还原。曾经巍峨雄壮、色彩迷人的古代建筑已经消失,仅剩下残损的零部件让人去凭吊昔日的光辉,作品体现出一种特别的艺术张力。《天井》是一个建筑性的大作品,傅中望搭建了一个用榫卯构造的巨大天井。观众可以进入到作品内部,处在被局限的所处空间与视觉空间里,进行类似寓言故事中“坐井观天”的视觉解读。如同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惯习”与“场域”的置换,这件作品意在引发观众对于真实与错觉、主动与被动、解读与被解读等概念之间的深入思考。其他很多作品运用了松木、杉木、红木、紫檀以及多种材质,在构造上通过穿插、并置、重叠、填充、抽离等方式,传达着傅中望的情感、意识、信念和愿望。

作为中国建筑中的构件,榫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从形式到内涵都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变化,成为一个完整的构造体系。虽然各个历史时代的制作方式、选用材质、艺术趣味多有不同,但这个体系一直没有中断。即使在机器大工业发展的今天,仍存在于古建筑、传统家具等相关领域中。在傅中望的艺术造型语言中,独立而具体的榫卯个体作为曾经的历史器物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中再次呈现出来,原有的实用功能和价值体系已不复存在。人们看到的仅仅是独立的个体,无法从同一个完整的空间中欣赏它,只能凭借想象去猜测它在整体空间中的位置与作用,留下的是一个空间的记忆。实际上,傅中望将榫卯结构的概念引入自己的现代雕塑创作中,并不是要继承传统,而是开发与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用以表达自己的一种创作态度和文化立场。

这次“开物”展让人们再一次走入傅中望的“榫卯”艺术世界,展示了他在艺术观念方面突出的先锋意识,一种不断否定自己、坚持艺术探索的坚韧意识。在传统哲学思想与现代视觉艺术、古代工艺与现代科技、“道”与“器”的对应关系,以及形而下与形而上的是非辨析等方面,做了深度体验和考量,展示出了他独有的文化情怀与艺术主张。

在傅中望的艺术语言中,榫卯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构件、建筑附属品,深层次上是一种文化形态与哲理空间。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构造形成造型中最基本的艺术语素,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发展成为独特的器物构造方式,同时也是具有审美属性和艺术特征的文化载体,榫卯结构有效地利用了木材的特性,达到了实用和美观的完美统一。在文化内涵上,榫卯结构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力学、数学、美学和哲学智慧,体现着顺应自然规律、万物和谐相处的发展原则。正是这种精妙结构的运用,提升了中国建筑与家具制造艺术的文化价值。“粽角榫”“燕尾榫”“走马销”“蝗螂榫”等极为形象,“勾挂榫”“抱肩榫”“格角榫”突出功能化,实现了榫卯名称界定上的文化属性。圆刀、平刀等不同的雕法,圆雕、浮雕、透雕等不同的样式,以及木纹与雕痕、光滑与粗糙、凹面与凸面等构成的肌理效果,使榫卯具有手工制作上独特的材质美感。况且,历经千百年的风风雨雨,榫卯结构的建筑、物品依然伫立,神韵犹存,是古代辩证哲学、自然科学的典范实证。在对榫卯文化的深层次领悟中,傅中望将其运用到雕塑之中,在凸凹、疏密、松紧、长短等矛盾关系中,努力将自己的意识主体与木质的物质客体融为一体。在获得独特的愉悦与快感的同时,营造了一种新的平衡与和谐,突显了“阴阳互补”“虚实相生”“中和为美”的哲学式空间营造法则,从而赋予了榫卯结构新的表现特征、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展示着一种实用与审美结合的复合功能。

分析来说,傅中望的“榫卯结构”作品根据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几个风格时期,这几个不同时期的作品统一归属在“榫卯结构”造型艺术中。“榫卯结构”初期,他的作品重点反映“榫卯”这一物质形态,把建筑中的物质形态与概念挪用到雕塑艺术之中,形成换位思考。作品处理上,他是采取木结构造物方式构造的一种建筑构件形象,没有清晰地体现出“榫卯”的关系与“结构”的本质。他是凭着对题材、形态、材料的敏感和熟练驾驭,把“榫卯”转化为他表达对当代社会现实进行视觉思考的媒介。“异质同构”是他的“榫卯”风格的发展期。在一系列作品中,他依旧保留着榫卯结构造型的符号特征,开始用不同形态、不同质地的材料进行组合,结合现代工业、科技技术,突出材质与肌理上的差异感,对应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艺术、科技乃至人们的思维观念,借助复杂的矛盾对比去营造创作意念和作品形象之间的和谐。在思维空间上,这种方式更加主动地介入现实,深入体现人类二元对立统一或二元对立的生存状态与生存意义的探讨。“解析重构”是傅中望拓宽“榫卯”表达方式的新时期,这以2011年7月在西安举办的《轴线》展览为代表。这些作品不再局限于“榫卯”与“异质”的本身属性上,而是跨越了“物”与“物”的表现概念,创造性地将装置、影像、行为等多种方式融汇在一起。他对他的艺术叙事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与调整,以复合、解析、重构的方式,营造出融多种材料、材质、空间与观念表达的丰富性、复杂性与深入性,在思维逻辑的隐喻下去表达一个深层次的艺术观念与情怀,使作品具有了更大空间与更多领域内的视觉张力、表现力和影响力。这一阶段的创作充分表明,傅中望已经超越了用艺术表达个体自我的精神诉求的层面,开始用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艺术背景、敏锐的视觉洞察力和悲天悯人的普世精神来铸造“榫卯”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艺术之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承载了技术与审美的双重特征的榫卯结构的实用价值被人们渐渐忽视,也由此忽视了其自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发展日趋式微。傅中望的榫卯造型雕塑中对木质的崇尚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一种器物的构造之美,引申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恰巧可以唤醒人们一种对于传统文化与田园质朴生活的怀念。可以说,哲学上的思辨、艺术上的突变与科学上的创新,是傅中望的一种文化表达,一种艺术观念。

傅中望是幸运的,他敏锐地捕捉并选定了榫卯结构,作为成就他个人艺术的语言符号,也成为了“傅中望”的一个代名词。另一个意义上,可以说也是时代选择了他。毕竟和他同时期或者晚一些的有不少人在雕塑中涉及榫卯,把榫卯结构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符号纳入艺术中,但多数都是灵光一闪,浅尝辄止,没有深挖下去。比如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陈筱春,曾以榫卯为语言进行了多年的创作,不幸的是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夺走了他的生命,也终止了他在榫卯方面的艺术探索。后来也有一些艺术家在榫卯题材上浅尝辄止,没进行深入就转向 别的题材了。唯有傅中望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这个符号的探索,赋予了榫卯更多的文化内涵、更深层次的表现空间,甚至是更加思辨的哲学表征。

榫卯结构,作为一种传统建筑中的构造方式,自新石器文化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至今,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在机器大工业的当代,已经逐渐失去了大规模应用与发展的契机,更多是以中式家具、工艺美术品或特殊建筑小规模的局部使用,或者以实物展示的方式进入了博物馆供人们瞻仰。那么,随着未来科技日益发达,新材料、新工艺频现,榫卯结构的创作与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拥有发展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榫卯结构为主题的艺术品又将有什么样的艺术寓意与应用价值?尚需在此题材上也已有深入研究的傅馆长以及更多有志于此的艺术家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其形其境,其因其果,又将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榫卯雕塑结构
巨型雕塑
榫 卯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阿木爷爷成“油管”网红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半包围结构
《榫卯》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