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中首饰设计的雕塑性

2015-08-04金知瑞

雕塑 2015年3期
关键词:首饰肖像宝石

金知瑞

文艺复兴(英语:Renaissance,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革命运动。它出现在欧洲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时期,在意大利为14至16世纪,在欧洲其他国家则为15至17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产生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为先决条件,以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为主要内容。它一方面在文化创新、思想解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促进了艺术与设计的繁荣;另一方面,人文精神的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为意大利的首饰设计带来新的生机。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首饰设计丰富多彩、成就辉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15世纪末,意大利主要城市中富裕的新兴金融资产阶级,如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等,成为当时文化艺术领域最重要的赞助人。意大利首饰匠人也从其赞助行为中受益,他们的工作条件、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皆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时期创作有众多服饰繁丽的贵族肖像画,从对画中人物所佩戴的华贵首饰方面,我们据此观察到意大利首饰设计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首饰设计式样。16世纪的意大利著名画家,如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Alessandro Filipepi,1445~1510)、多纳泰罗(Donatello,1386--1466)、朱利奥罗马诺(Giulio romano,约1492~1546)等,除了绘画以外,他们在雕塑、建筑和首饰设计等多领域均有涉猎。正是这种跨领域的创作实践,使他们容易在艺术与设计之间自由转换。

可以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当中的首饰研究,使我们充分了解、学习当时艺术家对首饰设计的理解、丰富的创意理念以及所包含的雕塑与建筑题材的应用。丰富的空间感、体积感(立体感)、质感等能够体现出当时丰富多彩的首饰当中的雕塑性特征。

通过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当时首饰的雕塑性有五大特征;

第一,当时的许多贵金属与宝石制作的首饰大部分在家族中传承,传给下一代之后,往往按照时尚的变化重新设计、加以改造。从家族的画像中,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出同样的材质怎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不同的雕塑性设计风格,但又保留了相当的延续性;

第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风格写实,加之是为贵族绘制肖像,要求画家必然忠实于人物形象和一切细节。正是因此,每个首饰的样式、题材及材料才能真实可信,成为研究首饰当中的雕塑性特征的重要前提。

第三,艺术家对贵金属工艺技法和宝石研磨技术的熟练掌握,保证他们在绘画创作时最大程度地还原了首饰的结构、工艺、材质等各方面的特性。

第四,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借鉴,使哥特式风格逐渐变为文艺复兴的装饰风格。对首饰设计而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首饰多已失传,无法直接影响到首饰新风格的形成,但古典雕塑装饰和古代神话题材成为文艺复兴时首饰设计的重要灵感。这种新兴样式从15世纪意大利开始流行。因此许多古典的雕塑题材成为了首饰广泛题材的重要灵感来源。

第五,此外,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远航及新大陆的发现,使宝石来源更加充裕,首饰设计因此越来越多样化,较从前更加华丽、繁复、精巧,气魄宏大。

1. 女性头饰的设计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头饰最初源于皇室的婚礼礼品,选料精细,造价昂贵。后来因战争和宗教原因逐渐减少使用,导致许多意大利优秀的金属工匠流失他国。意大利发饰后来在欧洲的流行与这些流浪工匠的宣传和推广密不可分。且由于版画技术的提高,可以大量印刷的版画作品使得这种设计和装扮风格更加快速地流传到其他各国。

15世纪70年代的肖像画里,最显著的变化是中世纪盛行的繁琐夸张的盘发样式消失,取而代之以整齐自然地梳理头发,并配以一串珍珠和宝石制作成的精致长链装饰,被人们称为前额垂饰(Ferronniere)。这种前额垂饰以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的名画 “美丽的费偌尼尔(La bella ferronniere)”来命名(图1)。这种优雅的发型最受当时的贵族女性青睐,并出现与之配合的各类头饰,包括装饰在各式辫子上的彩色宝石、彩色玻璃、珍珠、金属等等,由意大利扩散到整个欧洲。

图2所示,皮耶罗·迪·科西莫,(Piero di Cosimo)的“Simonetta Vespucci的肖像”当中,画中女性为当时佛罗伦萨的第一美人Simonetta Vespucci。图中她以一串珍珠和小钻石组成的长链盘绕在发丝间,前额用大珍珠头饰装饰,并以多颗珍珠、红宝石和黄金制作的发簪对称均匀地点缀在盘发里,强调出女性的高贵和美丽、同时具有丰富的空间感和韵律感。

同样,在图3所示的安东尼奥·波拉尤奥洛(Pollaiuolo Antonio)作品 “女肖像(Portrait of a Woman)”和(图4)的奥利索·巴多维内蒂(Alesso Baldovinetti)的作品“意大利女肖像(portrait of an Italian lady)”中,也可见将串有珍珠与宝石的链子缠于精心梳理的头部,中央以珍珠装饰。在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的作品中,

图5的彼埃罗·波拉要洛(Piero pollaiolo)女性人物佩戴的头饰和项链采用精致的金属底子,包含彩色的宝石和玻璃,并对称镶嵌珍珠,以表现柔和、经典的首饰风格。这类首饰的选择和佩戴,充分显示出当时妇女服饰风格的高雅品味。“Portrait of Battista Sforza的肖像”(图7)同样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流行的发饰风格。在画面中,白色丝带与少女的头发相互缠绕,盘出两个发髻,固定在头部两侧;少女的前额用珍珠制成的头饰装饰,这类相对自由和单纯的发饰,体现出文艺复兴盛期女性的审美修养。并且这种首饰类型的体积和材质影响了当时人的视觉审美和思想感情。

2.女性项链的设计

2.1 留孔宽形项链

除了头部的装饰外,15世纪意大利肖像画里也可以见到各式项链。它们以沿着领口平展的留孔装饰颈饰最为典型。这类首饰不仅盛行于当时的意大利,也曾一度风靡欧洲其他国家。

图6里的少女,佩戴着由多颗珠子串制的三段黑色留孔宽形项链,这是显出虚空和通透。这类饰品在乌菲齐美术馆(Uffizi Gallery)所藏的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Piero Della Francesca)的(Portrait of Battista Sforza)作品(图7)上被描绘得最为清晰。这幅画中的女性,从其佩戴的优雅首饰和穿着的雍容衣衫上,可以猜测到她高贵的身份。她所佩戴的留孔宽形项链采用珍珠为主要材料,项链中部在菱形的金底上镶嵌红宝石、蓝宝石和珍珠,装饰形成有规律的几何纹样,它的几何形态和比例设计严格遵守了古典美学的标准、呈现于雕塑当中的空间性、穿透性。图8所示,在Master of the baroncelli portraits里Maria bociani佩戴着类似的留孔宽形项链。后者同样运用了以各种彩色宝石组合形成的装饰单元。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她还佩戴着优雅、简约的细线项链,它是在15至16世纪流行全欧的另一种项链款式。

2.2 细线项链

16世纪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增加了祖母绿向欧洲的供应量;南美洲的金银和宝石给西班牙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源于印度的钻石等也源源不断地向英国输送。

这一时期的首饰设计在金属材质和宝石的种类及使用量上都出现了增长。它们在设计风格上从过去金银为主,逐渐转向琥珀、珊瑚、水晶等半宝石以及绿宝石、蓝宝石、红宝石、钻石等多种彩色宝石的结合。圆形抛光也成为当时首饰制作中经常使用的工艺和形态之一。因此,16世纪的首饰与15世纪相比,在挂坠的体积和重量上皆有明显的增加。宝石颗粒的体积也明显增大,主要采取雕塑当中的立体感。16世纪初,拉斐尔(Raphael)的作品“带独角兽的女士”(图9)及其另一件作品“Madonna of the Baldachino(图10)”中,两位少女佩戴的项链吊坠均表现出当时利用大宝石的项链设计风格,表现视觉的深度: 以贵金属为基本材质,使用大颗的红宝石、绿宝石等贵宝石镶嵌构成精致的吊坠,并附带悬挂巴洛克异型大珍珠;在制作上,利用16世纪流行的Closed-back setting镶嵌技术加工,不过这种工艺使得宝石的光泽度较差,不太明亮。如图11所示,拉斐尔·桑西作品中的女性把头发梳理得光洁整齐,并在额发的中缝前佩戴上简单小蝎子(Scorpion)形的发饰。颈部依然佩戴当时流行的细链,突显出女性脖颈的纤细美感,同时具备体量感。

2.3 黄金链子项链

16世纪以来,女士项链链身的重量和珠串的体积,以及悬挂在链上能够摆动的宝石和金属吊坠的体积逐渐增加。项链的数量也增多,佩戴方式亦繁琐:锁骨处通常佩戴紧贴脖子的细链;胸前则佩戴金属制成的粗链,搭在罩衫的外面。这种两条项链的搭配在当时年轻女性的肖像画中经常出现, 应是贵族中相当流行的一种佩戴方式。如图12和图13上所示,女性人物在锁骨的位置、皮肤裸露的地方佩戴紧贴脖子的短珍珠项链,胸前另佩戴一条黄金制成的长项链。有趣的是,图13中的女士吊坠上还镌刻有“爱情永恒Amore dure sans fin(Love lasts forever)”字样。当时,在首饰上刻字比较普遍,散发出温馨浪漫的情调,追求恒久性,时间中凝聚永恒的美学价值。

图14布龙齐诺16世纪中期的作品“Portrait of Bia”也是如此。画中美第奇家族的6岁女孩,胸前佩戴做工精致的黄金项链,吊坠上雕刻其父科西莫·美第奇“Portrait of Cosimo I deMedici, Grand Duke of Tuscany(1519-74)”的肖像,吊坠边缘雕饰花朵和叶子。在她脖子的底部,有一条短而可爱的珍珠项链,衬托出她白皙的肤色。她的双耳坠着由钻石和珍珠制成的耳环,腰上缠绕黄金的链饰。这些都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首饰款式。

3. 男性首饰

在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贵族男性同样喜爱佩戴首饰。许多这一时期绘制的男性肖像表明,粗项链不仅为女性所专用,也是男性重要的首饰款式。图15意大利画家乔凡尼·巴蒂斯塔·莫罗尼(Giovanni Battista Moroni)的作品 “男肖像(Portrait of a Man)”上,即对这种类型的项链进行了细致地描绘: 在粗犷沉重的黄金链子上,悬挂雕刻的三角形吊坠,象征男性的财富、权力和身份。

16世纪早期的男性多见长发垂肩,近中期时又时兴将头发剪短,留短胡子,与之呼应。这时,男士在首饰上选择余地较小,因此帽子成为深受他们喜爱的一类服饰,造型可分为又圆又高的Toque、半圆的Calotte 以及薄的无边帽(Bonnet)等种类,其中一直流行到16世纪中叶的是贝雷帽(Beret)。贝雷来源于意大利的Biretta(四角帽,法冠),即把圆形布用绳子锁边,抻出帽子的形状。材料主要有绒毡、皮革和毛皮等,在帽子上用各种宝石、金属和鸵鸟羽毛作为装饰。图3.2的小型肖像涵盖了当时流行的不同帽型和首饰风格。男士首饰以戒指、项链、帽饰等为主,在设计上通常比女士首饰更加简洁、大方且具有一定的男性权威的象征性。

以意大利公爵Ottavio Farnese绘制的肖像为例。画中男子佩戴着用宝石和羽毛装饰的帽子,胸前围绕多层项链,比一般的男士项链更显精致。该项链以金粒细工技法制作,采用薄环设计,佩戴时更为舒适、轻盈。男性首饰的造型简洁、风格明快、表现语言简洁,同时具有象征性。

综上所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绘画充分反映出了当时的首饰设计丰富、优美、典雅的整体特点、美学形象、佩戴方式及其与发型、服装的搭配原则以及不断趋向豪华繁丽的设计风格,又载负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意蕴。它们不仅为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首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丰富的造型与装饰元素和材质、颜色的搭配,也为现代首饰设计提供了重要灵感。

图片来源:

图1,图2.1.2, 图2.1.3, 图2.2.2,图2.2.3, 图2.3.1, 图2.3.2, 图2.3.3,图3.2:

Antonio Paolucci, Marco Chiarini, Gregori Paolucci Chiarini, Painting in the Uffizi&Pitti Galleries,A Bulfinch Press Book, 1994, 按顺序排列:p149,p122, p156,p168,p165,p225, p223, p224,p627

图1.2,图1.5,图2.1.1,图3.1,图3.3:美术馆网站

图1.3,图2.2.1: 伟大的欧洲小美术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p141

图1.4: Marian Campbell, Medieval Jewelry in Europe 1100-1500, V&A Publishing, 2009, p53

参考文献:

1张夫也. 外国工艺美术史.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Marie-Christine Antin Graz, Jewelrys in Painting, Skira, 1999.

3 Antonio Paolucci, Marco Chiarini, Gregori Paolucci Chiarini, Painting in

the Uffizi&Pitti Galleries,A Bulfinch Press Book.

4 伟大的欧洲小美术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首饰肖像宝石
地毯肖像
“种”棵宝石树
首饰设计效果图《TOUCH》
画肖像
宝石迷踪
首饰的数量
森女系清新干花首饰
宝石树
上树捉鱼
新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