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等大土豆为例的形体塑造

2015-08-04张宇彤

雕塑 2015年3期
关键词:轴线十字内核

张宇彤

等大土豆的形体塑造训练,是雕塑者对于立体认识的基础科目,且不同于其他静物塑造训练。等大土豆其外在的各种不规则形状独有特点,将更利于雕塑者对立体空间的认识。本文,就等大土豆形体的塑造展开研究和探讨,以图进一步论证形体塑造中整体核心“方”的理证。

一、整体的“方”——8个点、12条线的确立

在我们进入形体塑造之前,确立转台和木板的中心十字线,确保地面、转台、木板三者的水平与垂直尤为重要。除此之外,我们在塑造形体的过程中,一定要先树立正确的观察方式,一定要对观察对象进行720°横纵的仔细观察,通过成角的记忆连接,我们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土豆形状。有了正确的观察方式,我们还需要时刻保持心中有“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土豆概括成最简单的形体——整体“方”。(如图1)具体步骤如下:

1.确立方向

在保持恒定光源的前提下,方向的确立非常重要。土豆的形体不同于我们人类的头部,没有前后左右之分。但是,我们为了方便对形体的观察和认识,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具有6个面的立方体,确定它每个面的朝向,并且,在我们归纳和概括这个立方体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是一个具有扭动关系的形体。由此,我们必须使这个立方体和土豆的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向保持一致。

2.确定高度

我们有了对形体的方向认识和6个面的朝向认识,我们就可以开始对立方体进行空间大小的确立和形体塑造。而万物万形都是以“方”为基本形,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立方体的上、下两个面的高点来测量塑造形体等比例大小的土豆高度,并将这个有了高度范围的形体塑造成一个最简化的、有体量的四方体。(如图2)

3.建立等大土豆中心十字轴穿透认识

有了高度,就有了空间范围。在观察形体时,我们如何清楚的认识形体?这要归于对等大土豆中心十字轴的确立。

①我们将已固定好的观察对象——土豆进行中线的划分。

②将土豆的长度测量出来,再把它的中点标记出来,在横向4个面画出它水平与木板的中线。这样,我们对所观察对象——土豆进行了4个面的中心十字轴线的划分。而土豆的顶部和底部两个面之间,也会形成相互垂直相交的中心十字线。(如图3)

有了6个面的中心十字轴的划分,无论我们是横向观察还是纵向观察,我们都可以借助6个面的中心十字轴线将形体进行穿透认识,这便于我们在形体塑造时对空间中的点、线、面的位置确立,以及对形体的整体概括、归纳和对比。(如图4)

③依据四方体的上、下两个面,在确定土豆形体空间大小和塑造形体“方”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将塑造形体的4个面都标记好它横向和纵向的中心十字轴线。此时,我们应注意到:中心十字轴是固定的、是不能产生运动变化的。(如图5)如果在塑造形体时不注意中心十字轴线,我们就不能确定空间中这个点的具体位置,就会照抄形体,从而导致我们所做的形体都是错误的,是已经脱离了塑造对象的,也无法让我们穿透的认识形体。

4.确定空间中8个点的位置

在三维世界中,万物万形都是以“方”为基本形,而万物万形的形都是以点、线、面为基础形成的。在空间中,有了点、线、面,空间才有位置与纵深。所以,我们依据固定的中心十字轴,就可以确定顶面空间中4个点的位置,以及底面空间中4个点的位置。而对于空间中的一个点是有长、宽、高的。我们确定空间中一个点的具体位置,是需要3条中心十字轴线才能确定的。(如图6)

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将顶面空间中4个点的位置与底面空间中4个点的位置都定好,顶面4个点连接成一个面,底面4个点连接成一个面。(如图7)

用空间中的线连接上、下两个面的8个点。此时,我们的眼睛是与两个转台横向转动的4个面的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的。并且,我们利用线状的眼睛,通过720°横纵观察,将整体“方”用记忆连接起来,检查塑造形体每个面的轮廓线。而轮廓线必须要连起来看,必须是完整的轮廓线。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我们根据这8个空间中的点的位置,连接所得到的“方”是有扭转变化的,是具有方向面的。(如图8)

所以,我们只有以8个点、12根线为基础,才能做到心中有“方”,才能做到万物万形都是以“方”为基本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形体,去认识形体。做到按套路出牌,不乱阵脚。

二、整体的“内核” ——12个点的两个“方”

在设定单位中,整体“方”是我们塑造形体最简化的概括和归纳,而内核是整体空间位置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通过前面所叙述的,经过720°横纵轴观察、记忆连接,我们对土豆的形体已经有了清楚地认识,我们在整体的“方”中,依据中心十字轴,通过空间中的点、线、面连接土豆的形体,我们会发现,我们观察到的对象是由两个不同朝向的立方体组成的。这两个立方体就是我们所讲的内核。(如图9)

而这两个立方体的组合与穿插关系,就是我们塑造土豆时最重要的内核。并且,这个内核始终是在整体“方”的空间中,它是由两个小“方”组合穿插连接而成的。(如图10)

我们有了对整体“方”和内核“方”的认识,我们在塑造土豆形体时,就可以在整体“方”的中心十字轴上按照形体扭转方向,找到两个“方”连接的切面,固定这个切面上空间中的4个点的位置,将顶面4个点与底面4个点分别与切面的4个点连接。我们会发现,整体的“方”已经随着方向的变化转化成两个内核的“方”,而两个内核的“方”与中心十字轴是有夹角的。(如图11)

此时,为了更准确的对空间中12个点的位置定位,我们借助卡钳依据中心十字轴的3条线,检查我们眼睛所观察到的空间中的点的位置是不是准确无误的,并将检查好的空间中的点更精准的标记出来。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随时注意到,这个内核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依旧是维持在整体“方”的大空间内的。

三、回归整体——核心“方”

无论是整体“方”,还是内核“方”,最终都需要回归到核心“方”。在塑造形体的过程中,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我们从始至终一直都是以“方”为核心,不断地在丰富形状。

1.高点辅助作用的形状

在深入塑造的过程中,我们通过720°横纵观察,把每个方向面找出来,以此为基础,把观察对象中方向面上最大的转折点找到。而空间中的点,只是丰富形状的依据,只起辅助作用。并且,高点的辅助是测试形状的变化,而每个方向面上都会因为凸起的高点形成新的形状,使其原有的两个“方”变成一个多面体。而我们看到的低点,只是形与形之间的连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第一,立体中,空间中的点在两个“方”上有什么变化,与整体的核心“方”有什么关系、与中心十字轴的位置。第二,空间中的点与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空间中的面与面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形体与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这些都是要我们用记忆连接归纳出“方”的形状,由一个方到另一个方的依次将空间中所有的面同时呈伞状平均打开,在我们头脑中呈现出来。

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始终不是以空间中的点说话,而是以形状来概括、归纳和对比。并且利用我们平面的眼睛,它既是点状的,又是线状的,借助中心十字轴来确定空间中所有点与点的空间关联。最后以空间中的点来检查形体,确定各点的空间位置及相互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忘记概括、归纳和对比的功能,每个方向面不能有任何含糊。为了我们能够清晰地把这些形状分辨出来,理性去认识,空间中的每个方向面上的点尽量控制在两个点以内,并且一定要懂得取舍。(如图12)因此,所有空间中的点都只是起辅助作用,并为形体的最终塑造而服务的。

2.记忆连接

在找空间中这些最大转折点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用记忆连接将我们看到的方向面上的所有空间中的点所组成的形状、相对应的两个面之间的扭转变化以及空间中的点与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都在脑海中记忆下来,并且依据我们头脑中形成的形状按照辅助作用的点将一个方和另一个方的所有方向面上的形状有步骤的连接起来呈伞状平均打开。然后多退远观察,对观察对象和塑造对象反复进行观察对比,以“方”为基础,用中心十字轴去检查形体,而空间中的点是检查形体的依据。为了方便理解和分析空间中的点与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将相互作用的空间中的点与点之间用线画出来,这也便于我们对形状的归纳和概括。(如图13)

切记:我们所塑造的形体永远都是以“方”为核心的形状,我们不仅要有对形体的归纳和概括的能力,还要有主动性和认知形状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用记忆连接来将我们眼睛看到的形体,通过720°横纵的观察,将整个形体在脑海中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形状。

3.检查形体

在我们塑造形体的过程中,除了空间中的点是检查形体的依据,空间中线的串联也是检查形体的依据。所以,我们在观察对象——土豆的原有中心十字轴基础上再增加4条与中点相交的轴线,而这4条轴线的确立是在横向的中心十字轴线上依据彼此相邻的两条纵向的中心十字轴线之间距离的中点与上、下两个面的中心十字轴的交点连接得到的。此时我们从顶面观察会发现,在整个形体上标记出来的所有的轴线是“米”字型的。有了“米”字型的8条轴线为依据,我们在塑造形体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加地精准和深入。(如图14)

由此,我们将横向中心十字轴与8条轴线相交的空间中的点位置固定好以后,再在塑造形体中将新增加的4条轴线的最大转折点找到。此时,空间中的点与点之间的空间距离和位置都有了明确的空间范围。在此基础之上,我们以“米”字型为依据,将所有空间中的点呈网状同时打开,用空间中的线连接所有的高点和低点。就像穿珍珠一样的串联起来,且我们串联起来所有的空间中的点最后都归纳成一个“方”,而“米”字型的线是用来检查形体的。(如图15)

4.归纳概括

在整个塑造过程中,我们始终是保持720°横纵的远近观察、不断地概括、归纳、对比的。同时,将我们眼睛观看的范围放到最大化,使空间中所有的线串联起来,并形成延长线。并借助记忆的连接,将所有起辅助作用的空间中的点在方向面上进行形状的丰富,使我们的塑造形体就像拧毛巾一样越拧越紧。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核心“方”。(如图16)

综上所述:通过以等大土豆为例的形体塑造训练,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认识立体的过程中,无论是方向的确定,还是建立等大土豆,中心十字轴对形体穿透认识都尤为重要。我们必须通过720°横纵观察以及记忆连接,将所有空间中的点进行串联并予以延长。在实施精准的“米”字型形体检查后,使之形状得以丰富,最终回归到核心“方”中。

猜你喜欢

轴线十字内核
人民情怀:柳青为文为人的内核(评论)
十字棋
初春
微软发布新Edge浏览器预览版下载换装Chrome内核
“十”字交朋友
猜字谜
机械加工的误差分析
疏松载流螺线管轴线上磁场的分布研究
具备DV解码功能的DVD编码器——数字视频刻录应用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