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晋国与北狄之关系
2015-08-04妥蕴馨
摘要:春秋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经过“三代”的发展后,“华夏”这一民族意识、华夷之辩愈发强烈。进而对周边之民族的认识有所提高,相互间的交往也频现于史册。晋国,作为华夏族的一员,维持宗主地位是其应尽的义务。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与北狄族接触,晋国与北狄关系的发展,是围绕着晋国争霸中原这一既定目标而展开的。二者关系的发展直接表现是晋国成功称霸并促成了双方互相影响的局面。而晋国采取的民族政策,于当时之情景讲是明智之举,有鉴于治道。
关键词:晋国 北狄 民族关系
我国在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之前,“华夏”族与不同部落民族是交相错居于黄河流域的。不仅如此,在同一国内亦有夷狄与华夏共居之现象。如公元前578年晋厉公致秦桓公的《绝秦书》中说“白狄及君同州(按:同处雍州)”。《左传·昭公十五年》说:“晋居深山,戎、狄与之为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近人学者梁启超也说过“今山西一省,当晋霸未兴之前,殆全属狄族势力范围。”也就是当时的晋国位于今山西南部黄河汾水以东,国土仅方百里,既小且弱,四周则被戎、狄所包围。公元前7世纪中叶,周王的一位卿士宰孔叙述当时晋国的局势说:“景霍(霍山)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戎狄之民实环之”。从中可以看出晋国欲谋求发展,必定牵动于戎狄部。
而戎狄者,盖先民对戎狄部落之统称。北狄作为我国亘古之有之民族。许多出土文物与先秦文献资料均表明,北狄族同夏、商、周族一起创造了我国灿烂辉煌的远古文化。商朝末年,以岐山周原为据地的周民族,在商王的支持下,“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鬼所指为鬼方。伐鬼方俘翟王,可见鬼方又称翟。春秋战国时活动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部分狄族,据《左传》、《国语》记载为隗姓。有学者认为“狄”这种称法可能是后世“狄历”或“丁零”之简译。《魏书》记载说:高车是古赤狄之余种,起初称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对于狄之种类,依《春秋》、《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国语》等记载,主要有三种,既赤狄、白狄和长狄,除此之外的狄统称为众狄。狄之中赤、白分类之缘由,马长寿先生论道则是与“萨满巫术”这一原始信仰有关。萨满巫人用青、赤、白、黑象征东、南、西、北四方之局。这种被崇尚的色彩在他们的衣饰、旗帜帷帐中均有体现。由此推出,赤狄者分布于草原南部之民众;白狄者,则想当然遍于草原西部之民众。
赤狄,是春秋时期北狄诸部落集团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强胜的。它主要由六个氏族部落组成。据《春秋》记载,赤狄分三个集团部落:一个是潞氏集团,也称为作路氏,位于今山西潞城县,是继皋落氏之后最强大之部落,于春秋中叶建立了强大的北狄国家;一个是甲氏集团,起初分布于山西省沁县,后迁至河北鸡泽县;再则是留吁氏集团,居于今山西屯留县。《左传》又记载其余两个部落集团,这两个集团分别是:位于现在山西省长治市的铎辰氏和现今山西省中部的廧咎如氏。当时公子重耳逃亡到位于今山西与陕西两省之间的狄。史料记载重耳在狄时,曾与狄君在渭水附近进行田猎,学者认为这里的狄应当是白狄。之后狄又伐廧咎如氏,并将廧咎如氏的一个女儿叔隗嫁给了公子重耳。在潞氏灭亡后,潞氏的余民并入到廧咎如氏。据推测廧咎如氏起初居住于今山西省中部西侧,随后东迁到太行山附近的长治市。《左传》成公八年记载:公元前588年,晋、卫两国联合攻伐廧咎如氏。在廧咎如氏溃不成军时,卫国收复了新筑(今河北省魏县)、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县)两县,迫使廧咎如氏又进一步迁到了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以东。此外,杜预注《左传》时增加了皋落氏,即《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分布于成周以北之泉、洛氏。泉者,为皋之讹,洛即落。其居地有三说。皋落氏为春秋初年晋国的强大对手,也是为赤狄部落中最为强大者。
白狄。自狄部作乱,白狄就出现于史册上。《潜夫论》记载说:“隗姓赤狄。姮姓白狄”又言:“汉有隗嚣季孟,短即犬戎氏”汪继培校云:“短当为姮,上云姮姓白狄是也。”是知白狄为犬戎之族,与赤狄殊种。白狄主要分布于今陕北高原,或说分布于山西西部。据吕相《绝秦书》中记载的与白狄同州。上述内容中也说了同州指雍州也。而雍州为秦所控辖的势力范围。《史记·晋世家》言:“蒲边秦,屈边狄”,蒲、屈者,为晋国边界地区。而晋献公筑城于蒲、屈,使公子重耳居蒲,主要目的是怕“疆场无主,则启戎心”。后来鲜虞、鼓、肥等部纷纷建国,都于今河北境内,是为白狄东迁之结果。由于春秋时期的白狄之地理位置处于秦、晋之间,白狄则充分利用其优势或服以秦、或降于晋,在晋国争霸及与秦斗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长狄。为北狄诸部之一,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长狄漆姓。而众狄者,不包括在赤狄、白狄、长狄之内的其他北狄部落。
综上所述,北狄族在白狄之名现于史册之前,都是以“赤狄”为首的北狄诸部落的联盟的活动,是比较统一的时期。主要活动于秦、晋、鲁、宋、卫、楚诸侯国之间的边境地区。在北狄族的三大支系中,以赤狄最为强盛,曾建立了潞国与华夏诸侯国对抗。春秋中期以后,狄族各支已被华夏诸侯国征服或吞并,而赤狄大部分则被晋消灭。
戎狄环绕,晋国的这种特殊的周边政治环境决定了华夏族和狄族杂居的状况,也印证了狄族与晋国長期共存的历史事实。二者的这种唇齿相依之关系,再加上晋国国土面积小,强国在侧;王室鞭长莫及,晋国欲求发展,迫使其在外交中不得不将民族关系纳入首要事项中。故,晋国在日后的争霸过程中,鉴于与北狄分布之格局,先后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外交政策。并为争霸中原守其位起了相当作用。
晋献公之前的晋国,继“封于唐地”后,叔虞死后传位于燮父,因区位毗邻晋水,遂改国号为晋。时至春秋的晋国依旧没能改变受制于国土及外部环境的窘境。考虑到山西及其周边地区自夏代以来就与戎狄杂居的情况,则效仿夏代的政策——进而制定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政策。公元前679年,晋国经过百年的分裂、混战最终走向了统一。前676年,献公即位。是为晋国领土大扩张之时代。即位后除了吞并周围同姓小国外,又把附近几个狄族部落纳入到晋国领土之内。“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献公十一年(前666年)大夫梁五与东关五正式向献公提出“启土政策”。“狄之广漠,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就是说,北狄众多,晋国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启土安疆”,才能战胜狄人。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晋先后伐骊戎、狄柤。在伐皋落氏时,献公的骊姬说:皋落狄侵扰边陲,百姓无法作业,导致国君仓禀不实,随之将皋落氏赶致长治县。“启土政策”并非是纯粹依赖武力来推行的,还得益于戎狄刚由游牧经济进入农牧经济,因缺乏生产经验和技术,同时还保存着贵动产和商品的习惯,于是晋国利用这一点,即“戎狄荐居,贵货易土”,而“予以货而易其土”。经此,晋国获得大量田地。至文公时“行赂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晋国因此达成了其目的,也使得这一地区的戎狄向太行山流窜。进而导致了“方狄处晋西,中国未尝有狄祸;及晋益西侵,而狄遂东窜,祸以极于刑、卫也”,据太行以建国,祸端殃及齐、鲁。但是拓土开疆政策的实施也使得晋疲于战事。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以至于秦穆公讨伐晋国时,晋军溃不成军,随之派送质子、割地成为必然。晋国实力衰弱使戎狄侵晋成为可能。狄夺取了孤厨、受铎、涉汾等地。
时值文公之际,则一改主动出击之政策,代之以和平相处。在沿用以前启土政策的基础上,将对外政策加以变化,但政策的转变也不全因鉴于前事,也与文公自身有关系。文公生母与妻皆为戎狄也。在其执政期间大胆任用狄人担任要职,民族关系得到调整,这为在其争霸过程中解决了后顧之忧,并赢得了人力支持。如与秦的“崤之战”,晋国与戎狄的默契协作,使得偷袭晋军的秦人片甲不留。晋国与陆浑戎的军事同盟,亦是一例。当然,晋国在与戎狄的交往中并不是毫无防范的。城濮之战后又做三军以御狄。双方积怨由来已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这种以和为主不失防范的考量在晋文公成就其霸业的过程中,是值得称赞的。此举措不仅发展了自身力量也从大局出发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而对于实施“魏絳和戎”之政策,是由于晋国内外交困,乏于应战于秦、狄。外因促成了内部矛盾的激化,动摇了晋国之霸主地位。此外,“和戎”政策的实施还得依仗于谋臣的权谋之精密与国君的审时度势及善于倾听。
悼公即位后,鉴于国际关系与国内形势,开始调整内外政策。诸多政策中最为后人称道者,为“和戎”之策也。此时的狄者,指以无终为首的众狄部落联盟。始建都于河北北部,史称“山戎之国”。山戎被齐桓公驱伐。遂迁之山西北部的云中、代郡一带,与北戎结合,由于长于战争被众狄举为盟主,代替了之前的赤狄、白狄。因赤狄、白狄的相继歼灭,以无终国为首的众狄部落取法于此,不敢轻易冒犯。和戎有五利是指:一、戎狄逐水草而居,重视动产、货物,可以用货换取戎狄之土地;二、稳固晋国边陲,人民加以耕作,保障物质生产;三、与戎狄修好,可以使戎狄听命于晋国,造声望于四邻,诸侯就会屈从于晋国的威严;四、德威并举,晋国无军事的劳累,可以保存实力;五、知史以借鉴,推行怀柔的政策,远方戎会来归附,国内也会得到安定。魏絳深刻分析了当时晋国所面临的周边形势,特别是南方楚国对晋国霸业的威胁,将“和戎”之利比之于“伐戎”之利。由此可见,“和戎”政策的推行不仅使晋国重获霸主之位,而且还促成了白狄诸族氏族部落向华北大平原的迁徙。“夫和戎狄,国之福也。”
综上所述,晋国因其地理位置,不得不推行拓土政策,而它与狄族的分布格局又促使他不断地改进政策,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春秋时期的晋国将这种政策应用极致,成为后代处理民族关系之典范。晋国与北狄族关系的发展,为北狄的族华夏化提供了有利契机,以狄刀为代表的狄币的出现,则很好地印证了北狄的汉化。这种交流对晋国影响还表现在:在文公一代任用北狄人担任要职等等。晋国的经略为其称霸中原起了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制定对外政策时能审时度势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将周边民族纳入制定政策的范围内,为后代统治者解决民族关系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著.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史讲义[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3]马长寿.北狄与匈奴[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杨宽.战国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杨建新.西北少数民族史[M].兰州:民族出版社2003.
[6]陕劲松.春秋晋国的民族关系[M].《历史研究》2010年第6期.
[7]吕玲.试论春秋时期晋国与赤狄之间的民族融合[J].《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
[8]马兴.春秋时期山西境内的北狄[J].河北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妥蕴馨(1989年6月—),女,甘肃省临夏市人。西北民族大学2013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