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资源的新出路
2015-08-04周楠
周楠
摘要:本文对河南文化资源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河南文化资源的特征,考察了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认为河南虽然有着大量的文化资源,然而文化资源的转化却并不尽如人意,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有待于继续加强。
关键词:河南;文化资源;产业发展
一、河南文化资源状况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文化资源、民俗资源、文物资源都十分丰富。这里,我们首先对河南文化资源的存量及其特点加以全面的介绍。
1、历史上河南的黄金时代与历史文化资源
河南社会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已开始在河南境内劳动、生息和繁衍,这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之一。在三门峡、洛阳、安阳、漯河等地相继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存,而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就产生于这个时代。若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算起,直到今天,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中晚期的北宋以前的4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心基本上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长安-洛阳-开封这条中轴线上摆动,因而,这段历史也是河南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207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在河南建立,此后,先后有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莽新、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和北宋十多个朝代将河南作为政治、经济中心。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河南境内气候较为温暖湿润,水系发达,湖泽众多,土壤较为肥沃,植被也很丰富,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这一时期成为河南社会发展的繁荣阶段。
12世纪以后,中国先后有南宋、元、明、清、中华民国等几个大的朝代和政权存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重心南移杭州、南京,或北移北京。河南在近千年之久的时间里,除了成为军事争夺的据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对河南的影响力减弱。河南地区政治地位不断下降,经济也随之相对衰落,社会发展进入低潮。
2、河南历史文化名城
目前,学术界习惯上把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郑州和安阳称为我国的“八大古都”,河南就占有其中的四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河南,特别是沿黄河两岸的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等地区一直都是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的重心,所以,历史文化名城也就有很多。
河南的历史名城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文物古迹。其中,洛阳先后有九个朝代在此建都,古代科技、文化、文学、哲学、艺术等重大发明创造,大都与洛阳有关。而开封作为“七朝古都”,也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胜景,北宋时期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郑州作为古都,名气虽不及洛阳、开封,但历史同样悠久。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就生于郑州新郑;郑州登封也曾作为“夏”的都城,是中国最早的城邑。因而郑州保留有众多的文物古迹,现有69处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安阳也是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安阳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其中最能代表安阳文化资源特色的是殷墟文化,自此发现的甲骨文记载了殷商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等诸多内容,是研究殷商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来源。与此同时,安阳还发现了多座制造青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在此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通高1.37米,重875公斤,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古代青铜器中仅见的艺术珍品。商丘是商文化的发源地,传说契孙相土驯服野马用来驾车,相土后人又用牛驾到异国做生意,由于做生意的是商族人的后裔,因此被称为商人,带去交易的商品叫商品,商人做的事称商业。商丘有许多文物遗迹,其中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的归德府城,砖城墙、外城湖、土城堤三位一体,呈现外圆内方的独特造型,为全国仅见。南阳历史悠久,作为军事重镇,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如秦国的百里奚、越国范蠡、西汉霍去病、东汉刘秀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医圣张仲景、天文学家张衡也出生于此。此外,南阳山川秀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带生态结构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丹江口水库水量充沛,水质甘美,被国家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3、河南历史文化名人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国5000年文化的源头大多都要追述至此。从先秦诸子、宋明理学,到天文、医学、文学、宗教,特别是四大发明、唐诗、宋词,都与河南有密切联系。因此,河南也是我国历史上名人辈出的地区。
此外,12世纪以前,中国的政治社会中心始终摇摆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和陕西。因而,这一时期,河南和陕西在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医学、建筑、冶金和铸造、工程等领域里也一直占有领先的地位。
古代中国,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因而,政治中心往往也就是文化、学术和教育的中心。12世纪以前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河南也是文化教育十分发达的地区。明清以后直到近现代,东南沿海地区才逐渐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许多伟大的创造发明,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对世界文明史的演进,都曾起到过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些发明创造大都完成在统一王朝时期以都城为中心的地区。尤其值得自豪的是,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中占有显要位置的“四大发明”,大体都是在北宋以前的洛阳和开封完成的。
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统称,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四大发明主要是在12世纪以前的东汉和北宋完成的,与河南关系密切。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把造纸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从公元6世纪开始,由朝鲜传到日本。公元8世纪时,阿拉伯人学到了中国的造纸法,又将其传到了欧洲和非洲。其次是印刷术。印刷术是随着纸的发明和创造而产生的。宋代的雕刻印刷已很兴盛,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精美的宋刻本书籍就有700多种。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4世纪由中亚传入朝鲜、日本,欧洲的活字印刷术,比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时间,整整晚了400多年。第三是指南针。指南针是用磁铁做成的测向仪器。相传在4000多年前,黄帝时期就发明了指南车。到了北宋,指南针的使用已很普遍,当时已掌握了利用天然磁体进行人工磁化的技术。同时,在指南针的装置上也有很大的改进,12世纪末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在航海、天文、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后是火药。我国火药的发明与炼丹技術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北宋开始大力发展火药技术,从11世纪到13世纪,我国火药和火药武器制造发展很快,14世纪初,火药经由阿拉伯传到了欧洲。
4、河南姓氏文化
古人曾以树之本、水之源比喻人的祖根,也曾以“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姓氏是标志家族系统、表明血缘关系的符号,是人的根。要实现寻根谒祖的夙愿,就必须先弄清自己姓氏的来历及发源地。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数以万计,每个姓氏都其形成的地点和原因。河南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产生姓氏的优越条件,因而在中华姓氏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据初步统计,在《中华姓氏大辞典》所列11969个姓氏中,有4925个未注明姓氏来源,有2224个系少数民族姓氏,二者合计7149个,占11969的59.7%,下余4820个为汉族姓氏。根据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研究发现: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2,占4820的38%。在姓氏拥有人口的数量上,河南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按照相关的人口资料统计,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有120大姓,13亿人中有11.7亿人姓这120个姓。在120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4个,两项合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96个,占120大姓的80%,占全国汉族人口的97%。如果减去一些多源的姓氏中源于河南以外的成分,人口百分比会有所下降,但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总数是1832个,减去96个,还有1736个,加上这些姓氏,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比仍在80%左右。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多在河南。
5、河南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河南宗教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众多,拥有非常丰富的景观和文物,在中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儒学、佛教、道教,还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都在河南留下了大量的寺庙、殿堂、宝塔、雕塑、壁画等名胜古迹、宗教文物以及遗传至今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等等。
在我国,“儒学”曾长期被视为“儒教”。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无论是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是生活习惯、礼仪风俗等都被深深地刻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河南地区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發祥地,历史悠久,儒学传统更是融入到了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一传到中国内地,很快就以长安、洛阳为中心传播开来,继而又传到了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2000多年来,河南佛教遗存下了佛教建筑、绘画、雕塑、诗歌、舞蹈、音乐、武艺等等极其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因而在弘扬佛教精神文化方面,河南也做出了不寻常的贡献。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800多年来,道教既得力于道家、儒家、释家文化,又给予包括哲学、伦理学、文学、艺术、音乐、医学、药学、化学、冶金、建筑和养生学、气功学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以重大影响。道教形成于东汉中后期,其形成有着深远而丰富的思想渊源。在道教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论从哪方面说,河南都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道教活动重地,河南的宫观庙宇遍布各地,除了嵩山中岳庙、王屋山阳台宫、太清宫与老君台之外,河南还有许多老君堂、城隍庙、土地庙、关帝庙、岳庙、凤仙观、延庆观等宫观庙宇。今天,道教已传播到全球近70个国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宗教。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为穆罕默德。伊斯兰教一传到中国,很快就传到了河南。自唐以来,河南一直是我国伊斯兰教大省之一。到明初,由于通婚,大大扩大了伊斯兰教的教徒人数,全省已有近半数县出现了穆斯林聚居区,清真寺有700坊以上。清朝,河南大部分县都出现了穆斯林聚居区,清真寺有500坊以上。到了民国年间,河南清真寺已有800坊以上。当今,河南仍然是我国的伊斯兰教大省之一,有穆斯林93万多人,主要是回族和维吾尔族;有清真寺940多坊,分布全省各地。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和其他许多小的教派。在基督教中,传到河南最早的是天主教。明末,意大利神甫艾儒略等先后来开封传教,鸦片战争后,更多西方教士来到河南,先后在河南建立教区9个,教堂与分堂200多个,遍及开封、南阳、邓州、桐柏、唐河、南召、确山、鹿邑、商税、扶沟、襄城、商丘、新乡、获嘉、辉县、滑县、汤阴、林县等地,教徒17万以上。基督教即新教于1883年传到河南。19世纪20-30年代,是河南基督教的兴盛时期,计有16个外国差会,16个自立会,教堂300多处,教徒12万多人。河南是我国基督教教徒最多的省份,教堂也很多,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南阳、信阳、安阳、漯河和商丘等地都不止一处教堂。
6、河南古建筑文化
中原地区是我国古建筑起源与发展的中心地域。建筑历史悠久,品类丰富。从现存实物看,其类型主要有古城、民居、宗教场所、衙署、书院、会馆、陵寝、天文台、祠堂、园林等。在中原地区,尤其是河南,建造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政治意义。目前,河南还发现和保存有多处著名的古城邑、古长城及关隘。民居指一般民众所建之宅第,包括富家的庄园、故居和普通百姓的住所。河南民居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气息,充满传统风情,多个民居宅第被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但在保护与利用方面还有待于加强。另有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儒教文庙、伊斯兰教清真寺以及其他自然崇拜的庙宇等各类宗教建筑也是重要的古建筑遗存。还有一类是对于历史传说中相关的自然物或为纪念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重要事件而建造的传统建筑。在这些传统建筑中,有些已由纪年祠,转变为神庙,也有不少一直保留着原来纪念的性质,并不带宗教的色彩。此类建筑物或构筑物,形式变化较多,简繁不一,但就多数而言,仍是依传统的四合院殿式建筑或民居形式建造的。民俗性纪念建筑也是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民间为旌表孝女、节妇或老人高寿、人丁兴旺、多世同堂、名宦世家等类事物的纪念性建筑物。这类纪念建筑一般规模不等,等次不高,但文化内涵却相当丰富,对观光旅游者来说,是最易引人入胜的项目。再者是衙署。河南现存衙署建筑中,又分府衙和县衙两级,其中以县衙居多。除南阳府衙等比较完整的衙署外,还有些仅存个别建筑物的衙署及相关建筑9处。这些衙署建筑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保存很少的建筑类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最后一类是会馆、书院及其他公用建筑。会馆建筑,多为某地区同乡人来到异地聚会、联络与办事的场所。一般为商家经办,也有同行业的会馆。最早大约兴起于唐宋之际,明清发展较快,现存河南会馆多为清代建筑,以山西、陕西、甘肃会馆居多。在教育类建筑中,则以书院最为普遍。
二、河南文化资源的特征
河南文化也被称为“中原文化”“中州文化”。河南社会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特殊的历史背景,也造就了河南独特的文化特征。概括起来,河南文化资源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资源的时代特征明显
正如前面已经提及的,河南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在12世纪之前,当时的河南处在中国的“心脏”,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水系发达,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中晚期北宋以前的4000多年的时间里,河南基本都处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心的地位。
而从河南各类存量文化资源来看,无论是文化资源的品质还是数量,无论是宗教文化、姓氏文化还是文物遗迹、传统建筑等,北宋之前的时间都是河南文化资源集中产生和发展的时期。北宋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向东南、东部,或北部的沿海地区转移。远离政治、经济中心的河南在之后的千年里影响越来越弱,相应地,文化地位也不斷衰落。该时期文化资源的存量锐减,可以说,河南的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2、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河南历史悠久,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南召猿人已开始在河南境内生存繁衍。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在河南境内发现的大量仰韶、龙山文化遗址,证明了母系和父系氏族社会时期,河南人已经在石器和陶器的创制方面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父系氏族社会晚期,河南又成为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活动的中心地域。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也是在河南的阳城建立的;第二个王朝商朝是在商丘兴起并发展壮大的。商朝在公元前1300年迁都于殷后,实现了殷商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此后,洛阳、开封又相继成为东周、东汉、西晋、北魏、隋、唐、五代、北宋、金等封建政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地区。相应地,河南境内的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铁器文化,文字演化、艺术进化等大都代表了当时全国的先进水平。而对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产生巨大影响的四大发明,也是在建都河南的东汉、北宋两个朝代出现的。因此,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
悠久的历史,给河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河南是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省份。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仅仅被列入国务院先后三批评定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就有洛阳、开封、安阳、商丘、南阳、郑州、浚县七个;另外还有许昌、登封、淮阳、偃师等也都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其次,文物丰富,遗址遍布。河南是我国文物资源大省,目前统计结果表明,地上文物仅次于陕西,居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则居全国第一;馆藏文物占全国的1/8。同时,历史遗址星罗棋布,仰韶遗址、龙山遗址、殷墟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北宋开封地下城等,都是我国文物考古的重大发现,载入史册,彪炳后世。再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思想家老子、庄子、韩非子,政治家李斯、刘秀、赵匡胤,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宗教学家玄奘,文学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欧阳修,理学家程颢、程颐,军事家岳飞等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政治、军事、文化名人。另外,独特的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也都是河南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地势、地貌多样,山川秀美。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华北大平原的南部、秦岭山系余脉的东端,全省大部分地区属于暖温带,降雨量和热量适中。从总体来看,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环抱,东部为黄淮平原;北、中部的黄河自西向东流经河南;郑州至开封段河床高于地面,形成地上悬河的独特自然景观。这种地理环境,造成了河南生物种类比较丰富,生物群落类型多样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河南先后建立了16个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使之构成与文化资源相互补充的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河南文化资源丰富,然而文化资源的转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小。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考察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1、公共宣传方面
从艺术表演情况来看,河南艺术表演团体无论是机构数,还是演出场次、观众人次都有不俗的表现;艺术表演场馆的机构数与其他省份相比也较多,但综合的利用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从河南博物馆馆藏、规模及参观人次等方面来看,河南的馆藏文物数量仅此于北京、江苏、湖北、广东和四川,但由于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的差异性,河南的馆藏文物与其他省份有较大的区别,具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这一点从举办的展览数与较多的参观人次方面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来。但总体而言,河南博物馆内文化资源和藏品的利用多局限于参观展览,其他形式还较少。
从河南公共图书馆的情况来看,河南公共图书馆数、总藏书量、总流通人次等总体上落后于东部地区,又较西部省份理想,与中部省份的比较中,略逊于湖北、湖南,尤其是人均方面较差,如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与安徽同时位列全国倒数第二,仅高于西藏。
从河南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以及覆盖率等情况来看,与其他省份比较总体上处于落后于东部,优于西部的位置。与中部几个省份相比,就数量来看并不落后,但从节目的影响力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同为中部省份的河南在广播电视的制作方面就有着不俗的表现,也涌现出了一批金牌节目如快乐大本营、我是歌手、天天向上以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的频道如金鹰卡通等,在这一方面,河南还有较大的差距。
从河南出版发行机构及印刷生产情况来看,河南出版发行机构、网点数以及从业人数总量都在全国排名靠前,出版印刷生产情况也较好,与中部省份相比,优于安徽、江西、山西,与湖北接近,但与湖南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科技文化基础以及人才培养方面
河南在科技和文化实力方面的整体实力还有待于加强。近年来,河南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在各级学校数量、招生人数、在校学生、毕业生数方面都有较大的增长。然而,河南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如高校的影响力、人均教育经费投入、科研经费投入、专利申请、授权数、各级学校师生比等方面还与东部甚至中部省份有不小的差距。
四、从文化品牌的数量和价值来看河南文化资源转化
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资源的转化还可以从文化品牌的数量和价值方面加以衡量。
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托于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和运作,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培育主要取决于对文化资源的驾驭和利用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文化品牌竞争力的提升。世界上95%的娱乐市场是被全球最大的50家媒体娱乐公司所占据,90%以上的新闻制作被美国和西方的文化集团所垄断。文化品牌的强弱已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更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文化品牌的构建已日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点。
文化品牌竞争力综合性地体现为文化品牌的价值。中南大学文化品牌研究中心在借鉴世界最有价值品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市场份额、超值创利能力、出口能力、商标具有的法律效力和获得投资支持的能力、超越地理和文化边界的能力等方面选取指标,选出了涵盖电影品牌、广播电视、动漫游戏、新媒体等共15个大类品牌价值位列前200的文化品牌。(《2011:中国文化品牌价值榜》)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入选9个,台湾地区入选1个,其余的190个文化品牌分布于除了河北、内蒙古、贵州、西藏、新疆外的26个省市自治区。190个文化品牌中,位列会展品牌类第五名的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华交会)作为区域性国际经贸盛会,涉及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南京市、宁波市9省市,难以将其划分到具体的地区,因此本课题在不影响最终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将其剔除,并在对其余的189个文化品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文化品牌数量和价值的分布与区域文化资源的转化。
1、从文化品牌数量、价值的地区分布来考察
从入选的26个省、市、自治区的分布来看,北京市入选的文化品牌数量最多,有73个,占38.6%,文化品牌价值最高的是浙江省,约为9670亿元。天津、黑龙江、江西、重庆等10个省市仅有1个文化品牌入选,数量最少,黑龙江的文化品牌价值最低,为0.665亿元。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看,东部9省市、中部6省、西部8省市自治区和东北3省入选,文化品牌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是东部,品牌数量最少和价值最低的地区是东北。
文化品牌的数量、价值的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性较大。26个省、市、自治区中,文化品牌数量为1个的有10个,文化品牌数量为2个的有山东、河南等7个,品牌数量为3个的有2个,文化品牌数量在3个以上的省市只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湖南。这6省市入选的文化品牌数量占总数量的83%,文化品牌价值占总价值的85%。
2、从文化品牌的价值分布来考察
从文化品牌价值的分布来看,只有为数较少的品牌价值较高,大部分品牌的价值在200亿以下。189个品牌中价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有7个,其中价值最高的品牌是“杭州”,高达9120.572亿元。100亿以下的文化品牌占总数的80%,200亿元以下的文化品牌占总数的90%。
从不同的文化业态来看,我国文化品牌的价值总体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其中,文化品牌价值较大的业态有新媒体、文化创意、体育休闲与文化旅游,其中体育休闲与文化旅游的品牌价值最高,为14644億元。品牌价值在1000-2000亿元的业态有广播电视、报业、图书出版发行和文化制品。品牌价值在1000亿元以下的业态则有电影、动漫游戏等业态,其中期刊行业的品牌价值最低,仅为99亿元。
各个文化业态中价值最高的品牌所在地和品牌密度较高的地区均分布于文化产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湖南等地区。可见,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北京等地区已在原有的文化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出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如广东的动漫游戏、会展、报业、文化创意、北京的广播电视、图书出版与发行、艺术品收藏与拍卖和湖南的广播电视、文化制品等均已形成较强的品牌优势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区。与之相比,其他省份尤其是文化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文化资源的转化和文化品牌的培育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体来看,无论从入选品牌的数量,还是其价值和品牌的影响力等各方面来看,东部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与之相比,中部省份除湖南外均与东部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全国前200个文化品牌中,河南入选的品牌有2个,一个是少林寺,品牌价值为66亿元,另一个是烟涧村青铜器,品牌价值为3.1亿元。品牌价值总额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排名13位,与排名第一的北京相差甚远,还不到其总值的1%。在中部地区,河南省的文化品牌价值也并不高,在6省中河南文化品牌总价值排名第四,仅高于江西和湖北,略低于安徽和山西,但与湖南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河南入选的品牌均属于资源型文化品牌。或者说河南省文化品牌的资源依赖性还较强。与之相比,湖南资源型的文化品牌占其总品牌数的23%,绝大部分品牌都不是资源依赖性的。同样地,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文化品牌价值较高的地区,70%-90%以上的品牌文化资源的依赖性都不高。从文化业态的发展来看,目前新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的发展较快,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较大,品牌价值较高。在这三种业态中,河南的少林寺入选文化创意品牌,位列第四名。可以看出,河南虽然有着大量的文化资源,然而文化资源的转化却并不尽如人意,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有待于继续加强。
参考文献:
[1]许智银.河南文化资源整合与对外传播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2).
[2]徐艺玮.河南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策略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3]娄扎根.提高河南文化产业集中度的初步探讨[J].焦作大学学报.2007(02).
[4]毛兵.河南文化发展60年[J].中州学刊.2009(05).
[5]徐艺玮.河南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策略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6]卫绍生.推动河南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