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故城:千年泥城的前世今生
2015-08-03方明江
方明江
公元1414年,大明帝国中官李达、吏部员外郎陈诚、户部主事李暹、指挥金哈蓝伯等一行人马行至交河,面对满目疮痍的交河故城,吏部员外郎陈诚留下了“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交河故城,维吾尔语称“稚尔果勒阔拉”。《汉书·西域传》中说:“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城下,故号‘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约10公里处,雅尔果勒村西侧台地上,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由于台地拔地高耸,悬崖峭壁,沿崖边筑胸墙与之相得益彰,又有台地外东侧地势坡降的烘托,崔巍突起。在距陈诚西行的547年以后,也就是1961年,交河故城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更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纷繁的历史流变
从李颀的“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到陈诚的“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所折射出的不仅是“饮马观烽”到“荒台废墟”的演变,更是对风沙吹进、文明更替的一种有力昭示。如今,我们依旧能看到的交河故城遗址只是其中的部分,因为大约90%的遗迹都遭到损害。
据汉文史料推断,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派兵到西域,击破姑师军队,将国名改为车师。《汉书·西域传》记载,从公元前108年之后到公元前60年,西汉和匈奴为争夺交河城,进行了5次大的战役(史称“五争车师”)。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车师分裂为前、后车师两个王国和山北六国。从此,汉在交河城设屯田校尉,后改置戊己校尉,在交河屯田约50年。到东汉魏晋和高昌郡时期,车师前部独据交河城。这一阶段车师前部弱小,又处于当地汉族政权和山北游牧民族势力的夹缝之中,公元450年车师前部灭。
交河故城现存的建筑遗迹有相当部分始建于鞠氏时期,其分布大致已达今交河故城建成区的范围。公元450年,沮渠安周灭车师前部后占据交河城,后政权虽几经更迭,但交河城一直是高昌国的西部重镇。自鞠氏立国以后,局势逐渐稳定。鞠氏时期,交河城的地位仅次于高昌城,当时派王子驻守,在交河设郡置镇西府,城内有完整的行政和军事机构。城外沟西首次出现与掬氏政权有对应关系的大片汉族墓地,墓葬所出文书和墓志反映出交河城人口较多,大姓集中,各级军政官员不少。但是,鞠氏高昌时期仍受到天山以北诸游牧民族的严重威胁,甚至多次请求北魏准其内徙,因其国力有限,所以也无力全面规划大规模地建设交河城,但为唐代交河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交河故城在唐朝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奠定了交河故城如今面貌的基本格局。公元60年,唐灭鞠氏高昌国,以其地置西州,西州较稳定地发展了150余年。这个阶段恰逢唐朝盛世,处于汉代以来经营西域的巅峰时期。当时,唐朝将西州作为经营西域的基地,视同内地。
回鹘时期的交河城在佛寺的建设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公元791年以后,吐蕃占据西州70余年,这是交河城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直到10世纪初之后,高昌回鹘王国改以佛教为国教,从此直到公元1283年,元朝强迫回鹘王室东迁甘肃永昌,是为高昌回鹘佛教盛期。因此,交河城佛教中心的地位再度复活,现在交河故城所见较大的佛寺和一些佛教建筑多经回鹊人扩建和改建,并新建了部分佛寺,交河故城回鹊时期的遗物也以佛教遗物为主。交河故城世俗建筑遗迹中,目前仅见一些具有回鹘建筑特点的改建遗迹。
世上最美的废墟
最早进入吐鲁番进行考察活动的是19世纪末沙皇俄国彼得堡皇家科学院派出的探险队。从此之后,德、英、日、瑞、俄、法等国家的考古学家和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先后在吐鲁番交河故城进行考古发掘。名义为考古,实则是盗窃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交河故城自突破历史的禁锢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之后,便以其金戈铁马的姿态、饮马黄昏的气质、佛寺高悬的文化、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联系中原的缕缕关系征服世人。无论是国人还是邦交,无论是旅游还是考古,都足以让世人为之瞻仰和膜拜。
从宏观整体而言,交河地处吐鲁番盆地西部,是连接内地与西域的门户。交河故城西40公里为乌鲁木齐通往塔里木盆地的交通要道,北有抵吉木萨的金岭道。故城正位于火焰山与盐山交接之处,控制了交河,也就控制了丝绸之路北线进入乌鲁木齐,中线进入轮台喀什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就微观而言,交河所处位置为两河之间的台地,台地高达30多米,地势高耸,河水分绕而下,易守难攻。据《后汉书·耿恭传》汉时耿恭凭数百人据疏勒城抗击匈奴数万军队达一年之久而城不破。但是,在这样一座以军事功能著称的城池却是佛光普照。
有人把西域称作佛教的第二故乡,交河故城所在的吐鲁番是西域三大佛教中心之一。西晋时期,佛教传入吐鲁番盆地,公元4世纪,佛教成了车师前部的国教。公元644年,从印度取经归来的大唐法师玄奘来到这里,《大唐西域记》里这样描述:“周五千里……淳信佛法,勤营福利。迎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
交河故城现留有80多处佛教遗址。其中衙署区、独立窑洞区和居民区内的佛教遗迹,前文已说明是有规律地分散配置。此外,城内北部和西部还大面积地集中配置佛寺群,形成两个大寺区,总面积约占交河城建成区的三分之一左右。1994年发掘地下寺院时,出土了一个两层金属罐,外铜内银,皮纸隔开。银罐装有3枚海珠和用织物包裹的5枚白色舍利子,这是新疆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证明这里曾是一座西域重要的佛城。遗址上的台地多是佛像的基座,上圆下方,带有古代印度菩陀罗文化的典型特点。
从现存建筑遗迹看,在位于故城中间的中心大街为城市的轴心,把整个市区大致可以分为六区:寺庙区、西城区、东城区、官署区、南城区和墓葬区。城内有三条主要干道,分别为南门内大街、东大街和东横街。
以“条”和“块”两大要素相结合,是交河城内交通系统的总体特点。在“条”的范畴内,其主干道、次干道与中原地区及中亚和南亚同期城市主干道、次干道较直,多平行配置,丁字街和十字街规范,交通枢纽较多的情况不同。交河城的主干道( 轴线、南门内大街)和次干道(东大街、东横街)中,仅轴线与东横街是直线形,南门内大街和东大街均略斜,线形弧曲。主干道和次干道结合点少,无十字街,东横街与轴线和东大街相交为丁字街,轴线向东折拐路段与东大街和南门内大街斜交。endprint
择中立衙,官方建筑集中配置,这也是交河故城的特点。衙署区在东横街之南,南与南部居民区隔街巷相邻。这个位置基本属于“择中立衙”范畴;西侧附属建筑区,位于衙署主体建筑所在台地西侧残崖下,其西邻轴线南段,北为东横街西端,区内有南北小巷通东横街;东侧附属建筑区所在台地,以南北穿过衙署区的东大街为界,西与衙署主体建筑高台地相望,东至崖边,北抵与东横街相对位置偏南的土埂,南大致与衙署主体建筑台地南端齐平,有东西小巷与南部居民区隔开,总平面略呈南北长条形。
对称布局是交河故城基本的建筑布局形式。该城的对称布局不是通常对称部分的形状和面积基本相近,形制规范的对称布局形式,而是采用了各对称部分形状面积有别,对称形式多样的对称布局艺术。
鸟瞰布局艺术也是交河城突出的特色之一。交河城所在台地从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北端最高点与南端最低点高差近40米。根据台地这种自南向北从低至高再到最高的地势变化,全城形成了略呈阶梯式的总体鸟瞰布局。
交河城的外线防御系统主要由城门、城门内的防御设施构成。交河城最易遭受攻击的部位是台地的东侧和西南部,故将东城门设在东侧中部,南城门开在台地西南端。城门口窄,城门内建高墙窄长门道,门内南北两侧凿出南北约3.3米,东西约24.5米的广场。广场南北两壁凿成内凹的弧形,状如瓮城。瓮城南、北壁东端与崖边相连部位各形成一个平台,平台临台地边缘建胸墙。瓮城南壁临瓮城西口处对东门门道有窑洞瓮城西口被“环岛”遮住。瓮城西口与“环岛”间形成窄小的出入口。瓮城西口与“环岛”间的南侧出入口,位于独立窑洞区与衙署区东部附属建筑之北的平台之间,出入口的南面被衙署主体建筑所在高台地遮住。
别具特色的建筑布局成就了交河故城建筑活化石的美誉。
丝绸之路上的交河故城是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 4世纪始终是西域的重镇。遗址是历史的物质载体,是见证了民族团结的物证,是联系过去和现在的媒介,是我们感受先辈们思想情感的寄托。纵观交河城的历史,它见证了我国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流,见证了中华各民族的互相融合,见证了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与外交事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强大的过程。交河故城承载着深沉的民族情感与厚重的传统文化,弥漫着弥足珍贵的信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凝结体,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前人的精神品格和情感牵挂都体现在它身上,这个有形的遗址表达出了无形的感情,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这是历史留下的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以后,交河故城将承担着更多向世人展示“丝绸之路”风貌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千年泥城的出路
交河故城遗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形成、发展、衰落的过程。千百年来,由于受环境等因素,特别是强烈的风蚀和雨蚀的影响,使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产生了多种地质病害,如裂隙、冲沟发育、危土体坍塌、墙面风化剥离等,对遗址造成严重破坏。
吐鲁番素有“陆地风库”之称,8~12 级的大风年均 40 余天,大风对古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洪水对交河故城遗址的危害也十分严重。在交河故城河谷里每年夏季七八月间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水二三次,东天山的降水和冰雪消融形成的洪水,通过塔尔朗、大河沿两道河沟和戈壁下泻至环绕交河的雅尔乃孜沟。
人为破坏也是交河故城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上的人为破坏以及旅游开发的影响等等。
种种破坏已使交河故城的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今景区所能看到的90%城体都是经过后期修缮的。在2004年11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保护管理条例》,关于如何有效地保护,让古城永驻是当下相关部门不得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