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腺瘤三维适形放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5-08-03杜文君谢淑萍项冬仙蒋韩琴朱红喆

护理与康复 2015年11期
关键词:肌无力腺瘤放射性

杜文君,谢淑萍,项冬仙,蒋韩琴,朱红喆

(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杭州 310022)

胸腺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约占前纵隔肿瘤的20%[1]。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50~60岁最常见。胸腺瘤患者早期可无症状或表现为咳嗽、胸痛、气短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合并重症肌无力、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疾病。手术切除肿瘤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手术切除不完全和(或)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恶性程度较高者,放射治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并提高生存率[2-3]。三维适形放疗利用CT图像重建三维的肿瘤结构,通过在不同方向设置一系列不同的照射野,并采用与病灶形状一致的适形挡铅,使得高剂量区的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同时使得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降低。目前三维适形放疗已广泛应用于胸腺瘤治疗。本文总结2008年6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胸部放疗科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101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1例,男56例,女45例;年龄22~86岁,平均年龄50.3岁。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手术切除90例、穿刺活检11例;按照WHO 组织学分型,AB 型8例,B1型16例,B2型24 例,B3 型28 例,C 型25 例;Masaoka临床分期,Ⅱ期65例,Ⅲ期21例,Ⅳ期15例;合并重症肌无力12例,伴胸腔积液18例,伴上腔静脉综合征6例。

1.2 方法 101例患者中6例因术后复发、11例因肿瘤晚期或拒绝手术、84例术后因临床分期/病理恶性程度较高,均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总剂量46~60Gy/23~30次,放射剂量2.0Gy/次,1次/d,5次/周。根据RTOG/EORTC 标准[4],对放射剂量累积达10Gy、20Gy、40Gy及计划剂量后的急性放射损伤进行评估。

1.3 结果 本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损伤,放射性食管炎101例,骨髓抑制52例,放射性皮肤反应46例,放射性肺炎3例。在不同放射剂量下急性放射损伤各级反应情况见表1。12例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8例伴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等处理后缓解,6例伴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101例患者经护理均按计划顺利完成三维适形放疗。

表1 不同放射剂量下急性放射损伤各级反应情况(n=101) 例

2 护 理

2.1 患者评估及心理护理 本组90例患者放疗前接受了胸腺瘤切除手术,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情况,如切口愈合欠佳或感染,需待切口愈合后再行放疗。同时评估患者心理健康情况,部分患者对手术的打击和(或)并发症仍心有余悸,对接踵而至的放疗产生担忧和恐惧心理,以及肿瘤的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康复。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护士积极与其交流,告知患者胸腺瘤对放疗较为敏感,放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提供三维适形放疗宣教手册,介绍实施步骤、放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体位准备 三维适形放疗是高精度的放射治疗,体位精确固定是实施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照射部位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5]。放疗前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及临床分期,勾画出各靶区的范围及制定最佳放射野剂量分布。加强对患者体位的指导和训练,嘱患者每次照射时都要与定位时的体位一致,保持胸部呼吸平稳,以免因体位偏离造成放射线致周围组织和器官的损害。

2.3 放射保护剂应用护理 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人体正常细胞。细胞保护剂氨磷汀可提高正常组织对放疗的耐受性,减少放射性损伤[6]。本组患者放疗前30 min 均给予氨磷汀400mg,加入100ml等渗盐水中于15min内静脉滴注,观察无明显胃肠道及低血压反应后即安排患者进行放疗。

2.4 合并疾病的护理

2.4.1 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护理 约33%~50%的胸腺瘤患者可合并重症肌无力,虽经手术切除胸腺,但仍有部分患者肌无力症状改善不明显[7]。对此类患者,放疗前必须通过药物治疗将肌无力症状控制在较稳定状态,警惕肌无力危象及胆碱能危象发生。同时放射剂量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本组12例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眼睑下垂、睁眼无力、斜视或复视,其中2例伴耸肩及肢体乏力。放疗前给予口服吡啶斯的明60~120 mg,3 次/d。放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每日评估肌无力症状,及时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放射剂量从1Gy/次开始,1周后增加至2Gy/次。经护理干预及合理的药物控制,12例患者均未发生肌无力危象和胆碱能危象。

2.4.2 伴上腔静脉综合征及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 恶性胸腺瘤呈浸润生长,可直接侵犯胸腔或压迫上腔静脉,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出现颜面、颈、胸及上肢浮肿,胸闷、胸腔积液、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本组6例伴上腔静脉综合征,18例伴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安置患者半卧位或坐位,给予吸氧,伴有胸腔积液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或穿刺抽液治疗,以利于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及改善呼吸;避免使用上肢及颈内、外静脉等经上腔静脉回流静脉输液,以免增加上腔静脉血容量而加重症状;采用下肢静脉置管输液。

2.5 放疗期间急性放射损伤的护理

2.5.1 放射性食管炎护理 本组101例患者均发生放射性食管炎,在放射剂量累计达20 Gy 后,78例患者开始出现胸骨后烧灼感、轻度吞咽困难或疼痛等1级损伤症状;当达到计划剂量后,96例患者表现为1~2级损伤,5例患者出现3级损伤。对症状较轻者加强饮食护理,采用半流质饮食,食物温度不宜过高,嘱患者进食后不立即平卧,以免食物反流加重食管黏膜的负担。症状明显者给予利多卡因200 mg+庆大霉素8 万U+地塞米松5mg混合溶于250ml等渗盐水,每次10ml口服,3次/d。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未出现食管穿孔及中断治疗。

2.5.2 骨髓抑制护理 本组发生骨髓抑制52例,主要以白细胞减少为主,12例患者在放射剂量累计达10Gy后即出现1级损伤,提示白细胞对放疗较敏感,当达到计划剂量后,35例患者出现1级损伤,17例患者出现2~3级损伤。白细胞减少可使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各种感染。在放射剂量达10Gy后即给予查血常规,并根据结果做好预防感染的护理。采取预防感染的同时遵医嘱使用口服或输注升白细胞药物,及时复查血常规,若外周血白细胞低于2.0×109/L,需暂停放疗,并做好保护性隔离。本组2例患者分别在放射剂量累计达44Gy、48Gy后出现白细胞低于2.0×109/L,立即暂停放疗,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150μg皮下注射等升白细胞治疗,同时嘱患者戴口罩,减少探视等预防感染措施,待白细胞升至正常范围后再实施放疗。

2.5.3 放射性皮肤反应护理 本组46例发生放射性皮肤反应,在放射剂量累计达20Gy后,18例患者开始出现红斑、色素沉着、皮肤瘙痒等1级损伤;当达到计划剂量后,皮肤反应1、2级损伤分别为38例和8例。本组在常规皮肤护理的基础上,预防性使用三乙醇乳膏,3次/d,使患者皮肤反应控制在0~1级。

2.5.4 放射性肺炎护理 放射性肺炎多发生于放疗开始后1~3个月,症状和体征与一般肺炎无特殊区别。急性放射性肺炎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急性期过后临床症状减轻,但组织学改变将继续发展,逐渐进入纤维化期,以6个月时最显著。放射性肺炎预防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放射剂量和放疗方法。研究认为,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可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8]。本组3例接受60Gy剂量后出现轻度刺激性干咳,嘱患者多饮水,给予止咳、雾化等治疗后好转。

2.6 出院宣教 放疗结束后,急性放射损伤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后才可缓解,嘱患者出院后继续遵循相应的饮食、皮肤护理等要求,以期早期恢复。告知患者放疗后2年内每1~3个月随访1次,2年后6个月随访1 次,以及早发现晚期放射性损伤(食管狭窄、肺纤维化)及胸腺瘤复发。

3 小 结

三维适形放疗定位准确,采用多角度照射,提高肿瘤靶区剂量,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及器官的受量。虽然其放射损伤的发生率比传统的放疗低,但在临床护理中仍需足够重视。放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和体位准备,在规定时间内应用放疗保护剂,同时做好重症肌无力、上腔静脉综合征等合并疾病的护理,放疗期间会出现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放射性皮肤反应及放射性肺炎,积极做好防护工作,放疗结束后加强出院指导,定期随访,减少晚期并发症及预防肿瘤复发。

[1]戴洁,姜格宁,宋楠,等.复发性胸腺瘤的诊治进展[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4,30(9):572-575.

[2]Forquer JA,Rong N,Fakiris AJ,et al.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of thymoma:differing roles in localized and regional disease[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0,76(2):440-445.

[3]吴开良,蒋国梁.胸腺瘤的治疗现状与争议[J].中华肿瘤杂志,2012,34(5):321-324.

[4]Nguyen-Tan PF,Zhang Q,Ang KK,et al.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to test accelerated versus standard fraction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concurrent cisplatin for head and neck carcinomas in the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0129trial:long-term report of efficacy and toxicity[J].J Clin Oncol,2014,32(34):3858-3866.

[5]秦蕾,赵静.老年体部肿瘤患者三维适形放疗体位固定技术对摆位误差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414.

[6]孙先阁,何奋军.氨磷汀在肿瘤放射治疗损伤中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154-156.

[7]李剑锋,崔健,杨帆,等.合并胸腺瘤对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的影响[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2,28(8):470-472.

[8]谢雍,姚小鹏.胸部放疗后呼吸系统损伤诊断及治疗的现状[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6):919-922.

猜你喜欢

肌无力腺瘤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的肺内结外NK/T细胞淋巴瘤PET/CT显像一例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Titin抗体检测在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诊断中的价值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