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作用研究

2015-08-02梁红霞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社团体育锻炼体质

梁红霞,王 哲

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19-22岁年龄组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1]。大学生体质下降与日常生活中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而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形成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高校体育社团是具有共同体育爱好和特长的高校学生自愿组成的,经高校行政部门审批登记的具有体育互益性、非营利性、民间性的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社团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与功能[2]。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2014)指出,学校成立不少于20个学生体育社团,采取鼓励和支持措施定期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传统和特色。为了解高校体育社团对于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际效应,我们对高校体育社团在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中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以期改进和提高高校体育社团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体育社团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组织和激励作用。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作用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湖北医药学院2013级参加篮球、足球、羽毛球、瑜伽、武术、乒乓球等10个体育社团共300名成员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20名,女生180名。

1.2 数据来源

以湖北医药学院2013年、2014年执行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测试数据为抽样框。其中2013年的有效数据5 374条,2014年的有效数据5 957条。体育项目评分以《标准》(2014)为评价标准。数据统计指标:身高体重为 BMI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其他项目为分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以关键词“体质健康”“高校体育社团”搜索到2004-2014年间相关文献358篇,利用“中国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及湖北医药学院图书馆查看《实用体质学》、《体质测量与评价》等书籍若干部,为本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1.3.2 测量法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和方法,利用体质健康测试仪器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仪器采用中体同方5 000系列产品以及电子秒表,其中,引体向上/仰卧起坐、800m/1 000m项目为手工测试与记录。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50m跑、800m/1 000m跑、1min仰卧起坐/引体向上8个项目。

1.3.3 数理统计法

主要运用SPSS21.0版本进行统计与分析,运用EXCEL2003进行汇总制表。描述性统计指标以平均分和标准差表示,采用单样本t检验和配对试验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5和P<0.01两个级别。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社团成员参加社团前体质健康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体育社团成员均为2013级本科学生,2013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反映了被调查成员在入校时体质健康的原始状况。结果显示,2013年体育社团成员平均分69.74,标准差为7.75,全校学生平均分为70.95,标准差为8.16,体育社团成员平均分低于全校平均水平,如表1所示。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0.007<0.01,体育社团成员入校时体质健康测试得分与全校学生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样,在女生群体中,平均分低于总体平均分,t=-3.035,p2=0.003<0.01,说明体育社团女生体质水平在女生群体中也处于低水平位置。而男生成员体质状况与整体没有显著性差异(p1=0.345>0.05)。综合结果表明,体育社团成员在入校之时体质健康水平相对较低,男生体质状况表现不明显,而女生表现较为明显。

表1 2013年体育社团成员与全校学生体质测试总分比较一览表

2.2 体育社团成员参加社团前后体质健康水平比较

研究对学生参加体育社团前后的体质健康成绩进行对比,可以得知学生在参加体育社团之后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情况。经配对t检验,学生参加体育社团前后体质健康状况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t=13.385,p=0.000<0.01,如表 2所示。数据显示,参加体育社团之后(2014年)的学生体质健康得分均值和标准差为75.71±6.88,比其参加社团之前有明显提高。不论男生或女生群体,不同性别的体育社团成员体质健康水平均有明显提高,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说明体育社团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表2 学生参加体育社团前后体质测试总分比较一览表

2.3 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有多种原因,可能是体育课、运动训练或其他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参加体育社团前后体质测试总分比较的数据统计结果,并不能准确反映体育社团成员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是由参加体育社团这一因素造成的。因此,体育社团成员的体质健康水平在学生总体中的位置变化才能反映“体育社团”这一因素对社团成员的影响作用。表3显示,体育社团成员体质测试平均分和标准差为75.71±6.88,与学校全体学生平均分(74.47±7.18)相比具有明显提高。经检验,t=3.130,p=0.002<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检测结果同时显示,男生和女生体质健康均分与总体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p<0.05,差异较为显著。这说明,体育社团对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且没有性别上的差异。

表3 2014年体育社团成员与全校学生体质测试总分比较一览表

综合2.1、2.2、2.3的研究结果可以得知,经过1年的社团活动,体育社团成员的体质健康水平由参加社团前在学生总体中的较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且达到了总体中的相对较高水平。这充分说明,高校体育社团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4 体育社团成员各测试项目指标的改善情况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身体形态指标由BMI指数反映,身体机能指标由肺活量和800m/1 000m跑构成,身体素质由50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min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构成。为进一步了解体育社团成员在参加体育社团后体质健康水平在各项目指标上的改善情况,我们对其各项测试指标进行对比检验。结果发现,体育社团成员在肺活量、立定跳远、800m/1 000m跑和1min仰卧起坐/引体向上项目上,无论男女学生或总体,均具有显著提高(P=0.000<0.01)。如表4所示,学生BMI指数总体没有显著性变化,而不同性别学生变化显著(p<0.01),且呈两级分化现象。即:男生BMI指数增加,而女生BMI指数减少。BMI(BMI=体重[kg]/身高2[m])是反映身体形态的指标,BMI指数增大表明身体形态横向发展,指数减少表明纵向发展。根据《标准》评分表,体育社团男女成员身体形态指数均在正常范围。数据的变化表明,男生形态在向粗壮方向发展,女生形态变得更加苗条。数据显示,男生50m跑的成绩没有显著性提高 (p1=0.361>0.05),而女生50m成绩却有显著性提高p2=0.000<0.05。坐位体前屈项目,女生略好于男生,从变化上来看,男女学生成绩均有显著性提高 (p1=0.072<0.05,p2=0.012<0.05),而女生成绩提高较男生更为显著。

表4 学生参加体育社团前后体质测试各项目得分比较一览表

统计数据表明,体育社团对大学生身体形态,特别是对反映体质健康水平的身体机能指标改善作用明显。同时,在身体素质方面,男女学生下肢弹跳力均有显著提高,而速度、柔韧和力量素质,女生比男生提高得更为显著。

3 讨论

3.1 体育锻炼是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有效手段

体质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3],包括身体发育水平、身体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心理发育水平和适应能力。体育界的“体质观”在承认遗传因素对机体作用的同时,强调了后天塑造的重要性,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体格发育与生理功能水平主要的外在表现,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有效的能动手段[4]。据1995-2007年的相关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呈现1年级较差、2年级最强、3年级下降、4年级最差的普遍现象。这说明了积极的体育锻炼对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统计数据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体育社团成员2014年体质测试成绩与2013年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提高(见表2)。因此,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根本途径。

3.2 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

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大学生体质状况先升后降的情况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有一定关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刚要》规定,高校1-2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3年级以上开设体育选修课。1-2年级在体育必修课结束后没有了课程约束,一些学生体育意识不强、体育兴趣不足,加上体育场地缺乏,逐渐放松了体育锻炼,导致体质不断下降。因此,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视为“潜在的体育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续,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5]。把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等组织形式作为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学生(大二)体质测试成绩比2013年具有明显提高,而参加体育社团的男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尤为显著。这充分说明了体育社团等体育活动组织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和改进高校体育社团组织管理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3.3 高校体育社团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局限性

高校体育社团是由具有共同体育爱好和特长的学生自愿组成,经高校行政部门审批登记的具有体育互益性、非营利性、民间性的体育活动组织。大学生体育社团的产生源于高校学生健身、娱乐、社交、情感的需求[5],健身功能只是体育社团的基本功能之一。在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下,高校体育教育的去竞技化、休闲化、娱乐化趋势明显。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动机很大一部分是兴趣爱好和情感的需要,而体育社团组织的约束性不足,社团活动开展具有盲目性、短期性和随意性[6],这都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也使得体育社团对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社团对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具有积极作用和一致性,而在身体素质方面,男女学生出现差异,这可能与体育社团项目不同以及学生参与度等多种因素有关。由此可见,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是高校体育社团功能的基本面,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社团活动,科学指导锻炼,加强组织管理,才能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体育教育功能。

4 结论

1)体育社团成员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男女学生在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上面改善明显。身体素质方面,男女学生下肢弹跳力均有显著提高,而速度、柔韧和力量素质方面,女生比男生提高得更为明显。

2)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有效的能动手段,高校体育社团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把高校体育社团等“潜在课程”纳入到体育课程之中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3)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是高校体育社团功能的基本面,但其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社团活动,科学指导锻炼,加强组织管理,才能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体育教育功能。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EB/OL].[2011-8-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48/201109/124202.html.

[2]何维民.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效用及其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

[3]陈明达,于道中,于 葆,等.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4]江崇民,张一民.中国体质研究的进程与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8(9).

[5]赵忠伟,李英玲,刘瑞平,等.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与体育课程干预手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

[6]王 哲,梁红霞.湖北省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猜你喜欢

社团体育锻炼体质
缤纷社团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