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道富:快乐书写人生

2015-08-01徐贤林张君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书法老师工作

徐贤林+ 张君

吴道富从平阳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农家走出,一路到省城,奋斗的屐痕清晰明朗,现任国家法官学院浙江分院执行院长,高级法官,五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但他说,这个奋斗过程最终会成为过眼云烟,而伴随整个过程的人生爱好——书写却日渐凸现出来。法律工作的刻板和柔性的书画在他身上得到和美的结合。他在工作中书写,在书写中寻到无穷乐趣。吴道富的人生是快乐的书写人生。

不过,我还是更愿意将他的奋斗经历采写成一个励志故事。

爷爷的“毛笔”

仙牛岭坐落在昆阳镇城南牧洋村后山上,与昆阳九凰山遥相对应,站在城南平塔向东一望,仙牛岭的公路宛若一根褚色的飘带,弯弯曲曲,从山脚飘系到山顶。到了山顶有一座石刻的翘首凉亭,取名为清峰亭。清峰亭紧毗莲华寺,寺门前有两株枫树,正当秋高枫叶飘落时。站在枫树下,臂靠清峰亭,临风眺望,俯瞰西面,县城坡南街高楼鳞次栉比,白墙黑瓦,莲华寺向东面的山坳步行五公里,到达白水村,几十户人家依山势分居在山坳中,吴道富的老屋在两山的夹谷,门前面山,竹影婆娑,枕着溪涧。他从这里沿着悠悠山道一路走向山外……

求学生涯总是刻骨铭心的,上小学的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一个小山村几十个小学生,由一位民办老师负责复式教育,学校设在村的旧庙里,一个年级几个小学生纵向坐一排,三个年级坐成三纵,老师轮流着给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上课,不仅教每个年级还要教每门课,那时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课,意味着老师同时要教六本书。复式教学永远有两个级段的空档,于是老师就安排这两个级段的学生写毛笔字,吴道富每天携带毛笔墨汁,在课间书写,这倒使他比那些完全小学的学生多了许多练笔的机会。吴道富写得有模有样,常得老师的好评,当然这是有原因的,他爷爷是村里的写字好手,村里有事或邻里要写信都会请爷爷代笔,爷爷能写一手漂亮的小楷。在农业学大寨时期盛行刷写标语,那时村里没有大毛笔和大瓶墨汁,爷爷把笋壳扎起来,一头敲细绑紧,蘸着粘稠的黄泥水就在墙壁上或巨岩上写出斗大的字,围观村民崇敬的目光在吴道富幼小的心灵烙下深刻的印记,书写原来有如此大的力量!

小年四年级时,本村小学无法升学了,吴道富与邻家的四个小孩一起到邻村的郑家坑村小学走读,说是邻村,山路弯曲,要过好几条溪涧,山路如果拉成直线距离足有五公里多的路程,郑家坑小学设施同样十分简陋,借用在形成四合院的祠堂里。郑家坑村小学生人数多一些,有两位代课老师,一位是部队退伍代课的高老师,另一位是春梅老师。有一次突发暴雨,山洪咆哮,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山路的溪沟已被洪水淹没,高老师不放心已经紧随在学生的后面,部队退伍的高老师冒险把他们七八个小孩一个一个地背着穿过洪流。

郑家坑小学只办到小学四年级,等到上小学的最后一年,他们又要面临转学了,按照当时的情况他们要转学到墨城中心小学,白水村虽然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墨城人民公社,但路程比到县城城关镇还要远,到墨城中心小学的路途更不好走,要沿着溪滩行走。那时候他们憧憬着如果有机会到县城小学里读书那该多美好啊!吴道富的父亲虽是山村的农民,但办事还算灵活,他通过朋友的介绍找到平阳城关第二小学(后来的昆阳镇小)的校长陈老师,诚恳地述说孩子们读书的困难和愿望,陈校长很同情山村农家子女的读书难处,同意吴道富在城关第二小学试读,从小学五年级起他才真正品尝到正规读书的味道。

在城关小学读书的时候他仍是走读的,起初是有三个小孩一起走的,不会感到太孤单,但后阶段那两个小孩就辍学了,他要每天来回各两小时的走路,有一段要走山路。每天早起,那个时候家里穷没有配钟表,母亲在公鸡头啼时就起来烧饭,然后让他出门上学,家里的狗始终护送他走在上学的路上,当送到山脚下牧洋村岭脚时,天也就亮了,狗会依依不舍摇摇尾巴回去了,第二天又会护送他上学的。而公鸡的啼叫会受天气影响的,当天气晴朗月亮高挂时,下半夜三四点公鸡就可能头啼了,这么早就出门,当他走到县城时人们还在酣睡之中,他只好在县城的街上毫无目的地行走,直到天亮到学校上学;而每当天气阴霾,公鸡有可能在早上8-9时才头啼,等他赶到学校时已快中午时分了,所以至今他对公鸡还有说不出的感觉,虽然他现在隐居在杭州城的闹市区,社区邻家也有人养着公鸡,每当早晨听到公鸡啼叫时他感到特别的亲切,前几天他专门以“啼”字写了一阕十六字令:“啼,闻鸡三声便离席,晨微熹,推窗看秋意。啼,邻家稚儿哭声急,喂奶汁,破涕转笑嘻。啼,隐居闹市不迷离,常梳理,起伏不飘移”。

吴道富最近在平阳举办钱成法、潘复兴、池长庆、吴道富书画展,抽暇回老家,在荒置多年的阁楼上居然翻寻到当年爷爷用过的用笋壳制成的“大毛笔”,如获至宝,遂带回杭城珍藏。

另类书写到步入正途

中学期间吴道富大练“另类书法”,大学时代才入书法之门。

小学毕业后,吴道富升学到平阳县中学读初中和高中。他的初中三年和高中的前两年仍是在学业荒芜中渡过的,那时的教学仍处于放任状态,平中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所谓的上课学生还是打打闹闹的,校长是一位姓李的,他是全国劳动模范,他的上班就在学校操场的西南角矮房子里修理锄头和畚萁之类的,他的基本工作就是组织学生在平中后山上种蔬菜、番薯等。1976年搞“运动”,一辆拖拉机吐着浓烟将满满一车斗糙纸拉到学校,贴大字报活动又掀起高潮,学校规定,每位老师都要至少写十张,想不到吴道富倒可以借机“大展身手”。许多老师都知道他写一手工整的毛笔字,于是有多位老师让他代抄代写,落款是老师的名字。平中学校有八块大黑板,出黑板报的任务蛮重的,平中团委姓徐的书记经常把抄写黑板的事务交给吴道富来做,大量的抄写任务使吴道富打下扎实的书写基础。白天基本上没有读什么书,有时整个下午学校里都没有事可做,他可以提早回家,经过仙牛岭及周边山坡时都要采集青草喂牛,那个时候的一头耕牛劳动力出租是一个家庭生活的重要支撑之一,一头耕牛劳力出租给万全区平原地方,每季可获得稻谷400多斤。因为他家里的耕牛养得好,有额外的稻谷收入,所以在每年青黄不接,俗称“夹生”时,全家人的饱食问题还能安全渡过。中学生涯并不无聊。吴道富有点自嘲地对记者说。

1980年吴道富参加高考发挥超常,以高分被杭州大学法律系录取,作为平阳恢复高考后的首位法律本科生受到当地高度关注。墨城公社吴书记带领一班公社干部敲锣打鼓到他家表示祝贺。锣鼓声仿佛还在我耳旁缭绕呢,吴道富笑着说。

想不到我在跨入法律殿堂时亦同时迈进了书法之门。吴道富说。教他婚嫁法的老师会书法,板书很漂亮,吴道富向这位老师求教书法,但老师有点尴尬,连说自己不懂书法,向道富推荐另一位教海商法的李志敏老师。李志敏是被杭大从北京大学邀请过来的,他不仅精通海商法,书法水平也有很深的造诣,享誉全国高校书法界,他善篆体快写,线条老辣,通篇气韵生动、节奏多变,极富个性。吴道富拜定了这位书法老师,参悟书法理论,理解了书法创作与心境、环境的关系,算是入了书法之门。那时没有电脑,大学的各个院系经常组织黑板报比赛,吴道富和同样喜爱书法的同班同学孙笑侠(现任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一起承制法律系的黑板报,多次获全校奖励,“书法家”吴道富在杭大崭露头角。吴道富杭大四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同时也收获了正统的书法艺术。

案卷上的“书法”

吴道富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平阳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作为平阳县第一个法律本科毕业生,在人民检察院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关照和器重,仅工作三年时间,就被任命为起诉科的副科长,第二年被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检察委员会委员,而且在讨论案件的时候,检察长总是让他先发表意见,能够从法理上进行分析,有时吴道富真的感受到一讨论案件他发表意见就为案件如何处理定下了基调。为此他非常自豪,为家乡的法制建设尽了一份力量。当时在平阳比较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他都主动承办。吴道富说,“在检察院工作几年,经办过大大小小的案件有多少实在记不清了,只是对誊抄案卷档案仍记忆犹深,同事都知道我书写工整,抄写案卷档案封面的差使自然而然就落到我身上了,每每听到查档者对字体的称赞声,未免有点自得,这也算是工作印记吧。”

1990年,县政府成立政府法制科,需要物色一名懂法律的公务员,吴道富调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任政府法制科科长。这个职位是个“大杂烩”,还要分工联系教育、文化、体育和司法行政、落实私房政策等工作。吴道富用工整书写的心态来对待这份工作。他和县教育局的分管同志利用近一年的时间跑过平阳县的每一个乡镇,调查了解中小学校危房情况。和当时的县消防大队长詹寿旺(现为湖南省消防总队政委)到过许多乡镇调查农村消防情况,组建了第一支农村消防队——水头消防队,召开了全县首次消防运动会。1993年那年他33岁,被任命为县政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直接参与县城改造工作。现在,他每次回乡,看着县城日新月异的变化,便由衷地高兴。

他说起一次难忘的具体工作。1994年,一场世所罕见的17号台风在温州平阳正面登陆,为了抗击台风,他和县政府办公室的同事坚守值班岗位三天,在台风最强烈的时段他和办公室十多位同事,眼望着手臂粗的大院内的树枝被一根一根地折断,半米直径的铁树花盘在地上飞转,办公室窗户的玻璃全被击破,办公室内他们呆不得了,转移到室内的走廊里,手拉着手,办公室里有电话响起来就冲进去接听,继续通过部分可通的电话坚持着抗台,在这之前的半个小时,他陪王县长到县气象台视察,当桑坦纳车一瞬间驶过的时候,一根水泥电杆柱突然扎下来,幸好命大逃脱了。

1997年11月,吴道富调到省政府法制办公室从事政府立法工作,一干就是七年时间,他参与了数十件政府规章的起草和制定工作,有的是省政府提交省人大常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吴道富颇有些自豪地说,“有许多由我参与起草的地方性法规至今还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呢。”政府立法工作需要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了解行政权的运作程序,还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次他正在上海,接到省法制办主任的电话让他赶回办公室,需要抓紧起草有关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政府规章草案,拟要提交下个月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政府投资会议上征求意见,由于起草的时间太紧迫了,他一到办公室除了在机关食堂用餐以外,两个晚上都在办公室里渡过,最终完满交卷。在他离开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到现在的国家法官学院浙江分院负责时,把七年多从事政府法制工作的体会和经验凝聚成一本书,定名为《本土法治的展开》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也作为他这七年政府法制工作的书面总结。

“法”的感悟

他的主业是法律工作,辅业是书法和绘画,两业之中都

有一个“法”字,“法”即规则啊,无论是做立法工作还是在法院内的工作,讲究规则是法律工作的特点之一,做事情或者讲话要严慎,要有依据,千万不可信口开河、信马由缰。从事书法和绘画学习和创作,同样是要遵循这门古老传统艺术的规则,只有遵循规则,基本功扎实再加上自身的艺术灵性,才能创造出属于艺术品味的书画作品。法律工作是抽象和枯燥的,书画创作是有旨趣的,两者结合扬长避短,使抽象的法律工作通过业余书画创作的搅拌,使心态变得轻松自在一些。这些年来他一直不敢懈怠他的法律主业,做了从事法律实务以外,在法理上的探索发表法学类的论文有数十篇,约有七十万字。独著和合著的法律类专著有:《本土行政法治的展开》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虚假民事诉讼的防范与规制》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中美司法制度比较研究》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法官培训概论》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人民法院综合管理实务技能》和《行政审判实务技能》均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吴道富现为浙江省法理法史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法律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会员,浙江省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在书画创作方面,参与省内外各种书画展览近五十次,与原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钱法成先生、著名画家潘复兴先生三友书画展在台州、杭州、宁波、平阳等地举办,参加杭州第17届西湖艺术博览会展览。他个人出版《笑林飘叶》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吴道富书画作品集》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林墨缘——四友书画作品集》由时代文化出版社出版。网络平台、电视和纸质平面媒体数十次报道他的书画创作活动。书画创作滋润着他的工作,使他深深感受到工作生活是如此的快乐。

责任编辑/赵吉政

猜你喜欢

书法老师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诗书画苑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