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就业互动模式研究——以四川为例
2015-08-01四川大学赵春燕杨整
四川大学 赵春燕 杨整
经济与就业互动模式研究——以四川为例
四川大学赵春燕杨整
摘要: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当前既有加快发展的需求又肩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任,与此同时更是遇到了“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现象的挑战。本文从中国西部一个人口大省的角度出发,运用数量模型分析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的互动模式,并围绕“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对策建议,从而助力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弹性互动模式
一、引言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实践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两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存在一种“加强效应”。但是,近年来这种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遇到了“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现象的挑战。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既有加快发展的需求又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压力与日俱增,而后者更为甚之。本文从一个西部人口大省的角度出发,运用数量模型分析经济与就业的互动模式,并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对策建议,从而助力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二、文献综述
胡鞍钢(2004)等指出: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模式从“经济增长优先”向“就业增长优先”型的转变。孙文凯(2014)指出,国有经济部门在就业和经济增长间起到了调节作用。李文星(2013)发现,企业微观数据并不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或偏低的观点。张锦和王雅洁(2013)实证测算出河北省就业促进了经济增长,然而经济增长并没有相应带动就业的提升。衡涛等(2005)试从中国西部一个人口大省的角度,找出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出现悖论的问题本质。
三、实证研究
(一)经济与就业发展现状描述统计
如图所示,四川省经济与就业的关系明显呈现两段式: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四川经济的快速发展,成就了大规模的就业;但自90年代以来逐渐呈现出“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的现象,稳定就业增长的压力十分突出。因此,本文重点关注后一段中二者的相互关系。
图1 GDP与就业总量关系散点图
通常,我们选用就业的弹性系数从数量关系上来反映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即:
计算结果表明:就业弹性从90年代初的0.32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2%左右,随后一直稳定在这个水平,2013年略有上升。这说明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弱,且趋于低值平稳。
图2 就业弹性变化趋势
(二)劳动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有大量研究表明,资本和劳动力数量只不过是导致经济短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人力资本及其所引致的技术进步才是经济长期增长的真正引擎。因此,本文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变量,以1990年以来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其中,Q、K分别表示以1978年为基期的可比价GDP总量(亿元)和可比价资本形成总额(亿元),L表示就业人员总量(万人),H表示就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年),αα和γγ分别是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
模型结果显示:综合劳动力(包括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弹性系数为:
表明在一段时期内,当资本、技术水平等投入保持不变时,劳动力(包括数量和质量)投入每提高1%,GDP将上升0.23%,即综合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三)经济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分析
考虑到就业增长除主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外,还有其他很多影响因素,比如产业结构、所有制形式、城镇化水平等。因此,构建基本的计量方程如下:
其中,L表示就业人员总量(万人);Q表示以1978年为基期的可比价格GDP总量(亿元);,表示产业结构;,表示所有制形式;C表示城镇化率。回归结果如下:
根据模型中各主要变量的系数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各变量对就业人员总量的影响程度及方向,具体如下:
第一,由Q的系数为0.03>0,可知GDP的影响为正向,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量增加具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
第二,由产业结构变量i的系数为0.16>0,可知二、三产业尤其是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就业量。
第三,由所有制形式结构变量s的系数为0.21>0,可知非公有制经济对劳动就业的吸纳作用逐渐增强,对劳动就业的增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第四,由城镇化水平变量c的系数为-0.07<0,可知短期内城镇化的推进对就业增长具有较为明显的负向影响。胡靖(2013)指出:与农村比较,如果城镇化元素太超前,则会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来到城市,但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超前,在城市就会有很多流动人口等待就业。
四、政策建议
四川应该树立经济发展与充分就业双赢的价值目标,切实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的扩大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把城乡二元结构转变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结构的过程。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放眼全球,服务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也是未来最大的就业“容纳器”。然而,四川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严重不协调,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第一,围绕工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是解决产业结构不平衡的关键之举。第二,借助新兴服务业附加值高、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的优势,将其培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与吸纳就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切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由于第一产业就业弹性一度出现负值、生产率低下,政府要着力改善农业的宏观运行环境,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程度。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因此政府应该统筹城乡就业,克服“民工潮”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三)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将劳动力资源培育成人力资源。虽然目前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但却存在高端产业人才短缺、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匹配度较低的现象。第二,未来应该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
(四)充分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助推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
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是,目前民营经济总体上市场主体不足、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与东部沿海经济强省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第一,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第二,破除行业垄断,促进资源与要素自由流动。
参考文献:
[1]胡鞍钢,杨永恒,盛欣.经济增长转型与就业促进[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06:1-9+18
[2]孙文凯.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间数量关系解释[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01:16-26
[3]李文星.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J].统计研究,2013,01:61-67
[4]张锦,王雅洁.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相关性探析[J].经济论坛, 2013,02:17-23
[5]衡涛,梁轩,胡碧玉.四川省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的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05,06:29-31+35
[6]张鸿武.趋同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实证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01
[7]胡靖.城镇化的责任在城镇不在农村[J].中国合作经济,2013,0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