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生死誓言
2015-08-01王锦慧
王锦慧
范振喜,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
他是两大奇迹的创造者:与血癌抗争20多年,创造了挑战生命极限的奇迹;带领乡亲们不懈奋斗,创造了贫困山区走向富裕的奇迹。
他不愧为“三严三实”的模范践行者。
2011年8月4日,我们走进周台子采访。在第9期《党建》杂志以《生死乡情》为题,报道了范振喜的事迹。
所有的过往,都会在岁月的素笺上泛黄。然而,4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怀揣山村刻骨铭心的感动,怀揣对范振喜放不下的挂牵……
2015年6月26日,恰逢万物壮大繁茂到极点的夏至,我们重返周台子,看望范振喜。
午后,阵雨放晴。刚刚沐浴过的山村已不是昨日妆容,唯有村委会办公大楼上“想民、信民、为民、富民”八个大字模样依旧。
那是范振喜几经生死仍不肯放弃的初衷!
1
当晚,村礼堂正在放映取材于范振喜真实故事的电影《咱们是亲人》。
“再苦咱也是乡亲,再累咱们也是亲人。你挺起那如山的脊梁扛起天地却从不嫌沉……”
这是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影片,上次来村里就听说正在拍摄,著名编剧康丽雯在创作中多次哽咽无声。
影片重现了28年前的情景:周台子是个出了名的又穷又乱的落后村。集体的家底儿大到牛马车具,小到犁锄锨镐全分光了,村委会两间破茅草房中,一铺坍塌的土炕,一张只剩3条腿的方桌,旁边趔趄着一把散架的椅子,桌上放着一部丢了摇把的电话机,村干部来开会只能在砖头瓦块上就座。不仅如此,村里还欠着8万多元外债。
乡亲们更是衣服有兜没有钱,出门在外抬不起头,挺不直腰杆。朝朝暮暮,他们渴望着苦日子能有个头儿,周台子能变变样儿。
25岁的范振喜在乡亲们信任和期待的目光中上任了。他带领乡亲们垒坝整田、打井架线、治坡开山,向贫穷宣战!
1991年,范振喜去外地考察村办企业,因接触自身敏感的化学原料不幸诱发白血病。是乡亲们凑了10万块钱救了他的命。他发誓:“只要我活着,就一定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坚守着这一承诺,范振喜和死神抗争了20多年,周台子因他生命的付出而蝶变。
在礼堂入口处,有一张2011年出台的周台子总体规划图,上面写满了乡亲们的美好祈愿。
仅仅时隔4年,金水桥、村史馆、迎宾广场、和谐大道、村民医院、标准运动场、闲行乡村集市等20多个愿景已成真景,乡亲们从梦境里走进画境中。
“小小周台子,中国大景观。穷山沟的一方圣土,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2012年金秋,周台子吸引60多位诗人来采风,他们的灵感不触即发,纵情吟咏这个偏僻山村诗意的向往和巨变。
2
入夜,路灯似点点繁星在眨眼。住在宽敞舒适的客房里,闻听窗外山风温柔的问候声,我们禁不住心生感慨。
那日也是夜宿山村。时值盛夏,挤在烧得热腾腾的土炕上,翻来覆去烙饼一样睡不着,壮起胆子打着手电跑到院外上趟厕所,又被看家的狗狂吠着给撵了回来……
生活在周台子好幸福啊!遗憾的是上次来去匆匆,没有好好体验。
翌日清晨,薄雾笼罩的山村还没有醒来,我们便走进她幸福的一天。
向南,3座汉白玉石桥横跨滦河两岸。中间的桥走客车,两边的桥走货车,都是双行线。
站在桥头,我们想起客房房嫂昶德凤说的一番话:“我是1987年打周营子嫁到这村的。当时坐着拖拉机,过的是晃晃悠悠的铁索桥,上面铺着糟木板。可后悔嫁到这破地方来了,穷得啥都没有。后来,这桥一座接一座地修,气派得都快赶上长江大桥了,外村的姑娘也一个接一个地嫁过来。有西洼村的、红旗村的、张百湾村的、巴克什营村的……”
石桥在晨光暮色中迎来送往,不光连接着山外的精彩世界,还喜牵着山里的美好姻缘。
由南返回向北,对面是座牌楼,看上去要比小岗村那座雄伟得多。从牌楼后边走来一位少年,他站在蓬勃向上的黄柏树下,大大方方地对我们说:“我叫张明扬,13岁,在村里上五年级。”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和村委会、幼儿园站立成一排的小学校。
那里是孩子们成长的苗圃。村里有了第一笔钱时就先建了小学校。后来被暴雨冲毁,历经4次改建,建成了今天占地10余亩的新校园,小学生全免费就读,考上大专以上的还有奖励和生活补助。
张明扬很不幸。7岁时父亲车祸身亡,母亲改嫁离乡,他和6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但他很阳光,乐学而明理。因为有一个人在温暖激励着他。这个人就是范振喜——范,模范的范;振,振兴的振;喜,欢喜的喜。
从小学校向西,是一条刚刚打开店门的商业街。丽丽美发、玲玲烧烤、翔宇通讯、利康药店、同心牙科、咱们家饺子馆……
呦,肉铺旁边还有一家美容院。我们好奇地走进去,老板魏百慧漂亮、时尚,8年前她开了个小店,2012年扩建成大店,来做美容的大姑娘、小媳妇仍踏破门槛。
村庄里的美容店生意咋会这么火?
提起村庄自然想起土地,想起祖祖辈辈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周台子是最先醒悟的村庄,收回各家各户粗放经营的土地,由村集体代替农民统一经营,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优势,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从此,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随之几千年旧的生活习惯被改变,开始像城里人一样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位。
从西往东转回来,就转到了老年公寓。
“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耐心……当初我引导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请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这是无数年迈父母对子女的期盼和渴求。周台子的老人则没有这种后顾之忧,他们住在老年公寓里,由村里统一照顾着,啥事儿都不用愁。
赵玉兰大姐是今年正月住进来的。老伴50多岁就去世了,扔下她一个人。住在这儿可享福了,住房不要钱,这费那费的也不用交,村里还每月给500块钱补助,每季给添几件新衣服,逢年过节发水果和营养品。
她说:“范振喜比亲儿子还亲,他得病那会儿我家里穷,才捐了10块钱,觉得特对不起他,如果真的灵验,我愿把寿借给他。”
听说她儿子住的离这儿不远,我们想去看看。她整了整染得不见一根白发的头型,穿上鲜亮的花布鞋,两只金色耳环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地在前边带路。
“蓬草般杂乱的茅屋,涂鸦着村的轮廓。偶有几缕清苦的炊烟,飘荡着慵懒和无望……”这就是周台子昔日的景象。
历经10年改造,村里分散居住在7个自然村的600多户,全部集中住进小康新居。
走进赵玉兰大姐儿子所在的西区,只见幢幢楼房依山而坐,傍水而立;形态各异的红色楼顶,寓意着辉煌的以黄色为主兼有灰色的墙体,像是有人把都市裁落的一块画卷粘贴在这里。
路南边的饭店好不热闹,数了数竟摆了30桌酒席。原来是村里孙彦林家的女儿在办喜事。
突然,“噼噼啪啪”的鞭炮腾空而起,把浓浓的喜庆弥漫在山坳上空……
如今,幸福似五彩祥云环绕着周台子,环绕着乡亲们日出日落的光景。
3
眼看后晌的太阳收敛起光芒向山脊靠去,范振喜才忙中抽身气喘吁吁赶了回来。
我们随他进了办公室。抬头望见房间的灯,一首小诗油然涌上心间:“周台子的月亮,就挂在东山上,月亮伴着一扇窗中的灯,彻夜闪亮。”
“诗中说的就是这盏灯吧?”当我们正在动情感叹时,范振喜在一堆杂乱的药盒中找出一把放在嘴里。
去年,他又一次走到死亡的边缘,4个多月不曾回转。是乡亲们家家门口挂的红布条保佑了他,是村里那些个还没办妥的事儿唤回了他。
现在,他多种重病缠身,全靠大量药物支撑着,一旦停了药,他这个人立马就不存在了。
乡亲们心疼他。说他这辈子光遭罪了,遭的都是常人承受不了的罪。
乡亲们担忧他。9个病友,8个西去。他这盏灯再这么熬下去,很快油儿就熬干了。
乡亲们不能没有他。日日祈祷上苍:让他多活几年,多活几年,再多活几年啊!
可是,谁也说服不了他放下担子好好养病,他从容面对生死,无悔无怨!
“我也有孙子啦,出生一周多了。”范振喜扭转了沉重的话题,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天大的惊喜!
范振喜是乡亲们最亲的儿子,却不是一个好父亲。儿子从小到大都是妻子一个人带。放在地边儿,曾走失过;感冒发烧,曾昏迷不醒过……
范振喜确诊白血病后,悄悄给儿子买了个玩具,以前没有时间过多地相守,就做最后的弥补吧!
他写下遗嘱,嘱咐妻子等他走后找个好人家,嘱咐儿子长大后一定要走正路,做个好人。
他没想到,也不敢去想,自己能活到今天,能当上爷爷。
范振喜愧对的岂止是儿子。
上次采访,我们去了村东的遥岭沟,那里安息着他的亲人。母亲在他上任不久就去世了,他抽不出身,只好在母亲坟前栽了一排常青树,代他陪伴母亲。父亲和大哥去世时,他已自身难保,家人怕他搭条命,没让他见上最后一面,更没让他到坟前祭拜……
我们知道,他胸中有痛,痛彻心腑。
范振喜的办公室在5层。6层有来自吉林、辽宁、山西的百名大学生村官在培训。去年6月19日,周台子成为中组部、农业部的人才培训基地,已举办了20多期培训班。
范振喜领我们登上楼的顶层,周台子的全貌尽收眼底。他指给我们看:这儿是办公区,两边是住宅区,中间是休闲区,前山是农业区,后山是工业区,周台子已形成五大功能区和“一环三横五纵”的道路交通网。
他说:“今后周台子要抢占生态立村制高点。土地的颜色不再单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种植草莓、玉兰菜、油牡丹;荒山全部绿化,建松林公园、人工瀑布、梨花观光园、攀岩运动场;村前的滦河水用橡胶坝托起,水下养鱼,水上娱乐,河边栽果、绿荫垂钓……”
我们相信,所有的璀璨都会在这片土地上绽放!
2015年6月28日早饭过后,我们与一个人和一座村庄挥手说再见。
二进周台子,我们依旧带走了山村刻骨铭心的感动,带走了对范振喜放不下的挂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