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一个人的克拉玛依
2015-07-31李嵱
李嵱
“站在克拉玛依土地上的人,都是勇敢的人,都是有决心为祖国创造奇迹的人!”回首波澜壮阔、战天斗地的石油人生,在克拉玛依工作生活六十四年的张毅这样说。
张毅曾经担任新疆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党委书记、局长,后兼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回顾一生,这位石油战线的老将颇为自得,回忆起来全是骄傲与自豪。
转眼间,张毅来克拉玛依已六十四年。
张毅是内蒙古人,1951年9月分配至独山子中苏石油公司,四年后,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发现时,29岁的张毅已经完成了从大学生到石油技术工人的人生蜕变。
“最荒凉的地方,竟然找到了最丰富的石油资源!”对于刚刚练就一身硬功夫的张毅来说,这实在是一个令他浑身带劲儿的好消息。
在张毅面前,一个天高地阔的石油舞台拉开大幕。
第一志愿:新疆
张毅是新中国第一批输送到大西北石油战线的大学生。
1951年8月2日,刚刚从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毕业的张毅从西安转乘汽车,与西北局调往新疆的一批老干部一起,长途跋涉赶往新疆。
“当时我有慢性盲肠炎,老干部优待我,让我坐到最前面,我的脚正好踏在驾驶室的顶端。”几十年后,张毅身上全然没有了早期知识分子的气质,为石油而战的一生重塑了他的性格。在幽静的办公室,他端坐在沙发一角,点上烟,隔着缭绕的烟雾和悠久的岁月,几十年前出征的一幕恍如眼前。
他们坐的是一辆老旧的大道奇,车厢里塞满了行李。西北局领导怕他们到了边疆饿肚子,装了一车厢的面粉,此外就是满满当当的行李箱、铺盖卷儿、书籍。
“那时候真把我们当宝贝蛋了!”张毅笑着说。
毕业前夕,华北地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被召集到北京学习,整个加起来也就几百人。中央领导亲自给上课,朱德、陈毅、郭沫若、蔡畅等都来做过专题报告。朱德副主席在报告中说:“祖国大江南北一片欣欣向荣,大西北辽阔的疆域期待着你们去开发、建设,盼望着你们去发展、壮大!”
集训半个月后,放了一天假,每个大学生发了个牌牌,可以免费逛北京的任何公园。趁这个机会,张毅跟同学到北海公园划了船。
在悠远的记忆深处,那是他一生岁月中无比短暂而美好的瞬间。“我这一生惟一一次在北海划船,就是那一年。”张毅说。
那个年代,大学生都以哪里艰苦去哪里为荣。北洋大学采矿冶金系历史悠久,在全国颇负盛名。石油钻采专业是建国后新增的专业,当时在全国首屈一指。那时候大学生不多,更何况是石油专业的。张毅以第一志愿分配到新疆中苏石油公司。
1951年9月9日,他们抵达乌鲁木齐,受到了新疆军区的盛情款待。“王震等军区领导都来了,我们真是受宠若惊啊。”
当时中苏石油公司总部设在独山子,干部处中方处长黎岚亲自赶到乌鲁木齐来接人。出发前,先给每人发了50元新疆币(相当于现在两三千元人民币)。
有生以来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令张毅兴奋不已。刚到新疆的穷学生一下子变阔气了,他买了两本俄语工具书,买了件卡衣(皮夹克),买了一把玻璃牙刷(透明的塑料牙刷)和一包牙膏。“这是我第一次使用玻璃牙刷和牙膏,现在说起来都成笑话了。”
1951年9月12日,张毅和同学们坐上一辆敞篷卡车,从乌鲁木齐赶往独山子报到。
当工人那几年
“当工人那几年,我思想境界提高最大。”张毅感慨万千地说。虽然在钻井队吃了不少苦头,但正是从那时起,他将“石油”二字深深刻进了自己的生命里。
1950年9月,中苏两国谈判达成协议,组建我国石油工业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合资公司三大任务除了查明新疆石油资源情况、增加石油产量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培养石油工业干部”。张毅他们自然成为苏联专家的重点培养对象。
但是,按照苏联人的制度,大学毕业生必须先当工人。
1951年9月18日零点,这个时间在张毅脑海里犹如刀刻一样清晰。这天晚上,他正式走上石油钻井工人的岗位,开始在独山子23号井上零点班(相当于北京时间凌晨两点)。
没想到第一天上班,就闹了笑话。班里一个汉族工人也没有,领班(钻井班长)布里吉克是苏联人,其余清一色是维吾尔族工人。领班让张毅去拿个撬棍,俄语是“郎姆”,可顺着他指的方向,张毅看到几把榔头。“我就拿了一把榔头—‘古瓦噶(俄语),气得领班直骂人,但我一句也没听懂。”张毅笑着说。
所幸,维族工人肉孜·阿尤甫懂得汉语,成了他的翻译。
当时中苏石油公司创建不久,矿区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十分简陋。“一间大房子睡十几个人,挤得很,我们三个人挤两个铺位,铺盖卷都铺不开。还好,因为三班倒,总有一个上夜班,所以我们都很满意了。”
钻井队的工作是从场地工开始的,捞沙子、搅拌泥浆、打扫井场、连接钻杆节头……阿尤甫常对张毅说的一句维吾尔族俗话,是“常走的路快,常唱的歌熟”。他时常鼓励张毅,“好样的‘江一(张毅),干好场地工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些话,张毅默默记在心里。
如今阿尤甫已去世十几年了,每年古尔邦节,张毅都要去给他的家人拜年。“他是我的师傅。”张毅说。
1952年,准噶尔盆地拉开大规模石油钻探的帷幕。张毅跟着钻井队在野外四处转战,足迹踏遍天山南北的沙漠戈壁、雪域草原。
那是新疆石油工业取得初步发展的一年。转战到60号井的时候,张毅已经能听懂俄语了。在苏联专家手把手的指导下,他连最复杂的老式钻机5243也操作得颇为熟练。
那时候,独山子的冬天格外寒冷,到2月份,气温达到零下30多度。有一个工人骑马从奎屯到独山子,就在马背上冻死了。晚上上班的工人在雪地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穿着羊皮袄,套着毡筒,仍觉得寒风刺骨。
“那几年,我的形象比天津的码头工人、拉地排车的工人脏多了,满手都是硬茧子,脏得一塌糊涂。下了班根本顾不上洗漱,先吃饭。”短短几年,张毅把大学里塑造的那个自己远远抛在脑后了,活脱脱成了一名钻井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