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学地理教学渗透人文素养教学的途径
2015-07-31李欣
摘要: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知识的学科,在内容上包括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它着重于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传统的地理学的综合性研究分为不同的层次,在基础层次上进行自然地理关系的研究,高层次的研究是对人与自然的研究,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渗透人文素养的教学,当务之急是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进行地理渗透人文素养的教学方式,本文就和当代中学地理教学的传统模式,进行地理渗透人文教学途径的探究。
关键词:中学地理;人文素养;教育
1.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各地区经济开发和建设以及环境管理和保护的需要,地理学将成为一门既有坚实的基本理论、应用理论的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进一步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学科的内容和结构也将发生变化;研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学科──理论地理学,研究地理学应用理论的学科──应用地理学,地理学中方法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地理数量方法、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将率先获得较大的发展;综合性分支学科、应用性分支学科,如综合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规划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医学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将有较快的进展;地理学研究中的人文化趋势将会强化,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比重将会增大。21世纪的地理学将是一门在理论化和数量化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化、生态化、社会化的理论与应用并举的综合性学科。
2.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讲求个人能力,而是个人精神对社会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原则、“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人文素养体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上,是一个人气质和修的整体表现,评价人文素养高低的基本标准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性,对自己人生和价值进行积极的定义对中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有正确的导向作用,人文素要的提升是对学生精神境界的整体提升,对社会教育有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在这中渗入人文素养的教学模式,长期的教学对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有深远的意义。
3.中学地理教学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
3.1强化教师对人文素养教育的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以尊长的身份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生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很大的限制作用,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在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渗透人文素养的教育,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一轮的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加大地理学科与人文学科的融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进行合理的调节,促进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3.2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合理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观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自然资源是贯穿整个中学教学课程,可以通过自然资源进行衍生,强调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破坏自然资源的不良影响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的过程中,充分的认识到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加强不可再生资源的强调和重视,培养学生注重绿色消费,在生活中注重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另外教师教学中要重视榜样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融入地理科学家的奋斗经历,激励学生为科学奉献的精神,对社会和后代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3.3地理教学中融合地理学科与人文学科的艺术之美。
地理科学是自然和人文科学的结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地理方面的教学,忽视了更深层含义的人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体现人文之美同时也要重视自然之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衍生出不同的人文艺术,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气息,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关键因素,在教学中要重视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充分的体现自然之美和文化魅力,通过这中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欣赏能力,通过对自然地理的分析和欣赏,领会到地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韵律之美。
3.4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的传输
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让学生在消费和生活过程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的排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地理教学渗透人文素养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教学中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现阶段实行素质教育的阶段,课程改革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地理教学中,要做好课堂氛围的调节,让学生的思想有自由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黄德娟.改革遗传学实验,提高教学效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19( 6) :-23.
[2]熊大胜,席在星.本科生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J].遗传,2005,27( 5) :811-814.
[3]吴若菁.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 12) :72-74.
[4]林娟,郭滨,蔡新中,等.综合性大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J].高等理科教育,2008( 4) :89-91.
[5]吴瑞娟.遗传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开设与研究[J].东华理大学学报.2008,27( 1) :84-86.
[6]杨爱荣,地理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3);44-45
作者简介:李欣,男,籍贯:山东省郯城县,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单位: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教育教学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