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2015-07-31杨智娟
杨智娟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杨智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3)。对照组单纯给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指标与该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乙型肝炎;肝硬化;恩替卡韦;扶正化瘀胶囊;失代偿期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不及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有可能引发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癌最终危及生命[1-2]。本研究对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修订的诊断标准[3]。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3)。对照组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28~77岁,平均(45.2±11.5)岁;病程2~18年,平均(9.4±2.1)年。观察组中男35例,女18例;年龄26~78岁,平均(45.1±11.3)岁;病程3~17年,平均(9.2±2.3)年。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每次口服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 20052237,规格:0.5 mg)0.5 mg,每天1次。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进行治疗,每次口服5粒扶正化瘀胶囊(上海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 20020073,规格0.3 g×60粒),每天3次,恩替卡韦服用方法与频次与对照组一致。2组患者均治疗48周,同时给予对症综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x±s,μg/L)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慢性乙肝肝硬化所共有的临床特征,乙肝病毒靶向损害肝细胞同时释放纤维性介质,并以此诱导肝细胞炎症,致使肝星状细胞(HSC)分娩胶原能力增强,导致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生成过多。该物质在肝脏组织中沉积会破坏肝脏正常结构,形成肝纤维化[3]。
中医认为,“气阴两虚、血瘀阻络”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扶正化瘀胶囊其组方为丹参、桃仁、绞股蓝、松花粉、发酵虫草菌粉和制五味等,可益气养阴、疏肝活血、软坚散结、化瘀解毒。药理学研究发现,丹参可抑制肝星状细胞胶原分泌,促进胶原讲解;冬虫夏草可抗自由基损伤和脂质过氧化损伤,上述诸药合用可起到化瘀通络、益气养阴的作用,抗肝纤维化疗效显著[4]。本次研究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该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等均显著优于单纯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5-8]。提示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本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其疗效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肝纤维化防治方面的整体优势较为明显,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窦宇明,沈桂堂,张丽丽.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21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2(5):302-303.
[2] 汤勤.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活动期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4):151-152.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l 9l):13-21.
[4] 邢金丽,张秋云,王天芳,等.乙肝肝硬化中医肝不藏血的证候特征及与凝血功能变化的关系[J].中国医刊,2014,49(3):97-99.
[5] 裴建红.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1):41-43.
[6] 向华,施莉,韦炜,等.恩替卡韦联合九味肝泰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9(7):599-601.
[7] 陈伊明,钱申贤,谢亚萍,等.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预防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疗效对比及乙型肝炎再发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医学,2014,36(11):941-944.
[8] 严俊,周红萍,陈晓瑾,等.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对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及预测因素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7(1):41-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7.088
广东 525000 茂名市人民医院(杨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