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梅毒35例临床分析

2015-07-31钟维维詹志义周芳

当代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梅毒先天性早产儿

钟维维 詹志义 周芳

先天性梅毒35例临床分析

钟维维 詹志义 周芳

目的 探讨先天性梅毒的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先天性梅毒患儿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儿中,有早期先天性梅毒表现者25例,无症状者5例,神经梅毒4例;35例患儿中,33例给予治疗,2例放弃。结论 早期发现并RPR及TPPA检查确诊先天性梅毒,首选青霉素治疗。腰椎穿刺应该作为先天性梅毒的常规检查,先天性梅毒要注意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时正规治疗。

先天性梅毒;早期诊断;正规治疗

先天性梅毒是临床危害性较大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性观念的逐渐开放,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新生儿的成长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故及时对先天性梅毒进行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本研究选取35例先天性梅毒患儿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先天性梅毒患儿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0 min~8 d;其中<37周早产儿11例,≥37周24例;剖宫产25例,自然分娩10例,住院时间为1~27 d;其中早期先天性梅毒表现25例,无症状5例,发生神经梅毒4例。

1.2 诊断标准 入选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相关的临床检验确诊为先天性梅毒患者,且符合以下诊断依据:(1)患者生母确诊为梅毒患者,具有家庭病史,患儿早期或晚期伴随有典型的先天性梅毒损害症状或标记;(2)血清检查结果显示,新生儿的血清学抗体滴度高出母亲的4倍以上,且二者的血清学检查结果均为阳性,新生儿的梅毒IgM亦为阳性;若新生儿的脑脊液中细胞个数增加幅度超过25×106个(足月儿)或>30×106个(早产儿)、蛋白中度增高及血清检验呈阳性可诊断为神经梅毒患者,并可忽略相关的临床表现。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及构成情况 35例中有较多患儿同时存在多种表现。见表1。

表1 35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表现

2.2 治疗方法 (1)青霉素钠针[3]:5万单位/(kg·次),静脉滴注,1次/12 h,7 d后改为5万单位/(kg·次),静脉滴注,1次/ 8 h,持续治疗14 d即可,先天性梅毒合并神经梅毒患者则需持续治疗21 d,共3个疗程[4];(2)梅毒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则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为患者病情严重者加用头孢菌素第二代或第三代,按100 mg/(kg·d)静脉滴注,1次/d或1次/12 h,疗程10~14 d;(3)对症治疗:积极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积极止血、纠正贫血,5例早产儿出现贫血表现予急诊输血,2例血小板极低给予输丙球,血小板治疗,2例合并肝炎胆汁淤积给予保肝护肝治疗。疗程结束后须在2、4、6、9、12个月追踪梅毒TPPA和RPR实验,重复检查直至转阴为止。神经梅毒者6个月复查脑脊液,酌情重复治疗。

3 结果

35例先天性梅毒患者中,共有33例治愈出院,对其中的16例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有1例神经梅毒患者经RPR复查后结果显示,其脑脊液发生异常现象,即TPPA阳性、蛋白++、白细胞个数为30×106个,该例患者经检验后随即进入到第2疗程治疗;共有2例早产合并RDS患儿放弃治疗。

先天性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该疾病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对于先天性梅毒患儿而言,母体传播是唯一的传染途径。胎儿感染梅毒的风险与母感染梅毒的时期、开始治疗的早晚和质量有相关性[5-6]。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该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影响范围较为广泛,全身的脏器均会受到影响,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具有多样性,故在诊断过程中容易导致漏诊及误诊[7]。与母亲的病史相结合、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X线检查及血清检查是诊断该疾病的常见方式,其中梅毒血清检查结合母体病史是较为重要的检查方式,梅毒血清学检查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诊断性,自临床应用以来受到了众患者及专家的一致好评。非特异性试验RPR和特异性试验TPPA是梅毒血清试验的主要方法,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法也在近些年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属于特异性试验范畴。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对于溶血性贫血疾病患者而言,为了更好地避免生物性假阳性现象,可选择特异性试验法[8]。

另以往很多新生儿病例TPPA阳性同时合并RPR阳性者才为确诊病例,这样会遗漏很多无症状先天性梅毒病例。本研究针对母有梅毒病史分娩的所有新生儿均完善梅毒TPPA及RPR试验,并依据结果与母TPPA结果对比,抗体滴度较母亲高4倍以上均可确诊先天性梅毒,并进行正规治疗。本组资料有以下特点:本组35例病儿中RPR试验阳性者16例,RPR试验阴性者19例,可以说明完善TPPA检查并与母TPPA滴度对比的重要性,30例进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异常4例,神经梅毒发病率13.3%,说明腰椎穿刺应该作为先天性梅毒的常规检查,早产儿11例,发病率31.4%,皮肤黏膜损害6例,发病率17.1%,肝脾肿大25例,发病率71.4%,肝功能损害15例,发病率42.8%,黄疸19例,发病率54.2%,在此次样本中先天性梅毒发生早产儿的几率高,早期先天性梅毒表现以全身症状较明显,反而皮肤黏膜损害不明显,在母亲病史不明确的情况下,如患儿有不明原因的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黄疸,要注意考虑此病。

综上所述,早期先天性梅毒是可防可控的,早发现早疗可大大减少对儿童身体的危害,若及时治疗,疗效好,预后佳,多可治愈,不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在梅毒发病率日益增加的形势下,临床医生特别是儿科医生对本病应有足够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坚持早期、正规、足量疗程原则,防止发展成晚期,以减轻对小儿的危害,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对于已确诊的梅毒患儿要做好随访工作,以避免晚期梅毒的发生。建议妊娠早期就应进行梅毒的筛查,对所有孕妇免费进行梅毒查,对保护母婴及优生优育意义重大。

[1]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等.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55-357.

[2] 王来栓,倪锦文,周文浩,等.先天性梅毒的流行病学和诊断治疗现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5(1):64-70.

[3] 王小永,魏艳.新生儿先天性梅毒36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3,34(1):137-139.

[4] 王霞.新生儿先天性梅毒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209-210.

[5] 姚爱媛,舒信显.先天性梅毒99例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4):86-102.

[6] 林明.115例胎传梅毒分析[J].广西医学,2010,32(11):1374-1375.

[7] 王华,张洪为,雷丽明.胎传梅毒152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杂志,2013,27(1):52-53.

[8] 吴正文.新生儿先天性梅毒36例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3):1316-131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7.022

江西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钟维维 詹志义周芳)

猜你喜欢

梅毒先天性早产儿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