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2015-07-31洪长发
洪长发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洪长发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比较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观察对比治疗前后70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患者的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明显降低,其中心功能Ⅱ级与心功能Ⅳ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的平均甲状腺素水平为(1.07±0.41)μg/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为(3.62±0.58)μg/L,治疗后分别为(1.34±0.29)μg/L及(4.36±0.65)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在治疗中加强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监测,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及时稳定病情、控制心力衰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激素;心功能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心血管并发症,是由多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晚期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会伴有多种神经内分泌变化,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变化[2]。临床研究显示,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心脏及外周血管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扩张外周动脉,增加心肌收缩,并提高心率[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7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医院进行治疗的CHF患者70例,入选患者均经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确诊,排除甲状腺疾病患者及服用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药物的患者。70例患者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2.6±9.6)岁,其中冠心病23例,风湿性心脏病1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扩张性心肌病8例,瓣膜病变7例,心肌炎4例;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26例,Ⅳ级28例。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仪按照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项目包括:甲状腺素(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
1.2.2 治疗方法 在给予地高辛[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33021738]、卡托普利(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31022986)等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甲状腺素钠(Berlin-Chemie AG,注册证号H 20110178)口服治疗,每天1次,每次1片,连续治疗4周[4]。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观察对比治疗前后70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比较治疗前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发现,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患者的T3、FT3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心功能Ⅱ级与心功能Ⅳ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心功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x±s)
经过治疗后,70例患者的T3、FT3及TSH平均水平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心脏疾病引发心功能不全而导致的综合征,大多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5]。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发病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进行性特点,在心功能损伤的初始阶段,多种内源性细胞因子被激活并表现出神经内分泌异常[6]。根据1995年Engstrom等报道,在一些非甲状腺疾病中,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出现明显降低,其中以肾功能不全、严重肝病及心力衰竭较为多见[7-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9]。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在治疗前,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发现,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患者的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明显降低。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发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及皮质醇也相应增加,导致血浆内的甲状腺素水平下降。同时,由于甲状腺特殊的生理机能会与细胞核中的相应受体进行结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核中的该受体密度明显升高,与甲状腺素的亲和力也明显增强,从而导致甲状腺素在血浆中的水平下降。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后,会对多种心肌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心肌对酚胺的敏感性降低,进而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引起更加严重的疾病。本研究通过给予70例患者临床对症治疗,治疗后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在治疗中应加强对甲状腺素等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监测,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从而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时稳定病情,控制心力衰竭的发展。
[1] 阳明玉,王昕,秦静庭,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2(7):1566-1567.
[2] 韩海玲,孙玉芹,宋文刚,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特点和左甲状腺素片干预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9(11):1974-1976.
[3] 张贵生,翟玲玲,俞华,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及心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16(11):1854,1862.
[4] 孟凡强.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16(13):6-8.
[5] 丁玲新,梁晓芳,童辉,等.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评估[J].重庆医学,2012,19(11):1128-1129,1132.
[6] 张海英,贺丹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20):106.
[7] 叶夏云,程晓文,杜生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3,11(2):283-284.
[8] 吴帆,樊骏.甲状腺激素与B型脑钠肽检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22):108.
[9] Chen C,Wang W.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u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syndrome factors of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a study based on Shannon entropy method[J].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2010,21(15):811-8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7.012
广东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医院(洪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