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临床观察
2015-07-31王宏波
王宏波
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临床观察
王宏波
目的 探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经腹根治术,观察组采用经肛门内镜显微切除术,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生存率、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对照组为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年生存率、复发率和转移率分别为88.24%、2.94%和2.94%,对照组分别为91.18%、5.88%和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用于具有手术适应证直肠癌的治疗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经腹根治术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快速增长趋势[1]。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直肠癌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式。经腹根治术的手术范围和创伤面积较大,相关文献报道指出[2],在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可达到与经腹根治术相同的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能保留肛门功能。本研究对经肛门内镜显微切除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09年3月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诊治的直肠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单发直肠癌早期,无明显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2~71岁,平均(51.3±3.2)岁;恶性肿瘤直径1.2~4.2 cm,平均(2.9±0.9)cm;pTis期8例,pT 1期19例,pT 2期7例;中分化腺癌20例,高分化腺癌14例。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1~73岁,平均(52.1±3.1)岁;恶性肿瘤直径1.3~4.1 cm,平均(2.8±1.0)cm;pTis期8例,pT 1期20例,pT 2期6例;中分化腺癌18例,高分化腺癌16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浸润、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腹根治术,观察组采用经肛门内镜显微切除术。患者术前均进行肛门指检和电子结肠镜检查,了解肿瘤大小、位置,与肛缘的距离,与肠腔周径的比例等,且均行超声直肠腔内检查明确肿瘤对肠壁的浸润程度。观察组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插入直肠镜后,根据术前检查明确的肿瘤位置嘱患者采取合适体位,若肿瘤位于直肠前壁,患者取俯卧折刀位,若肿瘤位于直肠后壁,患者取截石位,若肿瘤位于直肠侧壁,患者取侧卧位。在距离肿瘤0.5~1 cm的正常黏膜上标记,在黏膜下、黏膜及肿瘤肌层行切口后切除肿瘤和直肠壁组织,至少留1 cm切缘,电凝止血后缝合切口,检查切除标本切缘安全距离、切除深度及组织硬度,并送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术后接受放化疗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比较2组患者:(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尿潴留、大便带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生存率。统计术后随访1~5年2组患者生存率;(3)局部复发率。CT、MRI检查发现局部肿瘤复发,且二次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局部肿瘤复发;(4)远处转移率。CT、MRI等检查发现存在腹腔、脏器或淋巴结转移。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生存率比较 术后随访1~5年,术后1年,对照组生存率为100%,观察组为97.0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对照组生存率为97.06%,观察组为94.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5年,对照组生存率为91.18%,观察组为88.2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 术后9个月,对照组1例患者发生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另1例术后18个月发生淋巴结转移死亡。观察组1例患者未进行放疗,术后6个月发生局部复发,行经腹根治术无效而死亡;观察组另1例患者术后13个月发生局部复发,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二次手术术后8个月发生淋巴结转移而死亡。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与转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避免了传统经腹根治术过度治疗的弊端,其手术范围小,术后恢复快,且可保留肛门功能[3]。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包括以下4种路径:(1)经肛门切除术,该方法操作简单,可用于有严重合并症的直肠癌患者,是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局部切除术。(2)经骶部切除术,该方法适用于肿瘤距肛门距离较远,经肛门切除术无法切除的直肠癌患者,但该方法手术视野较差,术后伤口感染率较高。(3)经肛门括约肌切除术,该方法使用于肿瘤范围较大,肿瘤处于肛管上部,经肛门切除术无法完全切除的直肠癌患者,但该方法需将肛门括约肌切断,术后伤口感染、肛门失禁、骶尾部痿发生率较高[4]。(4)经肛门内镜显微切除术,该方法创伤小,距离肛门4~24 cm的肿瘤均可采用此方法,切除直肠肿瘤的同时将直肠全层也切除,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较低[5]。
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用于直肠癌治疗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主要根据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和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进行判断[6]。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经腹根治术[7]。本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经腹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而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文献报道,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3~5年存活率为89.65%[8]。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年存活率为94.12%,术后5年存活率为88.24%,与对照组传统经腹根治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率和转移率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放化疗辅助治疗有助于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的降低,从而提高生存率。
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用于没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直肠癌疗效显著,且术后辅以放化疗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但对瘤体较大、浸润较深、分化不良等具有不良侵袭生物学特征的直肠癌的治疗疗效尚不确切。
[1] 刘宝华.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4):311-313.
[2] 姜庆斌.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220-221.
[3] 林天胜.直肠癌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0):45-46.
[4] 刘宝华.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的国内外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11):1132-1134.
[5] 王伟,马利林,朱建伟,等.结直肠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10):1341-1344.
[6] 李德福,徐国宏,朱静,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71-73.
[7] 王颢,傅传刚.直肠癌术前准确分期价值及对治疗策略选择的影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1):37-40.
[8] 王峰,潭玉梅.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26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6):2162-216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041
贵州 550018 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肛肠科(王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