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临床疗效分析

2015-07-31张国强

当代医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腹膜炎内毒素化脓性

张国强

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临床疗效分析

张国强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的白细胞水平为(8.51±2.20)×109/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5.86±3.31)×109/L(P<0.05),并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1.40±3.24)×109/L(P<0.05);患者的内毒素水平为(635.5±52.5)n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477.8±101.9)ng/L(P<0.05),并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897.1±66.1)ng/L(P<0.05);观察组的整体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手术方式对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普外科疾病[1]。其主要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发病的主要起因是患者腹膜受到了化脓性细菌感染,该病发病急,病情重,恶化快,患者病发时需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2]。本研究选择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患者60例,分别采用手术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6~72岁,平均(45.2±2.3)岁;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5~77岁,平均(46.7±3.3)岁。60例患者在入院治疗时均出现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出现脉搏加快、腹胀等症状。患者在经过体征、实验室检查后均确认为急性化脓性腹膜炎。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服用消炎痛,每次10 g,3次/d,连续服用2周。

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1)手术前准备。患者在手术前禁止进食,并且进行肠胃减压,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2)患者均采用硬膜外全身麻醉的方式,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病灶位置进行确认,在患者的病灶区进行切除,彻底清除患者的腹腔积液。(3)如患者的起病原因尚未得到进一步明确,一般选择右心房正中间进行切口,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伤口长度。(4)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脏器加强保护;手术中要彻底吸取患者腹腔内各种液体,并且使用氯化钠溶液多次清洗,直至吸出液体澄清。(5)完成手术后医护人员要更加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定期进行肠胃检查,给予患者营养静脉滴注,强化引流管管理,直至引流量减少至10 mL患者无腹胀等症状。在通过实验室检查后确定引流液内炎症反应消失后方可拔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与内毒素水平。疗效判定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后患者体征和症状消失,白细胞与内毒素正常,体温恢复正常为治愈;患者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白细胞与内毒素趋于正常,体温趋于正常为显效;患者体征和症状改善较为明显,白细胞与内毒素、体温偏高为有效;患者体征及症状无显著改变,病情加重或死亡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全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304(13.3)10(33.3)6(20.0)10(33.4)20(66.7)观察组3011(36.6)9(30.0)9(30.0)1(3.4)29(96.7)P值 <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与内毒素水平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水平和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与内毒素水平比较(x±s)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起病原因复杂,其中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以及产后感染都是引发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原因[3-4]。其中急性阑尾炎导致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概率最高。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一般都是由多种致病细菌入侵所导致[5-6]。一般传统的治疗方式都是通过服用抗生素进行,患者服用药物导致符合耐药性增强,服药量不断加大,并且治疗效果一般,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7-8]。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服用抗生素的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并且对手术前准备、手术中注意事项以及手术后的护理进行了强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照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白细胞与内毒素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效果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治疗[7]。

综上所述,采用手术方式对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李长荣.小切口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19):66-67.

[2] 吴捍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5):1009-1010.

[3] 黄绍青.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手术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2,9(9):35-36.

[4] 韩玉卓,李英才,谭浩,等.严重创伤后坏疽性胆囊炎2例[J].重庆医学,2010,39(9):1084-1086.

[5] 高洪刚.碘伏冲洗液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术中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18):79.

[6] 赵水浪.急性化脓性腹膜炎31例治疗方法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6):1293.

[7] 韩建波.手术治疗对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7):73-74.

[8] 王若腾,白亮.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3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31-183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8.057

江西 332000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张国强)

猜你喜欢

腹膜炎内毒素化脓性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硫辛酸对内毒素诱导的SIRS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