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50例回顾性分析
2015-07-31莫洁庭
莫洁庭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50例回顾性分析
莫洁庭
目的 对因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而引起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方法 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发病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其分为NSAIDS组(n=70)和非NSAIDS组(n=180),根据年龄、消化道症状及内镜下溃疡的部位、个数、大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SAIDS组患者经治疗后止血的总有效率达97.1%,显著优于非NSAIDS组的72.2%(P<0.05);观察组患者的评价年龄和HP感染史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2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出血程度以及性别、吸烟史、酗酒史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比非NSAIDS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好。对NSAIDS的使用,老年人应要慎用或减少。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非甾体类抗炎药;回顾性分析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止痛、镇痛以及解热、抗风湿等方面的作用,多用于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骨关节、软组织病变、抗凝、抗风湿以及镇痛等[1]。但研究表明,长期使用该类药物常会引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而且其发病急、出血多,严重者导致休克[2],为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的生命健康威胁[3]。本研究为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2005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140例,女110例。根据患者发病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其分为NSAIDS组(n=70)和非NSAIDS组(n=180)。经胃镜、B超、CT和实验室检查以及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检查发现,NSAIDS组70例,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64~89岁,平均年龄(69.3±12.4)岁,且发病前10d内服用NSAIDS类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去痛片、吲哚美辛等)。非NSAIDS组180例,男95例,女85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5.3±13.4)岁,且所有患者发病前10d内均未服用NSAIDS类药物,其中,有2例患者为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1.2 方法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不再服用NSAIDS类药物,同时,提供充足的水、电解质、热量等。对250例患者均采用在粘膜保护的基础上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对于失血过多或休克患者进行抗休克、纠正休克治疗。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不仅要采取内科治疗,必要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3]。根据年龄、消化道症状及内镜下溃疡的部位、个数、大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预防方法:注意饮食卫生,禁止使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使用过多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评价年龄和HP感染史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性别、吸烟史、酗酒史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
2.2 2组患者止血效果情况对比 NSAIDS组止血痊愈、好转、无效人数分别为56、12、2例,显著高于非NSAIDS组的96、34、50例;NSAIDS组止血的总有效率达97.1%,显著高于非NSAIDS组的72.2%。见表2。2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出血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2组患者止血疗效对比(n)
2.3 2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镜下表现的对比 NSAIDS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较非NSAIDS组患者大,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SAIDS组患者在发病前服用NSAIDS药物后,约有1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反酸等消化道症状,而非NSAIDS组患者在发病前没有服用NSAIDS药物,发病后约有3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检查发现NSAIDS组患者出现的溃疡主要以胃溃疡为主,多在胃底、胃窦以及胃体部发生,溃疡多为2~6个,而非NSAIDS组患者主要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多发生于球部,2组患者的溃疡部位、个数以及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非类固醇激素类消炎、止痛药物,NSAIDS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体内血小板活性,而且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止痛的功效[4]。但研究表明,长期使用NSAIDS类药物常会引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而且其发病急、出血多,严重者导致休克,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命健康威胁。由于NSAIDS类药物抑制患者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同时减少患者胃壁细胞分泌,进而导致患者胃黏膜薄弱,极易被胃酸分泌液及胃蛋白酶等入侵进而导致消化道出血[5]。同时,由于该药物具有十分优异的消炎止痛作用,加之老年患者免疫能力下降反应迟钝等,常导致其消化道出血发病急、发病猛,严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6]。
研究表明,对于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要比非NSAIDS组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好[7]。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粘膜保护治疗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70例于发病前10d内服用过NSAIDS药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止血痊愈5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显著优于非NSAIDS组的96、34、50例;其止血的总有效率达97.1%,而非NSAIDS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评价年龄和HP感染史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2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出血程度以及性别、吸烟史、酗酒史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
综上所述,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比NSAIDS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好。同时,医护人员应提高对因NSAIDS导致老年人上消化道感染的认识,控制对该药物的用量[9]。
[1] 张少俭.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36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3):4820-4821.
[2] 卢云芳.泮托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所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0):39-40.
[3] 贺降福,刘荣,滕小军,等.老年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2(5):270-272.
[4] 芮庄生,甘结友.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3):270.
[5] 武威.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11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6):69.
[6] 简旭.非甾体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92例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3,10(8):53-54.
[7] 梅伟群,王伟国,马炬明,等.非甾体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231-232.
[8] 刘艺.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7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6):46-47.
[9] 李秋元,陈杰武,李郁声.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回顾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14):2152-215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9.095
广东 510170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 (莫洁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