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60例常规内科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前后的对比分析
2015-07-31周玉洁
周玉洁
对60例常规内科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前后的对比分析
周玉洁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内科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比较患者风险管理前后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风险管理前,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率为34.5%。风险管理后,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率为6.5%(P<0.05);在过敏性休克、给药事故、摔伤、输液反应、意外损伤、财物丢失等护理风险的控制中均比风险管理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风险管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实行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风险管理;内科护理;应用效果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基础医疗体系的完善,促进了我国内科护理事业的高速发展。在内科护理中引进风险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内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包括护理风险。而风险管理是针对护理人员、护理方法、护理制度、以及设备、环境等各种风险因素所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有效风险控制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本研究探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鹰潭人民医院铁路分院内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神经内科8例,心内科15例,呼吸内科8例,消耗内科19例,泌尿内科7例,内分泌科3例。所有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 (44.8±2.3)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护理,并结合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体现在疾病风险管理、药物风险管理、病患风险管理及护理人员风险管理。
(1)疾病风险管理。要依据各科室的诊疗情况制定初步的风险管理方案,要派专人负责病患的个人档案,充分了解病患的禁忌症、不良反应、用药情况等[1]。护理人员要格外注重对特殊病患、危重病患的临床护理,并给予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
(2)药物风险管理。科学构建医生、护士和配药师的交流沟通平台,建立完善的交流机制,护理人员在用药前和用药中要多次仔细检查患者的病情与药物的匹配性,以免出现用药错误的风险。配药时,最好要2名及以上的护士,以免出现漏配、误配的现象发生。
(3)病患风险管理。针对病患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和心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病患的沟通,同时加强与病患家属的交流和沟通,以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一旦发现有抵触情绪的患者存在,就要立即采取介入指导,重新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2]。
(4)护理人员风险管理。在护理人员的选聘上,医院要严格规定内科护理人员学历、经验及实践等硬性标准,确保每个护理人员都要达到标准;医院要采取心理测试、职业素质测试等方法选聘资质较高的护理人员[3]。加强对护理人员基本护理知识的培训,如填写护理文书、记录护理工作项目等[4]。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经风险管理前后的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护理风险包括直接护理风险和间接护理风险,其中直接护理风险有过敏性休克、给药事故、摔伤、输液反应,间接护理风险有意外损伤、财物丢失;护理治疗根据本院的考核体系,考核内科护理体系的护理质量,满分为100分;护理满意度的观察标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患者出院前1 d进行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9.0软件实现数据的录入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风险管理前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 风险管理后,所有患者的过敏性休克、给药事故、摔伤、输液反应、意外损伤、财物丢失等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均比风险管理前有所好转,风险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且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风险管理前后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n(%)]
2.2 所有患者风险管理前后各项护理指标比较 风险管理后,所有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风险管理前后患者各项护理指标比较(x±s)
3 讨论
内科护理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复杂性且范围较广的工作,因内科多为慢性疾病患者,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饱受长期的病情困难[5]。风险管理是指对护理人员、护理方法、护理制度、设备、环境等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有效风险控制手段,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6]。
李晓飞等[7]研究表明,风险管理对降低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小护患纠纷等都有较强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风险管理后,患者在过敏性休克、给药事故和财务丢失3项护理风险完全得到控制,而在摔伤、输液反应和意外损伤等护理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总体风险发生率由护理前的34.5%大幅降低为6.5%,这表明风险管理能有效控制内科护理中的护理风险,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风险管理后,患者在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等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风险管理前,这表明风险管理能最大程度地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与王玉洁等研究相符[8]。
综上所述,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减少护患纠纷,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1] 袁静.血液科患者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应用的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21(25):26-27.
[2] 钱幼娟.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0(6):19-20.
[3] 徐小雅,王永生,江美芳.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33(5):36-37.
[4] 巫喜红.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4,28(20):43-44.
[5] 毛晓群,古素娥,黄惠芬.危重病人护理中的高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0,8(1):56-57.
[6] 夏继春.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24):90-91.
[7] 李晓飞,肖游章,王晓燕.基层医院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的调查和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122-123.
[8] 王玉洁,曲红,王幕鹏.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方法[J].吉林医学,2010,31(26):23-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78
江西 335002 鹰潭人民医院铁路分院内科(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