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的个性培养

2015-07-31秦凤霞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个性学校课程

秦凤霞

【摘要】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个性;学校;课程

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依赖于家庭与社会对孩子的培养与造就,更多的是依赖于作为教育阵地的学校教育。而当前的形势下,亟待落实的莫过于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教学过程科学化、评价的导向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民主即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具有平等的人格关系和伦理关系是当前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确立正确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并且关心信任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发展抱有信心,就要求教师努力学习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将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并且学生与成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正视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正确引导,不会出现体罚、变相体罚、将学生撵出教室、赶出校门等处罚手段,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现象;学生又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诸如加大学生作业量,多次重复完成一种作业题,课余时间大面积补课,日光加灯光的强迫教育,学生对学习内容无选择权,只能跟老师跑等现象,都是违反教育民主、毁灭学生个性发展前途的专制教育行为。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根本意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反之,培养出来的就是墨守成规、惟命是从、毫无生气的“秀才”。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论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不发展学生的个性,也就没有民主教育,对传统教育观念、思想影响的我国学校更应超前于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加速教育的民主化,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加快课程评价改革,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个性良好的发展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我们评价目标、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有了不小的改革,但是仍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时期评价体系的影响。比如我们的考试模式,其中、期末的评优无不以学生的分数的高低作为参照。这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束缚、一种制约,达不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更不利学生个性的发展,课程评价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为了适应目前的教育形式,教育新理论、当前课改中课程的评价体系无论是从评价内容、评价功能、评价方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①重视发展,淡化甑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②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性的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④强调参与主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⑤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基于以上特点,评价内容将由单一的重知识转向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与方向的考查,评价方式由传统的低等考试为主转向关注学生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但能促进教师在工作中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提升和创造力的发展,分数不再是衡量学业成绩和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将会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2]王锡文.《学校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

[3]张熊飞.《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猜你喜欢

个性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