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恶”抢生源降降温
2015-07-30
社会把脉
从北大清华招生办“失态”争抢高分生源,到最近的重庆江津区文科状元在与复旦签下确认书后却被平行志愿的第二所大学录取,可以说,多年来招生的众多“潜规则”在互联网时代变成了“明规矩”。
这位重庆考生的情况差不多是这样的:高考分数出来后,国内多所知名大学向这位考生“示好”,该考生唯独钟情复旦,随即与复旦签下“2015年专家组咨询确认书”,按照不成文的规矩,联系该考生的复旦老师会旁敲侧击甚至明确提醒:在平行志愿中不要再填其他学校了。但这位考生保险起见,还是填了上海财大,结果真的被财大录取了。
有人会问:如果这位考生分数足够高,不是就被复旦录取了吗?道理是对的,但很不幸的是,几乎每一所名校都希望自己的录取分数线(最低分)也能比其他名校高,这位区状元碰巧属于复旦拟在当地划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范畴。
有人又问:如果这位考生不填上海财大,会不会直接落档到二本。笔者为此咨询考证了一番,答案是不会。这就是这份“确认书”的利害关系:复旦相当于给了承诺,该考生的分数是复旦愿意接受的当地最低录取线,所以即便该考生单科成绩未达标,复旦也会秉持诚信原则在二次投档阶段把这位考生捞回来。
于是有人说:是这位考生违反了契约精神。笔者表示不同意:第一,这份确认书本身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至多是大家司空见惯、约定俗成的体制外手段;第二,签订“确认书”的双方,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关系,一方是既得利益的庞大体系,一方是学生个体。
笔者也对那些趁机黑复旦的舆论表示嗤之以鼻,按照阴谋论,估计不少名校在为复旦同仁扼腕的同时,内心不乏暗笑,其实何必五十步笑百步?
要大批特批的,其实应该是问题重重的中国教育催生的名校“恶”抢生源的怪圈。
教育主管部门对名校之间长年累月的“厮杀”坐视不管,本身就是一种“助纣为虐”。国内的顶尖优质生源基本被仅有的几所名校瓜分,其他学校即便某个专业力量再强,也很难招到好学生,就更别想成为名校了。
然而,优良的品种一定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吗?近年来有不少关于状元的调查出炉,一个相对客观的基本结论是:状元投资回报率未达社会预期。
是时候给“恶”抢生源降降温了。
北大教授陈平原最近说:“美国大学也抢,但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好学生可以拿到好几所大学录取通知书,最后决定权在自己。可在中国,因只能被一所大学录取,就抢得很不像话了。”武大老校长刘道玉认为,“这种争夺所谓的尖子学生,仍然是应试教育的观念作怪,也是对本校培养学生的能力缺乏信心的表现,只能靠高分的学生来装饰学校的门面,这些高分的学生除了统计和宣传意义外,没有任何的作用,只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已。”
名校之所以是名校,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它能够吸引到各地最优秀的学生前来深造。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是“吸引到”,而绝非“抢夺到”,更不是那种不择手段地“恶抢”。你有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师资、教育和管理理念,有丰厚的学术底蕴和名扬全球的学术声誉,有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发挥重要影响力的校友精英,“酒香不怕巷子深”,还担心优秀的学生不找上门来?
说到底还是缺乏自信,缺乏育人的能力。
这背后有个逻辑问题:大学都希望培养足够多的人才,但现在没有做到,于是认为问题出在没有招到足够多的能够成为人才的好苗子,教育主管部门也认可了这一点,于是大家合力在招生制度上下功夫。
结果我们看到这些年的反复折腾:从考前填报志愿,到考后未知分数填报志愿,再到知道分数之后填报志愿;从全国统一试卷,到部分省市单独试卷,再到各省市分别试卷,现在又在酝酿全国统一试卷;从文理不分科到文理分科,又要逐步过渡到文理不分科;从三科或五科到基础科目、综合科目,诸如此类,层出不穷。
瞎折腾什么呢?不在实质问题上下功夫,不去深刻审视当下高等教育问题的要害和实质,仅仅在这些形式化的层面做加减法,这绝对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稳定的政策本身就是避免短视、避免做一锤子买卖,也是决策者成熟的标志。
(作者为澎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