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是反法西斯战争的“天然盟友”
2015-07-30
纪念抗战胜利周年专栏
南方周末 联合举办
国防大学
受访人 吴琼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教授
采访人 南方周末记者 于冬
二战之初,挟“物资装备和武器已现代化”的自信,希特勒几乎成功闪击整个欧洲:27天征服波兰,1天占领丹麦,23天打败挪威,5天击败荷兰,击溃“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也只不过39天。
乌云压顶的黑暗中,如何反败为胜?唯一方法是紧盯法西斯国家强点中的弱点,竭力发挥己方所长、击敌之短,力求实现“以能击不能”。
“以能击不能”,最初语见春秋时期《管子·七法》,是管子“兵权谋”思想的核心,他在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的多次征战中,始终强调凡事凡物必“立于谋”、“以能击不能”。
变革中的武器装备,贯穿其中的却是军事思想,“以能击不能”依旧具有现实意义。以前人们更津津乐道于以弱胜强,以劣胜优,战争是由多方面影响因素决定的,强弱从武器装备角度审视,往往不足以揭示战争致胜机理的全部,因此,我们强调“以能击不能”,将思考战争的维度动态化、系统化,有助于我们对战争的认识和理解。
南方周末:二战初期,中英苏等处于劣势,节节败退,您认为当时同盟国所谓的“能”在哪里?
吴琼:“以能击不能”的实现前提在于,对“能”与“不能”的准确把握。战争是政治、经济、军事、民心士气等诸因素的综合较量,在战争的全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具有绝对的优势和主动,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有其短处、弱点,以及作战使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从理论的一般规律讲,“兵圣”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以“顶点理论”阐明敌我双方强弱转化的可能性。他说,“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这个“顶点”,就是作战强度和作战限度。由于顶点的存在,发起进攻的强者,到达顶点后便会逐渐由强变弱;而防御的弱者,若注意积聚力量的话,将可能逐渐由弱变强。
具体到德国的闪击战,尽管闪击战有突然性和高速度,及其带来的冲击力,但毕竟冲击力有极限,终究有“顶点”,尤其它对人员和机械过度的使用。德军判断能与不能,仅从战场看到苏军在芬兰作战的不堪一击,因此认为击败苏军没问题。
德国、日本的经济、军事潜力上都存在劣势,这是轴心国致命的威胁。因此,“时间”没有站在德国这一边,时间将成为反法西斯盟国的“天然盟友”。
南方周末:二战中,这种“能”与“不能”如何转化?
吴琼:英国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曾评论说,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装甲部队很快就压倒了仓促应战的苏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长驱直入俄境450英里——已跑完到达莫斯科全程的四分之三路程了,但是德国人永远没有到达莫斯科”。
苏联的“能”在于本国国土辽阔、回旋余地大、人口众多。而德国人却“错误地估计了斯大林从俄国广大内地动员后备力量的能力”。最初,苏军有200个师,到8月中旬将这200个师击溃了,但苏联还有能力再投入新的160个师;当160个师被打败后,德国人发现又有新的苏联部队出现了。侵苏战争的失利使得希特勒的时间表再一次被打乱,德国彻底陷入腹背受敌局面,战争开始出现逆转。
南方周末:您认为“以能击不能”的核心和灵魂是什么?请给我们以中国战场和欧洲战场举个例子。
吴琼:“以能击不能”的核心是扬长避短、避实击虚。我弱中有强、敌强中有弱是必然存在的,这就需要战争指导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巧作安排,在利用敌优中劣、强中弱、长中短上发扬自己的长处。
中国战场和欧洲战场上,都确立了“避其锋芒、用空间换时间、用有秩序的退却来消耗敌人”的总的战略方向,战术却有所不同。
战争初期,英美等国处于被动防御,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他们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德国本土实施战略轰炸,遏制住德国进攻势头。最初,对德战略轰炸主要是英国单独进行,1942年8月美国第8航空队进驻英国,对德采取联合攻势。到1945年上半年,美英空军在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中,共投弹48万吨。沉重地打击了德国的战争机器。
美军对日本的大规模轰炸是从1944年11月开始,至战争结束时共轰炸城市65座,投弹15.3万吨。投降前夕,还投掷两颗原子弹,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战场上,“以能击不能”则体现为游击战。全面抗战爆发后,很多军队和民众崇尚深沟高垒,层层设防的“堂堂之阵”,希望以死打硬拼的战法来抗击日军。
针对这种简单机械的战略战术倾向,毛泽东坚持游击战,“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能击不能。1938年,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针对中日两国综合实力的对比,强调游击战争的价值,“假如我们的敌人少估计了这一点,他们就一定要在这一点上面触一个很大的霉头”。
“以能击不能”的魂魄是:创造条件、掌握主动、坚定信心、敢打必胜。
在欧洲战场,苏联之“能”其实也面临主动权丧失的危险,当时德国多次敦促日本参战,但最终日本没有北进,反而决策南下,除诸多国际因素和中国牵制之外,苏联也主动作为,牢牢控制了战略主动权。苏联在远东地区始终保持20个师左右的军事力量,监视、牵制着日本关东军。特别是诺门坎之役,苏联认为这是日军对苏联的态度和实力的战略侦察,坚决予以回击,当时斯大林亲自决策,抽调精锐部队,并调名将朱可夫加强东线,最终取得了歼敌约5万人的重大胜利,慑服了日本,使德国的企图落空。苏联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集中90%以上的兵力对付德国,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它才挥师东进,参加对日最后一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更是如此。战争爆发之时,日本的军事实力占有绝对优势,中日两军武器系列化、标准化程度上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敌后战场上,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武器装备,和日本军队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别。面对强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敢于“亮剑”,极大地弥补和逆转了敌我双方的“能”与“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