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清洗消毒法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观察
2015-07-30梁英秀
梁英秀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消化内镜被广泛使用,其临床中的诊疗地位也日显重要[1]。消化内镜使用过程中需接触多种微生物,因此污染程度大,使用后的清洗消毒对其具有重要意义,消毒要求也不断提高。随着新的清洗消毒规范出台,消化内镜消毒问题得到重视与规范[2]。本研究通过比较三种方法清洗消毒内镜的效果,旨在为提高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提供研究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3年12月随机抽取我院消化科内镜中心消化内镜170 件,其中胃镜90 件,肠镜80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60 件,B 组56 件,C 组54件。三组消化内镜类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一体化内镜清洗工作站和手工清洗均使用五槽法。三组均使用多酶洗液,邻苯二甲醛消毒液(OPA),均实施水洗-酶洗-清洗-消毒-终洗-干燥6个环节清洗消毒内镜。
1.2.1 A 组 使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初洗环节后进行全过程自动化程序清洗消毒。
1.2.2 B 组 使用一体化内镜清洗工作站清洗消毒。按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其中终洗环节为清洗工作站内置净水器处理后的净化水冲洗。
1.2.3 C 组 使用手工清洗消毒。按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冲洗过程均用自来水冲洗。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三组消毒合格件数。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含OPA 中和剂的缓冲液10 ml 从待检内镜活检孔注入,先端部收集,标本摇匀后取样0.5 ml 培养48 h,计数菌落及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细菌菌落数≤20 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多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表1)
表1 三组细菌学监测情况比较(件)
3 讨论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内镜在诊疗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4]。由于消化内镜在诊疗中需与被检查者体液、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加上内镜结构较为复杂、精细,因此消化内镜使用后需要进行认真有效地清洗消毒,如果消毒不彻底,无法有效灭菌,便不能保证清洗消毒的质量,进而影响诊疗程序的安全卫生[5-6]。因此,选择合适的清洗消毒方法用于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对内镜消毒质量具有重要意义[7-8]。
有文献报道[9],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与一体化内镜清洗工作站用于消化内镜的消毒,均可获取满意的消毒效果,消毒合格率比较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合格率高达98.33%,一体化内镜清洗工作站清洗消毒合格率也高达96.43%,两种方法用于消化内镜消毒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手工清洗消毒,这与上述文献报道相符。使用手工方法清洗消毒,工作多由工人承担,因此工人的责任心和操作流程的执行力度对消毒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中手工清洗组合格率仅为77.78%,可能是部分工人工作责任心和认真程度不够,未能完全按照操作要求规范化操作,从而影响了清洗消毒的效果。
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和一体化内镜清洗工作站的优点在于全程实行电脑自动化运行,操作简易方便,减少了消毒流程,有效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但一体化内镜清洗工作站并不能增加内镜使用率,所需周转内镜数量与手工清洗无明显差异,因此实际使用消化内镜过程中,可能需要增加消化内镜数,以提高整体周转效率。
综上所述,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和一体化内镜清洗工作站清洗消毒内镜,消毒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孙 刚,孔金艳,蔡顺天,等.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化培训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7):386-388.
[2]吴仁培,方爱乔,刘建强,等.新型过氧乙酸溶液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评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3):159-162.
[3]程圣莉,黄珍宝,李 瑛.三种方法清洗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3):329-330.
[4]马久红,黄 茜,何怀纯,等.质量管理在内镜清洗消毒流程中的运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5):1281-1282.
[5]亢 媛.消化内镜室控制医院感染的优化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6):79-80.
[6]周丽华,蒋 蓉,邓 琼,等.PDCA 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05-106.
[7]裴宪琴,刘丽萍,邢宏萍,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6B):1562-1564.
[8]曾 燕,张玉凤.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医护沟通和配合[J].全科护理,2012,10(5C):1405.
[9]刘华敏,徐 娟,刘晓玉,等.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与一体化内镜清洗工作站消毒效果的比较[J].当代护士,2014(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