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患者疗效的价值
2015-07-30王霞
王霞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患者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社区医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8例冠心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干预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88例冠心病患者经过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不良心理和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冠心病;疗效;干预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功能出现障碍,出现器质性病变。冠心病临床分为五种类型,有隐匿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肌病、猝死。我国老龄化逐年加剧,冠心病患者也逐年增多[1]。据报道,冠心病通过社区干预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死亡率。由于冠心病为长期慢性疾病,医院治疗无法彻底治愈疾病[2]。如果在社区中加强对冠心病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发作,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这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研究中,选择我社区医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疗效理想,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社区医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43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2.1±3.6)岁;其中合并高血压25例,合并高血脂23例,合并糖尿病20例,有吸烟史20例。存在一种因素的为30例,存在二种以上因素的为58例。对88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
1.2 方法
社区对88例冠心病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有组织的科学活动,为患者打造健康环境,使冠心病患者行为与生活方式得以改变,从而减少危险因子,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建立档案
社区护理人员通过计算机为冠心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内容有患者的姓名、年龄、疾病情况、用药情况及家庭情况、住院治疗情况、联系电话等信息[3]。
1.2.2 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干预第一项活动就是为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据研究显示,不健康行为会诱发冠心病与急性冠心病反复发生,例如:患者如果长期有高盐高脂饮食习惯,有酗酒和吸烟史,都会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社区护理人员为患者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定期组织患者以讲座、健康手册发放、医疗咨询、电话随访等方式,有计划的指导患者从建立健康意识开始,转变健康和科学的方式,加强自我保护,从而减少危险因素,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4]。
1.2.3 饮食护理
冠心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建立起科学的营养结构,使患者保持良好饮食习惯,这也是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中重要的一环。社区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多选择清淡的饮食,尽可能少吃或者不吃油炸的食品。对于血脂偏高或体型偏胖的患者,尽量少食用动物的内脏或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减少脂肪与热量的摄入,同时,还要控制好体重。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如果患者有水肿症状,而且尿少,就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指导患者多食用粗纤维食物,例如:粗粮、干豆、新鲜蔬果等,这类食物多具有降低胆固醇功能。社区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冠心病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营养食[5]。
1.2.4 心理护理
冠心病属慢性疾病,心律失常会伴随昼夜的更替而变化,如果心律失常频发,患者就会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时间越长,患者病情就会越重,使患者出现心理障碍,使治疗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病情发展与预后。所以,社区护理人员要理解冠心病患者心理,可以耐心听患者倾诉,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疏导,循序渐进的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冠心病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与预后等健康知识,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不良心理情绪得到释放,建立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6]。
1.2.5 相关疾病控制的护理
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冠心病患者常合并发作的疾病。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的灌注压过高,使血管壁的张力过大,导致血管内膜出现损伤,通过脂质沉积与平滑肌的增生,从而形成了粥样的纤维斑块。这种情况长期发展就会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修复能力,导致心肌梗死或猝死。而高血脂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加重冠心病发展。高血糖会使患者血管内皮发生损伤,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率。对于以上人群,社区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开展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药物实现降压、控脂和调节血糖的结果,以此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
1.2.6 用药护理
社区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严忌自行减药或者停药,如果患者有不适的感觉就要及时就医,防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冠心病患者外出时,一定要随身带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等药物,防止发生意外时缺少急救的药物。社区护理人员要备好冠心病患者档案与联系方式,一旦发病,可以立即开展救治。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88例冠心病患者在社区护理干预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88例冠心病患者经过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不良心理和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对比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社区护理干预利于护理人员和冠心病患者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使冠心病患者和家属能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知识培训与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冠心病防治知识,可以在日常生活里做好饮食、行为、生活习惯等个人控制,能够规范的治疗,保护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乐观积极的心理面对治疗,提高治疗的遵医行为。本次研究中,88例冠心病患者经过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不良心理和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可见,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病症的预防和治疗、康复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丽萍.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早期临床护理干预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210-211.
[2] 邓海波.冠心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3):4456-4457.
[3] 张艳梅,薛 晶.冠心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0,24(23):82-84.
[4] 黄津芳,韩雅玲,李 毅.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随访调查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0,7(22):1894-1895.
[5] 王红芳.冠心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2129-2130.
[6] 康莹辉,李金娟,蒋红娜,等.浅谈社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0,17(23):35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