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让语文不再是“教过”,而是“学过”
2015-07-29李永顺
李永顺
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不能让这种遗憾无限放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合理地关注语用,展开丰富而又灵活多变的设计,对学生容易产生疑惑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语言文字的锤炼、求异思维的凝练、表达方法的提炼。久而久之,学生的言语能力才能被充分彰显,语文素养才能有效提升。
一、 研字,语用入境显韵味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1]字是构成词句的核心要素,也是形成篇章的基本元素,对于字的教学要贯穿整个小学低、中年级,甚至高年级也要有所涉及。那如何真正实现字的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呢?从下面两位教师的教学中可窥见一斑。
一位教师在教《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一个生字“恭”时,已经意识到要还原字形,从古代篆书入手,而且先从“”教起,说明这就是现在的“心”字,再分别用同样方法讲解其他各个部分,然后再读一读这个字。应该说学生对这个字的构造和来源有了一定的了解,就算学会了这个生字。但如果对于重点生字的教学仅限于此,汉字的真正意蕴没有得到充分彰显,教学就会显得有点“蜻蜓点水”。
同样教“恭”,另一位教师也是从字源入手,但接着以表格形式出示诸葛亮与刘备的资料。通过对比,资料显示的是诸葛亮应对刘备的“恭”,而课文中则反之,学生心中产生了疑问,释疑之后便丰满了刘备尊重人才的形象。接着把学生引入情境,想象当时刘备如何“恭恭敬敬”行礼,同时进行礼节性动作展示,教师示范,学生跟随,在这种场景下品读文中相关句子。学生在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学会了“恭”这个字,也习得了学字的方法,更经历了一次心灵的陶冶,使学生获得了丰厚的心理体验。此时,对生字“恭”不再是简单的学习,而是真正的习得,让简单干瘪的生字变得立体而丰盈。
语用体验是生活体验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经历和感悟,那种试图通过教师讲课让学生学会语文的做法是错误的。[2]只有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品读、赏析、表演去探求汉字的真意,他们才会真正知晓这个字的内涵,在运用时方能准确合理,游刃有余。
二、 品词,语用还原画面感
词语赏析的方法非常丰富,查词典、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都可以理解词语的含义,但对于文中的关键词语如果仅仅是知道了其大概意思就戛然而止,那么对于文本内容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都是一个不小的障碍。所以,对于文中关键词的品悟赏析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联系上下文,并对其进行还原想象和丰富拓展,让关键词变得立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这样对词语的教学才算到位。
《二泉映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有一个描写月色的词是“静影沉璧”,看似和文中其他写月色的词相差无几,一般教师只是让学生说出它的大意:月亮在水中的影子像一块白璧。然后品读,要求读出月色的洁白,读出月色的柔美……但学生读而不得其“味”,教师也只好草草收场,让教学变成了一种说不出的遗憾。
对于“静影沉璧”这个词不是告诉学生词美,他们就能感受得到的,而是要经历一个感知的过程。首先让学生把词读准,然后让他们思考从哪些方面可以体会到这个词的独特韵味。首先是比喻手法的运用,皎洁的月色像玉一样洁白晶莹、典雅柔美。然后通过对“璧”与“壁”字的对比赏析,让学生明了仅仅一横和一点之差,意思却截然不同,“璧”指的是环形的玉,通过相关玉璧和佩戴玉佩的名门闺秀的图片欣赏,让学生知晓玉璧的韵味和价值。最后引发想象,引导学生从“静影沉璧”中联系自己见过的“水中月”,在品中读、读中悟,情感得以生发、意蕴得以彰显,学生就会读出韵味,对词语的赏析自然也就瓜熟蒂落。
《庐山的云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千姿百态”,如果仅仅理解为“物体的形态很丰富”,那就简单化和片面化了。这时可以联系下文理解,因为“千姿百态”所在的这一段是总分结构,所以通过品读后面的“云雾”像“白色绒帽” “一条条玉带” “茫茫大海”“巨大天幕”就能丰满地感知其意。所以对于词语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联系语境进行必要的赏析和品悟,有时甚至要联系生活进行深度的语用体验,让词语牵动句子,甚至引领文本,这样词语教学才能回归它应有的本真。
三、 析句,让语用变得丰盈
学生良好的语感是深入学习语文的基础,让学生在读、写、听、说、思中优化语感,可以融入到文中每一个句子的教学中。一个句子,倘若离开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分析。[3]文中有时看似简单似乎可有可无的句子,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是一带而过,甚至被无情地遗漏了。然而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句子,只要联系文本稍加体会,就会显示出它应有的教学价值,甚至引领课堂,成为教学的关键点和情感的生发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句简单介绍樟树的话: “这是两棵樟树。”而且单独作为一个自然段,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这句话的存在,只是一读而过,甚至毫不关注。但这短短的一句话,仅仅六个字,却简约而不简单。首先可以围绕这句话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质疑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接着让学生思考交流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学生不难发现句中的“这”承接上文,“樟树”引起下文,让学生感知有时一句话也可以是过渡段。而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可以围绕“这是两棵 的樟树”进行设计。第四自然段可抓住段中词语“蓬蓬勃勃”先进行品读,再通过“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展开教学,引领学生找出“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等词组读出“蓬蓬勃勃”应有的味道,突出关联词“无论……总是……”,写出“蓬蓬勃勃”的时间之长和程度之深。第五自然段的教学再让学生想象补白“这是两棵永久保持香气的樟树”,学生发现樟树因为“香气”而“拒虫”与石榴的“子子孙孙的寄生”对比,体会出樟树的独特之处,并及时质疑:文章写樟树香气与宋庆龄有何关系?引发樟树香气与宋庆龄品质的关联,适时补充关于她的相关知识,让樟树的独特香气与宋庆龄的优雅高贵气质合二为一、融为一体,让学生明白作者表面在写树,其实一直在写人,并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简单的仿写。出示下表: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此刻有效共融,语用得以彰显、语感也得以丰盈,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提升、言语能力自然生长。
又如,《二泉映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有一处值得关注的句子:“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句话可以引发学生质疑:阿炳为何在这一次泉声中听出如此丰富的感受?交流中自然关注到到第三自然段中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再引导交流:阿炳叹息什么?哭泣什么?倾诉什么?呐喊什么?在感受他内心“波翻浪涌”的同时,又洞悉他不屈不挠、渴望光明、向往幸福的品性,在此基础上入情品读第五自然段乐曲旋律优美的文字就显得驾轻就熟、水到渠成。
语感伴随读、写、听、说、思而产生、形成,而读、写、听、说、思的动机、对象又是在人的感性活动中才出现的。[4]教学中围绕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让其提领而顿、关注词语、补白想象、学会表达。学生的言语活动和语感在语用的有效关联中将会和谐共生、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因为语用的自然渗透变得更加轻松唯美、优雅自然。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真实地在课堂发生,让学生不仅仅是学了,而且是真正地学过,把知识内化为一种素养,使潜能转变为一种能力,让语用成为教学的一种应然。通过语文课堂对关键字的赏析,品味用词的精妙,围绕重点句的教学,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让语文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元华.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刘仁增.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4] 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