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课的五种视角

2015-07-29廖纪元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一堂课流程素养

廖纪元

观课,是每一位教师经常性的研究活动,也是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当前一线教师的观课一般有以下五种视角。

一、 全局式

顾名思义,就是想把整堂课的每个方面都看个清清楚楚。从这种视角观课的教师,对执教者关于文本的解读、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效果的反馈等等方面进行全面观摩、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味道。所以,在其评课时,会从上述诸方面对一堂课进行详细的剖析。如笔者在观摩县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汇报课时,同时担负着对听课教师的培训,所以观课时就从上述几方面对这堂课进行了剖析,并充分借助这堂课从上述几方面对听课教师进行了培训,让听课教师对观课维度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二、 点滴式

也就是随着教学流程的推进,相机记下自己的感受、心得、见解等,或是亮点,或是不足。这种视角下的观课,尊重执教者的流程设计,思维随着流程的推进而运转。观课时心无旁骛,重视自己的生成感受,很多时候没有去做深入思考与学理推敲,有什么想法就在笔记本上随手记录下来。一位教师执教《渔歌子》时笔者采用了这种视角观课,批注零散:“自学时间要充分,否则就是走过场”、“再大胆一点,充分利用小组学来解决”、“这是一首词,第三行打乱了‘诗韵’,这才是朗读的指导点”、“朗读指导随意,反而破坏了意境”……这有点像闲暇时读消遣书籍,一边读一边随笔作简单批注。只有将记录的教学流程与点滴批注结合起来,才能读懂听课笔记。这种视角下的观课,心态轻松,思维活跃,虽所获所感不求系统、完整,甚至不求前后思考的一致性,但往往有新颖、创造性的思维火花闪现。

三、 归纳式

这种视角下的观课对象一般不是一堂课,而是多堂课。观课时,对所有的课进行对比、分析、整理,提炼出共同之处来。这有如教师评读一个班级几十份习作,从中发现共同的优点、不足,以及特别的创新点、个性点。归纳式观课对观课者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要有较好的学科素养、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一定的学理基础等。归纳式观课的难点是寻找共同之处——共同的优点、共同的不足,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作支撑,并只有多次反复地自我经历、磨砺,才能形成这种能力。一般来说,规模稍大的赛课活动,评委的观课,特别是要做评课发言的评委的观课,就属于这种视角。如笔者在观摩本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竞赛课时就采用了这种视角,并以“做个语文人,干点语文事”为题,对十几堂课作了简要归纳——“解码”与“重构”、“这些”与“这个”、“精取”与“博舍”、“理解”与“运用”、“问题”与“话题”、“为教”与“为学”、“静”与“动”等,并作了点评。作为一线教师,要有意识地多运用这种观课形式,有意识地自我锻炼,能很好地促进自己观课能力的提升。

四、 发散式

这种观课模式其视角与归纳式相反,是从一堂课发散开去。观课时,立足眼前这堂课,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左右逢源,发现当前课堂中普遍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内容的课,也就是说,观的是眼前这堂课,但思的是其他教师执教的与之同内容的课,是一种不同时空的“同课异构”,能在比对中发现与提炼异同。二是不同内容的课,听课者观的是跟前这堂课,但思的是已经听过的、储存于脑海中的多堂课,与之对接、分析、提炼出共同的优势或须改进处。发散式观课的要诀在于“发散”,要立足眼前这堂课,但又要跳出眼前这堂课,最后还得回归眼前这堂课,颇有点“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的佛味。如观课者观摩的是《杨氏之子》的教学,却在结合其他教师执教文言文的课例来分析小学文言教学中的成功做法与存在的问题,考量小学文言文应该如何教,这就是发散式观课。

五、 单一式

顾名思义,是说观课的目的比较单一。一般来说,观课者在观课前都会“备课”,总会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观课。单一式视角的观课,一般只带着一种目的,关注点聚焦在一个方面或一个领域,其他的信息对观课者来说都是弱信息,颇有“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只爱一种”的味道。如一位教师某段时间正在进行课堂教学细节的研究,其观课时的注意点就在课堂教学细节上,其他的方面于他来说皆不重要。这种观课视角,有利于进行单项问题的深入研究,如有效提问的研究、朗读时机的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科育德点的研究等,对爱研究的老师来说,是一种常用方式。

观课的视角取决于观课的目的,不同的视角观课收获也不同。究竟选择何种观课视角,因人而异,因目的取向而异。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一堂课流程素养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
怎样写好“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