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写作语言的伪个性化倾向及其矫正

2015-07-29李新地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人和事升格个性化

李新地

摘 要

个性的时代呼唤个性的写作,个性写作鄙弃伪个性化的语言。高中生写作语言的伪个性化倾向就好比是语言的“雾霾”,让人无法窥视他们纯真的心魂。语言伪个性化的基本特征是:戏谑成癖,搞笑恶俗;故作深沉,迷离飘忽;语言暴力,审美错位;套作迁移,东施效颦。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做到有个性而不任性,有效矫正高中生写作语言的伪个性化倾向。语言的个性需要长期的实践涵养,首先是重视积累,坚持素读素写;其次是勇于纠错,准确抒写;再次是深入体察,写出真言真行。

关键词

高中生 写作语言 伪个性化 矫正

一、语言个性:言为心声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写作语言越来越具有时代气息和个性色彩,但同时也潜伏着伪个性化的危机。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定论: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是心灵的镜子,语言是智慧的火花。但写作语言的伪个性化倾向就好比是语言的“雾霾”,让人无法窥视高中生纯真的心魂。

素质教育以及深化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都突出强调要“尊重个性,全面发展”。可是,高中生对个性的理解无疑是存在偏差的。个性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无拘无束。以此类推,语言的个性既不是玩酷耍宝,更不是玩新鲜求出位,而是成熟心智的外露。

值得一提的是,在应试中,语言在作文评判中的权重相对较高。这就倒逼高中生对自己的语言进行包装。运用修辞手段对语言进行适当的包装是必要的,但正如商品一样,我们反对过度包装,因为语言包装不等于伪装,更不等于文字游戏。语文界一直提倡的“我手写我心”,一方面尊重了文艺学“内容大于形式”的规律;另一方面也昭示语言的个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积淀。

二、伪个性化:乱象丛生

1.戏谑成癖,搞笑恶俗

高中生的写作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心智的极不成熟,这种不成熟跟生理的早熟和实际年龄极不相称。他们大都喜欢恶俗喜剧,搞怪搞笑风流行,戏谑成癖。毋庸置疑,喜剧可以让人愉悦放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喜剧也不是万能的,它需要特定的语境、场合、对象,尤其要和文章的主旨相和谐。受日韩嘻哈风及一些滥俗影视剧和电视节目的影响,高中生在写作时不假思索不遗余力毫无节制地搞笑,结果只能如同那些庸俗恶俗滥俗的作品一样,让人生厌。有的同学言必戏谑,不知道不合时宜的戏谑会消解表达的力度和深度;有的同学,动辄幽默搞笑,不知道幽默是一种智慧,是成熟的表现,不是刻意就能装出来的。

2.故作深沉,迷离飘忽

与戏谑风恰恰相反,高中生写作语言的乱象之一则是故作深沉,迷离飘忽。其实,这是对“深刻”的曲解。由于心智的逐渐成熟,在初中的基础上,我们对高中生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就有“深刻”这一条,在高考阅卷中“深刻”是作为发展等级来要求的。真正的深刻是指思想内容和主旨的挖掘层面,而不是语言层面。学生不明其意,在思想立意上无法上高度深挖掘,就只能在语言上做手脚,于是语言上“装深沉”就泛滥成灾。写作中故意弄一些看似诗意的文字,造成一种连自己也说不清的迷离飘忽,他们把这个当做“深刻”。还有的同学写作不分文体,动笔即诗,导致整个文章看起来“四不像”。高中生正值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其本身充满诗意,无需伪装,“清水出芙蓉”便是真个性。

3.语言暴力,审美错位

目前学生审美错位中存在着一种软暴力——语言暴力。有的同学不明白网络流行语的真实意思而盲目跟从,自我感觉不错,实际上粗俗不堪。还有的同学对一些社会上流行的不雅不文明词语,以为是时代的印记,照搬照用,造成了语言运用上的审美错位。语言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表征,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语言暴力不仅暴露了当代青少年心智的不健全,而且凸显了他们三观的扭曲。

4.套作迁移,东施效颦

从教育学的角度说,初级层面的写作都源于模仿。教材的典范文本,推荐阅读的中外经典,都是高中生写作时模仿的首选。不得不承认,当下高中生模仿的能力高于创新的能力,在写作语言上尤其如此。但前提是,模仿的本质是为了超越和创新,而不是东施效颦甚至抄袭。事实上,很多同学平时不注重积累,写作时临时抱佛脚,运用各类摘抄本和作文指导类的书籍,开始搜章摘句东拼西凑。一篇文章词藻华丽、字字珠玑,但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矫正策略:手心合一

语言伪个性化倾向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对写作者而言,不能和谐地表达真情实意;对专业阅读者(譬如教师)而言,很容易引发“文如其人”的联想;对于民族文化传承而言,这是一种不负责不严谨的态度;对于国家深化课程改革中“立德树人”的目标而言,这是“三观”扭曲的表现。矫正这种倾向势在必行。

1.积累:素读素写

在中外文化无障碍无限度对话和交流的背景下,汉语言在面临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纵观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语文教改经验,写作语言积累的基本方法只能是读写结合。可是长期以来,由于急功近利,读写结合往往是功利性的媾和而不是科学的融合。

要坚持素读。素读的要义是无功利、不摘抄、作点评、重体悟。无功利指阅读的时候不要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如摘抄名句、习得技巧等。不摘抄指阅读时不作任何整句整段的照搬照抄,但并不排斥做读书札记,精妙之处可以进行创新式仿造。作点评指阅读时还是要提倡“不动笔墨不看书”,对所读文章的精妙之处或自己质疑的地方,可以书写个性化点评。重体悟指阅读时要侧重心性体验,由外入内、由表及里、由形式及内容、由现象及本质,而不是满足或停留于感官(文字)的刺激。

要实践素写。素写的要义是无限定、整化零、抒性灵、有升格。无限定指练笔时不必有太多的限制,不必拘泥于文体素材,也不必要求主旨和篇幅,要随时随地的写,语言文字上先随性后收缩,养成乐写的习惯。整化零指写作语言训练分层分步进行,训练的目标和能力层级分步实施,多进行片段式写作,以促进语言功底的渐变,少一些整篇写作。抒性灵就是写作时注意语言一定要为抒发真情实感服务,不搞花架子。有升格指经常回头整合自己的写作,从语言角度进行升格,坚持“语言有极限,升格无极限”的原则进行小组协作讨论提升。

2.评介:以评促写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都是教师和学生的单一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不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导致语言升格能力迟滞。笔者在教学中精选案例,采用系列公开的“活动”来促进写作语言能力的提升。

抒写真心话。在教师设置专栏或通过班级博客,定期展示学生习作中语言表述和思想内容契合完美的案例,供学生研习借鉴。教师可以抛砖引玉,写作本人可以谈经验体会,其他同学可以谈感受作点评。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写作动起来,形成开放的大循环,而不是仅仅限于师生之间的对话。通过展示,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大家说真话写真文。

杜绝伪个性。在展示正面典型的同时,我们也要勇于批评。要定期不定期匿名展示学生习作中伪个性集中或明显的片段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评判。并指导学生针对该案例进行升格演练,边学边改,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体察:真言真行

这里所提倡的体察是基于观察又高于观察的综合行为。观察重写实重现场,注重“是什么”,而体察则重体验重再现,注重“为什么”。由于高中生缺乏必要的生活体察,所以语言才会苍白无力,才会呈现伪个性化。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体察生活,是克服语言伪个性化的有效途径。

体察身边的人和事。心理学研究表明,写作最容易使用的素材就是身边的人和事。然而身边的人和事往往是易写难工,易写是因为熟悉;难工则因为写不出特色。所以体察身边的人和事要“不走寻常路”,要运用求新求异思维深入体察。只有这样,付诸于言语表达出来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否则写出来的只能是熟悉的陌生人。

体察陌生的人和事。陌生的人和事最能吸引人的眼球,高中生也喜欢体察,但往往会走入“牛头不对马嘴”的尴尬,即有观察没有体察,让读者不知所云。体察陌生的人和事的要义在于观察细致、体察合理,即将观察的表象结合生活的体验加以合理的推测和想象。因此,对陌生的人和事的体察与表达最能见写作者的才情,有才情的写作者比我们常人更多的是“情”,而情则是仔细体察的成果。

体察特殊的人和事。特殊的人和事往往与众不同,但却是稍纵即逝,不易把握。高中生在写作中往往不注重这类人和事,导致写作内容的取舍上有失偏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两头,即大人物和小人物,大人物的体察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前瞻思维,而小人物(底层人物)的体察则可以激发学生悲悯的情怀。

总之,个性的时代呼唤个性的写作,个性写作鄙弃伪个性化的语言。教学中要做到有个性而不任性,有效矫正高中生写作语言的伪个性化倾向。

参考文献

[1] 高西栋.高考作文的“四空”现象[J].上海教育科研,2007(7).

[2] 邓木辉.莫让写作猜哑谜[J].中学语文教学,2009(6).

[3] 李永.元语言理论视野下的汉语言教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0).

[4] 章熊,张彬福.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人和事升格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生与死
整体思考局部推敲
已过去的2015年里想要感恩的人和事?
同桌宝贝
樱桃手工坊
我永远不会忘记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话题作文“错过”创意升格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