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马铃薯两季栽培技术
2015-07-29冯胜高
摘要: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我国大部分地区采取早熟农作物的两季栽培技术。本文对早熟马铃薯的两季栽培技术的概念与目的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一般栽培技术要点加以详细阐述。
关键词:马铃薯;早熟、;两季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4.015
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代表的中国,早熟农作物的两季栽培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并已经应用于实际农作物的生产过程。马铃薯与小麦、玉米、水稻并列为我国四大主粮,其产量占全球马铃薯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因此,推广早熟马铃薯的两季栽培技术,提高我国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对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影响重大。
1 早熟马铃薯产品介绍及两季栽培技术的概念
马铃薯又称洋芋、土豆等,味道鲜美,淀粉含量高,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农作物,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有种植。依据马铃薯种植地区自然资源、种植规模大小、农业自动化技术比较,可将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分为五大块。不同种植区域马铃薯的种植种类不同。早熟马铃薯可分为:极早熟品种、早熟品种和中早熟品种。
1.1 早熟马铃薯品种介绍
早熟马铃薯品种是指在马铃薯出苗后60~80天内收获的品种。早熟品种具有短生育期,提早形成植株块茎,快速膨大等特点,适合二季栽培及南方冬季栽培。早熟马铃薯不适合旱地栽培,它的植株一般比较矮小,可以与其他高植株作物套种。其品种有:中薯2号、东农303、鲁马铃薯1号、泰山1号等。
1.2 种植区域划分
早熟马铃薯种植区域可分为:东北种区,华北种区,西北种区,西南种区,南方种区。东北种区包括河北北部、内蒙古和山西中西部及山东南部。由于地方气侯特征,该区马铃薯一般只种植一季,春季4月到5月初播种,9月收获。华北种区包括内蒙古、山西中西部、河北北部、山东南部,该区大部马铃薯种一季,山东一年两季。春季2月播种,5月收成,山东秋季8月播种,11月收成。西北一年一熟。西南区一年四季都可种植。南方地区适合秋冬栽培。
2 早熟马铃薯的两季栽培技术
早熟马铃薯的两季栽培大多分为春播和夏播两季。春播马铃薯在4月末至5月初便可收获。马铃薯栽培技术一般包括:选种、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存等一般步骤。田间管理又分为肥水管里、中耕、封土、防病防虫等方面。种薯处理一般用赤霉素浸泡,沙埋催芽。播种前要进行整地施肥。整地即深翻土壤至20~30厘米处,翻前需浇水,翻后将土壤刨碎整平。基肥一般选用磷酸二胺、硫酸钾、优质农家肥。播种时一般单行埂栽。肥水管理就是当出苗七成左右时进行一次追肥,现蕾后再次追肥。第一次追肥使用磷钾复合肥,第二次追肥使用硼砂和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并结合追肥时间适时浇水,直到马铃薯成熟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马铃薯生长过程中,中耕3次最为合适。适当时间中耕既可除草又可松土,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封土时春季需要进行2次,秋季需要3次。封土时应注意,不能压住叶片,损坏叶苗[1]。
2.1 春播马铃薯
春季栽培马铃薯多使用地膜覆盖和高垄覆膜促早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春播技术于4月初播种为宜,高垄覆膜促早栽培播种时间比地膜覆盖播种时间要早,一般土壤解冻后的3月份便可以播种。高垄覆膜促早栽培技术可以促进农作物早熟,以便进行夏季播种。
马铃薯播种首先应进行种子选择,选种时以休眠期短、块茎膨大速度快、结薯早的优质早熟品种为首选。如鲁引1号、荷兰15等品种。然后切块,同时剔除病块和烂块,每块薯保证有一到两个芽眼,切块完成后在18~20℃温度下催芽,待芽长到约2厘米时置于散射光下,待芽变绿变粗后播种。再用药剂拌种,预防苗病和虫害,提高幼苗成活率。播种后覆膜。后期喷洒农药杀虫、杀草并加强田间管理。成熟后及时收获,并防止烂薯[2]。
2.2 夏播马铃薯
夏播马铃薯播种时,首先用水浸泡体积较小的马铃薯10分钟左右,用温度较低的井水降低薯块的温度。风干后置于温度15℃以下的风窖中。让马铃薯中的淀粉迅速转化为糖类。一段时间后取出,浸泡于CL液中。浸泡约15分钟以后再将其取出晾干,然后与CaCO3混合在一起便可以播种。播种时以行距45厘米,株距30厘米为佳。马铃薯连作产量会大大降低,而且应尽量避免与茄科植物和烟草类植物连作,所以播种地点应远离茄科植物和烟草类植物400米左右。每100公斤种薯播种面积为667平方米为宜。若播种时为阴雨天气,需等种薯出芽时才能切块播种,否则成活率会大大降低。若雨水过多,则要随时起垄,防止雨水淹没种薯,出现烂薯情况。播种后间隔一定时间要对马铃薯采取病虫防治措施。成熟后及时收获[3]。
3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病虫防治和成熟后的收获贮存
马铃薯疫病防治重点是发现时间早。晚期疫病主要发生在叶、茎处。马铃薯所处环境连续2天温度高于10℃,湿度在75%以上就有可能出现病情。发现病情后,可用瑞毒霉锰锌溶液喷洒植株。苗高约10厘米时,将青霉素和链霉素加入雷多米尔中,再加入氟化乐果对成适宜浓度的溶液喷洒2次,中间间隔一周。用杀虫剂喷杀害虫,如用桃蚜喷杀蚜虫。
马铃薯成熟时间在出芽后60天左右。叶片发黄时即可收获,收获时应选择天气晴朗、土壤相对干燥的时间段。收获后置于阴凉通风处贮藏,切忌阳光直射。
4 结语
我国农业技术相对比较发达,耕地面积约18.37亿亩,约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虽然我国不存在粮食短缺的问题,但非洲一些国家粮食严重短缺,因此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为解决世界各地存在的粮食短缺问题贡献一份力量,因此深入研究及推广马铃薯的两季栽培技术十分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农作物不仅产量高,味道、营养等各个方面都要满足不同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对农作物的研究方向将有所改变,不再单单追求产量的提高,而是追求在高产量的基础上研发出高营养、口感及质量好的农作物。
参考文献
[1]朱博雄.马铃薯两季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2,(1):17-17.
[2]高中强,张家申.早春马铃薯早熟丰产高效覆盖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2,(12):32-32.
[3]陈密魁.早熟马铃薯两季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J].北京农业,2014,(18):80-80.
作者简介:冯胜高,土家族,大专学历,德江县堰塘乡农业服务中心农经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科技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