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期刊编辑的责任伦理研究

2015-07-29何文义曹渝

出版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

何文义 曹渝

[摘 要] 科技期刊是科学知识与科技成果传播与分享的重要平台,是现代科学研究和社会建设的知识源泉。科技期刊编辑是实现科技期刊功能、价值的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因此,履行并实现科技期刊责任伦理是科技期刊编辑的重要伦理内涵,科技期刊编辑应按照责任伦理原则的要求对读者、期刊和社会负责。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编辑责任 责任伦理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3-0038-04

Study on the Ethics of Responsibility of Sci-tech Periodical Editors

He Wenyi Cao Yu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Abstract] Sci-tech periodical provides an important platform which can share and spread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ts also the source of knowledge that is required in the moder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Sci-tech periodical editors can achieve the function and value as the body of the behavior and responsibility.Therefore, to fulfill the ethics of responsibility is a crucial ethical connotation to sci-tech periodical editors .They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readers and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sponsibility ethics principles.

[Key words] Sci-tech periodical Responsibility of sci-tech periodical editors Ethics of responsibility

在编辑学研究领域,学者们普遍认为期刊编辑活动的主要职责是选择和优化,认为这是编辑活动的基本工作。然而,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传播与共享平台,承担着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与科学研究自由共享的重要责任,科技期刊编辑在此环节中扮演着责任的承担主体。因此,一个优秀的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肩负着将择优后的科技成果高度精炼地呈现给读者的责任,更肩负着读者、科研诚信、社会等层面的责任。这个责任承担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推动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倡导学术自律、遏制学术腐败。从一定程度上说,承担责任是科技期刊编辑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也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主要伦理内涵。

1 责任伦理的本质

责任伦理虽然是伦理原则,但在传统伦理学的体系框架中,却并不是被关注的重要原则或理论核心,也就是说,责任伦理在传统伦理哲学体系中并不是重要的概念。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世俗社会的扩张,责任——这个曾经在传统伦理学体系中被边缘化的原则却越来越成为被重点关注的伦理内涵,尤其在现代科技社会中,责任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和重要伦理原则。责任伦理在现代科技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或是说,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责任伦理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责任伦理并将其作为重要的伦理理论进行探讨。1919年,“责任伦理”概念在一场题为“以政治为业”的演讲中被首次提及;1979年,《责任原理》一书深刻阐述了责任伦理的内涵;2001年,第一届全球公民大会通过《人类责任宪章》;2014年,中国召开“责任关怀大会”[1-2]。责任伦理在东西方社会历经百年发展,成为应用伦理学的核心范畴。

责任伦理是伴随世俗社会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现代化职业的发展而快速成长起来的伦理理论和原则,是现代世俗社会中最重要、最广泛、最深入的伦理原则,正如德国著名责任伦理学家汉斯·尤纳斯(Hans Jonas)所言:“当代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责任问题。”[3]责任伦理的本质“是揖别蒙昧、告别崇高,人类来到世俗化社会的伦理”[4]。因此,“世俗化的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从天上回到人间,也就是说,世俗化社会是人们主宰自己命运的社会。世俗社会人们的伦理动力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不是追求来生来世的宗教,也不是实现人类宏大理想的信仰”[5]。事实上,世俗社会责任伦理的推动力,一方面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方方面面的改变,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世俗社会已经告别传统宗教的信仰体系,充分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由、民主、平等的交往,这就需要新型的伦理原则和内涵来界定这些新型人际关系。

2 作为责任主体的科技期刊编辑的责任伦理内涵

责任伦理主体是责任伦理的核心,这是“因为责任伦理主体是责任的承担者,也是责任的实现者,责任伦理主体的道德素质和责任能力,直接关系责任实现的程度和责任履行的水平”[6]。角色是责任伦理中责任承担的主体,是责任伦理的逻辑起点,也是责任伦理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角色伴随责任,责任依附于角色,角色如果被解除,责任随之也被解除。个体责任的大小与其所扮演的角色的多少以及角色的重要程度有直接联系。

在科技期刊编辑活动中,科技期刊编辑是角色,因此,科技期刊编辑这个角色必须履行和承担科技期刊的责任。科技期刊编辑角色被赋予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读者负责,二是对社会负责,三是对维护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健康发展负责。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一些社会不良行为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开始出现,并影响到社会的其他领域和层面,学术科研领域也不能幸免,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捏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开始出现。科技期刊编辑要肩负对读者、社会以及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责任,严格审稿程序,拒绝造假科技成果的发表。同时,编辑在选择稿件时应摒弃个人利益和偏好,秉承以人为本的责任伦理原则,以服务好读者为价值追求。此外,每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本领域事业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做好编辑领域的工作并为此领域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也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的职责。

“社会责任是科技期刊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事物而被赋予的责任,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在于,科技期刊是科技文献信息传播中公认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传播媒介”[7],现代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需要的绝大部分信息都来自科技期刊[8]。科技期刊社会责任重大,“担负着促进科学发展的重大责任,而科技期刊编辑是科技期刊履行这种社会职责的活动主体。因此,只有充分认识主体工作的社会责任和意义,才能发挥这个角色的功能”[9]。

3 科技期刊编辑责任失范现象

科技期刊属于精神产品的范畴。作为期刊生产的中介人,科技期刊编辑承担着选题策划、组织稿源、编校文字、发行期刊等诸多工作,既是期刊产品的加工者,更是期刊质量的“守门员”“质检员”[10]。一名优秀的科技期刊编辑,除了要政治立场坚定、忠于社会主义编辑事业,还要有积极的办刊理念、勇于奉献的服务精神。但是,受外部不良因素干扰,科技期刊编辑活动中滋生了一些不良问题,出现了编辑责任失范现象,影响了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

3.1 容忍学术不正之风,未能把好学术质量关

学术界的不正之风,主要表现为学术成果弄虚作假,或者粗制滥造。如果说弄虚作假的责任主要在于作者,那么,粗制滥造的主要责任应该由期刊编辑承担。例如,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曾于2004年2月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造假论文,《自然》(Nature)随后指出其存在伦理问题。但在2005年,两家杂志又先后发表黄禹锡的其他造假论文。事后,尽管黄禹锡得到了相应的惩罚,但该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对两家刊物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无独有偶,随后十年中又先后爆发了英国“葛兰素史臧敬五造假事件”、日本“森口尚史造假事件”、“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中国“李连生造假事件”等学术造假事件,《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和《自然》等顶尖科技期刊也出现过发表造假论文等问题。事件表明,科技期刊编辑虽然无法确保所发表的全部论文都符合科学性、创新性原则,但应该在审核、把握论文的真实性、可靠性方面承担责任。科技期刊编辑应严把期刊学术质量关,不应该在学术造假过程中推波助澜,但在实践中,少数科技期刊编辑无法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有的见私忘公、见利忘义,甚至放弃操守,接受吃喝、请送,不是按论文的学术质量决定取舍,而是凭人情关系决定录用与否,在选稿过程中掺杂了个人的好恶偏见,既影响了科技期刊的社会声誉,也影响了期刊的学术质量[11]。

3.2 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较差

编辑工作是一项服务工作,需要期刊编辑怀着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致、兢兢业业地工作[12]。然而在实践中,科技期刊编辑队伍中确实存在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较差的编辑,影响了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整体形象。例如,有的编辑消极对待本职工作,不愿花心思、动脑筋把工作做好,认为校对文稿是在为别人做“嫁衣”,因而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工作应付了事,甚至假公济私。有的冷漠对待作者,尤其是初次投稿的青年作者。“来了稿件先看看作者身份,包括工作单位、学历、职称等”,如果身份不够,就不认真审稿,甚至随意搁置。还有的高高在上,把读者视为受益者和被动接受者,强调“我编什么,你就看什么”,忽视读者的信息需求,割裂、疏远期刊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3.3 缺乏专业知识,自我约束不严

优秀的期刊编辑,应该既具有较强的编辑才能,又具有丰硕的专业知识[13]。我国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相关专业的专家转岗成为编辑,他们专业知识丰富,但编辑知识有所欠缺;另一类是编辑专业出身,他们有较强的编辑技能,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因此,要成为一名理想的科技期刊编辑,必须不断学习进取、虚心求教。但事实却是,有的编辑在工作中漫不经心,既看不出、提不出问题,也解决不了问题,更不懂科研业务;有的忽视选题策划,不主动组稿和约稿,而是坐等作者登门;有的无所规划,总感觉自己很忙,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满足感;有的不把编辑工作视为一项事业,论文质量“把关”不严,“编辑加工”草率,造成论文内在质量差[14];有的滥用“文责自负”之名,要求作者承担本应由编辑承担的部分任务,求得自身的轻松自在。

4 科技期刊编辑责任伦理的构建

科技期刊编辑是科技成果传播与分享的创新主体,其道德水准在一定层面上影响着科技期刊的质量。综观当前对科技期刊编辑失范现象的讨论,学术造假主要关注的是造假者,而对编辑的责任问题关注甚少,这是不对称的惩罚体制。因此,强调科技期刊编辑的责任伦理,通过加强道德建设,培养编辑的内在道德情感以达到编辑的道德自律,并在加强道德自律的基础上辅以制度和标准的建设,从内、外双重层面入手建构科技期刊编辑的责任伦理,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4.1 加强期刊编辑职业道德建设

编辑职业道德是科技期刊编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及道德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编辑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15]。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将日常道德情操内化为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使之成为规范编辑工作的自觉行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编辑,才能在编辑过程中真正懂得尊重作者、帮助作者,才能在编辑过程中真正关注读者、服务读者,才能在期刊编辑过程中践行职业道德情操,体现人文关怀。具体来讲,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就是要践行“真、善、美”:真,要求编辑认真对待作者来稿,严把期刊论文“质量关”;善,要求编辑善待作者稿件,善待读者意见,在工作过程中坚持“与人为善”;美,强调编辑要以良好职业道德公平对待所有来稿,不发人情稿、关系稿、有偿稿,尊重稿件取舍的学术判断标准。总之,只有努力追求、积极践行“真、善、美”,才能不断提高期刊编辑的道德水准,有效规避负面道德问题的影响。

4.2 培育期刊编辑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科技期刊编辑是促进学术交流、强化科技成果推广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社会科技整体水平提升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在目前的办刊模式下,科技期刊编辑从事的是一项具有高度潜隐性的服务工作,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无法用独立的物质形态加以度量,而是融合在作者的学术作品之中,成为作者劳动的延伸和继续。毫无疑问,从策划选题、组织稿源,到选稿、审稿、校稿、出版的整个期刊制作过程,都凝结着期刊编辑的智慧和体力[16]。但是,由于科技期刊论文的著作权、署名权属于作者,期刊编辑的劳动容易被埋没,其主动意识和责任感也就得不到充分调动。因此,有必要根据期刊市场的变化形势,加强对科技期刊编辑的教育引导,强化主体意识,培养责任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编辑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内在价值,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严把稿件“质量关”,努力办出期刊特色,推动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持续攀升。

4.3 完善与国际出版业学术伦理标准接轨的编辑程序

鼓励并促进科技期刊积极参与国际出版业学术伦理标准建设,完善编辑程序,是提高国内科技期刊编辑水平和编辑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国际出版业学术伦理委员会(简称COPE)在作者署名权、利益冲突、同行评议、期刊的角色和责任、编辑的独立性、出版伦理等方面有严格的执行程序和完善的制度,尤其在出版伦理的内容和行为不端的常见情况与处理流程上有非常丰富的国际经验。这些原则和标准完全符合责任伦理的内涵和原则要求,符合责任伦理原则中的共生共存原则,对作者、主编、编辑委员会成员、读者及所有出版者都有所裨益。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可以借鉴和参考这些学术伦理标准并在编辑过程中加以贯彻,以保证论文发表的准确、透明和无偏倚,使作者和读者受益。

4.4 健全编辑管理政策,优化编辑评价机制

在市场化条件下,科技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自身地位和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因此,各相关单位应重新审视现有的政策和制度,改变将期刊编辑视为“科研附属”的片面观点,重新定位期刊编辑的角色,充分认识编辑在科技信息传播中的独特作用。科技期刊编辑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肩负着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技信息、推广科研成果等诸多职责,是社会科研体系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只有正确定位科技期刊编辑的地位和角色,才能制定更有利于实现科技期刊编辑价值的管理政策,为编辑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在健全编辑管理政策的同时,要优化编辑评价机制。专业知识和编辑技能是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理应成为重要评价标准。但是,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全面评价,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和编辑技能,道德素质也应成为基本的评价标准之一。对科技期刊编辑道德素质的评价,主要包括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多个方面。对科技期刊编辑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是规避负面道德问题影响、正确引导期刊编辑行为的有效措施和必然要求。

5 结 语

责任伦理是科技期刊编辑的主要伦理内涵。科技期刊编辑履行和承担责任伦理不仅是完成角色赋予的基本职责,更是为了实现刊物的宗旨和目标。责任伦理对编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编辑需要坚持责任伦理,以创造性思维、开拓精神、辛勤的工作及极大的精力,去发掘科技潜力大、影响广泛的创新型科技成果,为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尽职尽责。

注 释

[1][4]方国根.“责任”视域下的伦理学研究:读程东峰著《责任伦理导论》[J].伦理学研究,2010(6):133-135

[2][5]程东峰.责任:世俗社会的伦理[J].中国工人,2011(3):48-50

[3]甘绍平.伦理智慧[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69

[6]程东峰.责任伦理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1

[7]魏强.从编辑学的基本原理谈科技期刊编辑的社会责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152-154

[8][9]孙晓玲.科技期刊编辑社会责任的价值本源[J].编辑之友,2009(5):40-42

[10]梁涛,彭宁,曾令维.责任编辑的责任[J].中国出版,2004(4):54-55

[11]王子斌,张立元,刘明寿.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处理稿件欠妥行为探析[J].编辑学报,2009(1):81-83

[12]珞珈.编辑的眼光[J].出版科学,2014,22(4):1

[13]未翠霞.从科技编辑责任的角度谈如何做好编辑[J].出版广角,2014(18):78-79

[14]王健.学术期刊编辑在治理学术不端行为中的责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49-150

[15]吴晓淳.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的社会责任[J].出版科学,2012,20(1):38-41

[16]王子斌.科技期刊编辑负面思想之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02-105

(收稿日期:2015-02-16)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
科技期刊的分类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