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2015-07-28邢先双董明明山东省水文局山东济南250100

山东水利 2015年5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山东省数据库

邢先双,董明明,陈 建(山东省水文局,山东 济南 250100)

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邢先双,董明明,陈建
(山东省水文局,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结合山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和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山东省水文局积极筹建了山东省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推进了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方式的转变进程,为进一步提高山东省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山东省;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随着2011年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二期工程山东省建设工程的初步验收,省水土保持监测骨干网络已基本形成。通过近几年全省28处监测站点的常规观测,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水土保持监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数据上报仍采用纸质和表格上报形式等,与水利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实施方案》(2013—2020年)中提出“统筹现有水土保持基础信息资源,初步建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平台,推进监测工作的即时动态采集与分析,信息服务的快捷有效,推进水土保持传统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水土保持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因此,水土保持监测要更好地为政府、社会和民众服务,必须建设科学有效、快捷先进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工程,加快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步伐。

鉴于山东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实际,在省厅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厅水保处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山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站“构建五大体系,打造现代水文”的目标要求,省水文局超前谋划,积极作为,于2014年底提前完成了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实现了山东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新跨越。

1 系统建设内容

1.1信息资源建设

主要包括监测点基本信息、监测点监测成果数据、野外调查单元数据、区域监测数据、水文泥沙数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等。

1.2数据库建设

主要包括元数据库、水土保持监测点数据库、野外调查单元数据库、区域监测数据库、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等。

1.3应用系统开发

构建了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上报系统、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及监测点管理系统、区域监测数据管理系统、野外调查单元管理系统、水文泥沙数据查询系统、降雨侵蚀力计算系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上报和管理系统。

1.4系统集成

对各个子系统、数据库、数据、软硬件设备、网络在具体的应用系统和业务需求下进行安装、参数配置、调试、稳定性测试。

2 系统总体框架

本系统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体系开发。客户端通过DT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类空间数据的调用和地图表达,采用OracleSO-LARIS访问关系型数据库,采用DTSpatial访问空间数据库。利用海量数据管理技术,对项目数据进行分层、分类存储,满足用户的查询、显示、分析需求。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山东省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图

3 系统应用成果

结合山东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实际,为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信息化水平,构建了对应5大业务内容的8大应用系统成果。

3.1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管理

1)构建系统:监测点监测数据上报系统、监测点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2)系统功能:实现了监测站点的网络化、实时化管理:可以在线浏览全省各监测点的基本信息(人员、设施、设备等)、图片、视频资料,部分安装视频监控的监测站点,可以在线查看站点实地观测场景;实现了监测站点监测数据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开发了监测点数据上报与管理系统,实现观测数据的适时采集、及时存储、分类汇总、数据归档及网上上报和逐级审核;通过对监测点监测数据的纵、横向对比,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不同区域水土流失强度差距和年际变化情况,宏观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状况。

3.2水土流失情况普查

1)构建系统:野外调查信息管理系统。

2)系统功能:基于2010—2012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开发了野外调查信息管理系统,对全省水土流失野外调查单元进行系统化、信息化管理。管理全省1138个野外调查单元基本信息,数据粒度均精细到地块级别。通过野外调查信息管理系统可快速查询、定位各调查单元详细信息,为下一步开展5年一度的水土流失情况普查提供基本信息储备和技术支撑。

3.3区域水土流失监测

1)构建系统:区域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2)系统功能:通过GIS手段,实现对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成果及区域水土流失监测成果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监测成果的信息化管理和资源共享,提高监测成果的利用率。

3.4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宏观预测

1)构建系统:水文泥沙数据查询系统、降雨侵蚀力计算系统。

2)系统功能:通过限时授权方式读取水文降雨数据辅助降雨侵蚀力计算;使用监测点上报的监测数据以及水文降雨相关数据,实现降雨侵蚀力、降雨等值线等在线计算,宏观掌握全省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3.5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业绩管理

1)构建系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上报和管理系统。

2)系统功能:全省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服务单位年度业绩通过系统上报端网上上报至省监测站;对全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为全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和执法依据。

4 结语

加快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水土保持依法行政水平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山东省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完成和逐步实施,实现了山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的新跨越,推进了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方式的转变进程,为进一步提升山东省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崔春梅)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5-0012-02

作者简介:邢先双(1980—),女,工程师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系统山东省数据库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库
山东省即墨市
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