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挫教育 亟不可待
2015-07-28许云芝
许云芝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093-01
去年5月20日,一个应该被称为“吾爱您”的美好日子,一个90后的花季少女因为某种原因而服毒,孩子永远地离开了父母、师长、同学和这个美好的世界。是谁、又是什么将女孩推向死亡?这值得教书育人的我们深思。在我们的教育中,加强对孩子的受挫教育,亟不可待!
一、孩子受挫为哪般
(一)独生子女的任性。现在的孩子,他们是家庭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这些骄傲的“小皇帝”“小公主”是家长们的全部希望,凝聚着家长全部的爱,而这种爱却几乎只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却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他们在生活上一帆风顺,没有经历生活风浪的吹打,即使偶尔遇到过困难,也会因有父母的呵护而平安无事。当他们长大成人走上社会后,面对重大挑战完全没有应变能力,承受不了挫折,便会引发许多心理问题。
(二)家庭环境的变性。现代社会、家庭变故比较大,单亲家庭、后组合家庭增多。这种变故伤害最大的是孩子。在单亲家庭里,突然的变故使孩子们感到自卑、感到孤独无助。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孩子们更加脆弱、敏感、自我封闭、情绪低落。
(三)同伴友情的失落感。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自尊意识的增强,他们特别希望得到同伴的尊重和认可。有的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正确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对他人缺乏宽容心理。当与好朋友发生一些小摩擦时,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主动弥补过错,最后导致友情破裂。就会认为人情淡薄,产生受挫感。他们渴望追求一种纯真、完美的友情,但由于缺乏交往能力,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达不到预期目的,就会使他们苦闷、彷徨的内心产生深深的受挫感。
(四)学习生活的失望感。现在大多数的长辈们总是以一个孩子的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一个孩子的成败。这种评价方法,忽略了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各方面心理水平的不均衡性。当今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及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父母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孩子不切实际的要求,必然会造成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有的孩子一说考试,就犹如“谈虎色变”,生怕自己考不好会招致父母或长辈的恶语相加,就会产生学习上的受挫感,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孩子抗挫不容缓
一位世界著名的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帮助学生分析哪些需要是合理的,能够满足的,应该满足的。哪些需要是不合理的,不能满足的,也不应该满足的。同时教给学生满足合理需要的方法、技能、技巧,创造条件使学生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样就能消除甚至避免学生受挫情感的产生,使学生积极地学习、生活,健康地发展。
(一)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受挫教育。对学生进行受挫教育要制订科学的实施计划,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分步实施。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低,表现千奇百怪,情况千差万别,我们老师必须充分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其行为的特征,根据不同对象,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优生”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品行良好而备受老师青睐,他们的各方面都处于顺境。他们往往听多了赞美,而偶有一句批评会翘起嘴巴,听不进去。因而,我们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做到受挫后能冷静分析。而一些“学困生”往往比较多地表现出怯懦和自信心不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往往表现为无所适从。要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必须多一些鼓励和肯定,从而使他们建立起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其实,心理障碍就是一张纸,捅破了什么也没有。有些东西如果成了大问题,拿出来大家讨论、研究,就可以找到应对的方法。
(二)交心谈心教孩子正确应对挫折。当学生受到挫折时,我们要善于引导他们从客观、主观、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冷静分析,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尽快走出挫折的阴影。只有针对受挫情况做出相应的行动,才能避免下一次再受到伤害。如考试成绩差,就让学生自己反省自己的学习方法,对症下药,制定一些计划以提高成绩;与同伴发生矛盾,应冷静地分析谁对谁错,找出解决方法等。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孩子经历失败,但不灰心丧气,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我们能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来正确对待学生的心理挫折,鼓励和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应对的办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耐挫能力,无疑会使他们的一生受益无穷,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能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去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责任编辑 文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