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说语文学科的“少教多学”

2015-07-28雷钦军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6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探究语文

雷钦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050-02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者积极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少教多学”这种新型教学理念也就应运而生了。“少教”不单指数量的减少,而是教得更好、教得更精、教得更加有效;“多学”也不是数量的简单增加,而是学得更主动、更科学、学得更有用。那么,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效践行“少教多学”呢?

一、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语文课堂应该是时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因为语文的范畴不只包含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之类简单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语文承载的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博大精深。但是我们却经常发现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而学生在底下听得想打瞌睡。所以,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搞好合作交流,培养语文能力

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语文也是如此。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对语文课感兴趣,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尊重学生在心理、智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是备受学生青睐的,分组讨论、自由辩论收到了以往课堂预想不到的效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所以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备课时,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

小组学习作为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全班教学的中介与纽带,其重要性和优越性是明显的。就学生而言,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和遗留的问题能够得到伙伴的充分关注和帮助,不仅有助于促进学习的进步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培养合作的精神。就教师而言,因为有小组合作学习做基础,所以比较容易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还可以把小组学习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契机,进一步开展组际交流或全班教学,使全班同学共同获益。学生之间交流自身学习的体会,以及领悟的学习方法,往往能击中知识和方法的关键点,更易于被同伴接受,起到教师单独小结所不能达到的功效。所以课堂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谈体会、谈方法、谈困惑,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在探索及合作交流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从而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这也就自然达到了“少教多学”的效果。

三、创设教学情境,强化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往往被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批评的“在岸上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学生缺少真实的体验,所掌握的也不过就是空洞的理论。因此,按照“少教多学”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针对学生表现欲极强的特点,教师可尽多地创设教学情境,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模仿改编戏剧、小说,以及把戏剧、小说中的情节搬到讲台上进行表演;可以采用辩论会、演讲会、实话实说等形式,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发语文教材资源,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质疑、探究、表现。

四、做实质疑环节,培养探究精神

质疑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不懈地追寻与探究,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是否真正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学贵有疑”,在语文教学中,要始终坚持“质疑优先”的教学原则,学生一有疑问提出,就应根据学生的疑问去变通教学,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满足学生追寻探究的求知欲望。学生有了质疑的自由,学习的热情就会调动起来。除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外,还要教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难点处求疑、矛盾处求疑、模糊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等,学生有了质疑的能力,探究的愿望就会得到维持甚至升华,学习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里就有一个时空保障和个性保护的问题。探究学习是一个人良好的素质,也是自我发展的需要。语文课堂教学更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他人的承认,学生也如此,但由于习惯、兴趣、能力的不同,有的学生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说话,有的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有的学生不愿意被人家指名回答,因此就需要教师认真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现他们的亮点与优点,适时加以肯定和推动,让全体学生都能觉得语文课堂是一片自由的天地。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课堂参与的机会,创造条件使其发挥自己的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言语的自由,思维的自由,保证了学生有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有自由活泼的空间,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深入,不断收获。

“少教多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动脑筋,想办法为自己“减负”,为学生“增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 文 思)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理念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