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融”的视角,无痕地让发“问”成为自然
2015-07-27许贻亮
许贻亮
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是构建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链的要求,也是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程度如何的判断要素。要实现这一价值追求,笔者以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通、融”的视角,站在课程目标的角度、站在大课堂的角度、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等,创建一种轻松的氛围、一种思考的氛围、一种创造的氛围,让学生的发“问”成为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自然。下文以北师大版二下“数学好玩”中的“‘重复的奥妙”一课为例展开叙述。
一、“直通”素材内核,才能使“问”上心头
在教材中,呈现的主情境图是蒙古族“那达慕节”的活动画面。
其中为由上到下为旗帜摆放、灯笼悬挂、儿童排队、花盆排列等,它们都具有简单的重复规律。情境图的素材内容是丰富的、具象的,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发现“原来这些东西都是有规律的”。丰富的素材一方面给予学生多元的观察角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生生之间交流的聚焦程度。从这个视角来看,一股脑地投放情境图并展示给学生观察,显然不太合适。其实,这些丰富的素材本身加以细致分析的话,大致是3种情况,从简单到复杂分别是:①灯笼悬挂、儿童排队(1212……);②旗帜摆放、气球装饰(112112……);③花盆排列(11221122……)。对于这些简单重复规律,二年级学生如果理解、掌握了其中的一种,其他的便可以通过迁移达成举一反三的效果。
因此,站在整节课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教学内容我们便可不那么拘谨,完全可以全盘考虑,进行适当再创造。教学中,教师呈现的素材不妨做分次呈现的处理,择取其中离学生生活更近的,更能触动学生心理的一种,从而在“直通”中达到简洁、高效目标。
例如,可以“灯笼”为主线索逐一展开。
教师先在黑板上贴出4个大灯笼和4个小灯笼并画上一条线。
师:有什么想说的?
生:是要挂灯笼吗?
师:很想挂灯笼是吧?你想怎么挂?
生:这些灯笼能不能打散来挂?
师:怎么打散?
生:能不能先大灯笼再小灯笼?
……
让学生充分展示想法后,教师出示其中一种灯笼挂法的图片(图1)。
聚焦两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吗?”“把这些灯笼分组,你觉得几个分为一组?怎么想的?”从而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重复”的存在。
这样教学,看似失去了丰富的数学信息交流过程,但在不经意间,收获的是学生从观察信息、表达信息,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无痕转变,在简约的素材面前,一句“有什么想说的?”学生便不由自主地依生活经验展开提问,实现以“简”驭“繁”,以“一”得“多”的效果。
二、“通透”设计问题,才能使“问”露嘴边
“数学好玩”的教学,应突出“好玩”二字。它不应等同于“知识教学课”“技能训练课”以及“问题解决课”。它应重在学生对知识的感悟与体验。要感悟、体验“好玩”,便应让学生真正地经历“玩”数学的过程,由内心深处获得“好玩”的认知。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在创设“问题”来推动课堂教学进展时,便应尽可能地“通透”,即问题所要表达的意思对学生而言是浅显的、明白的,不要有过多的迂回,更不能模棱两可。减少学生因揣测教师的想法而迷失了自己学习的方向。从而,教师在对话中,相机牵引,让学生发“问”的展开了无痕迹。
本节课要求对于发现的“重复”规律进行数学化的表达,教师用书中提供的方法有“文字”(大小大小……),有“画图”(○△○△……),有“符号”(√×√×……),有“数字”(1212……)等。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符号化”的过程,感受数学的“简洁美”。方法虽不一定要全部被发现与展示,但数学的美却一定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真好玩!要做到这一点,教学中如果只是问一句“你能用简单的方式记录下来吗”或“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这样迂回的问题,学生的“动”是被动的、迟缓的、没有方向的。要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真正地“做数学”,就应设计更“通透”的导向性问题。
例如,让学生边观察灯笼图片边交流。
师:如果要把这些灯笼画下来,你大约需要多少分钟?
生:我可能要10分钟。
……
师:看来,把它们画下来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时间稍微长了一些。如果要在30秒的时间内把它们画下来,你觉得怎么样?
生:不可能,画不完的。
师:谁还想说?
生:如果画个大圆来表示大灯笼,可以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如果画一个圆可以代表一个大灯笼,就可以很快画下来了。
师:聪明!用圆来代表灯笼,真会想办法!当然,还可以有别的办法,大家可以自己创造。下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计时开始。
教学中,教师先询问学生“把灯笼画下来,你大约需要多少分钟?”然后追问“如果要在30秒的时间内把它画下来,你觉得可能吗?”通过这两个“通透”的问题,直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不知不觉中学生便开始发“问”。从“不可能”的即时反应,到“画大圆来表示可以吗”的思维升华(替代思想),在“不可能处”发现“可能”,从而在实际操作中享受多样创造数学的体验,学生怎能不感到“好玩”呢?
三、“交融”数学视野,才能使“问”活于眼前
教材中,除了对主情境图中重复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理解外,还提供了一组生活中重复的现象。
其中,与时间相关的内容较多,且跨度较大。如果在教学中,教师逐一出示相关教学素材给学生,那么教学便显得“零碎”,没有生机活力。同时,从大课堂的角度来看,这些相关链接的内容,其数学本质与主情境图也有区别。主情境图中所有素材蕴含的都是“直线上有限不封闭的重复”,而图2的时间素材蕴含的却都是“曲线上无限封闭的重复”——循环往复、依次出现,是循环小数的初步生活模型。
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及关系,教师不妨在全方位考量的基础上,把各种要素“交融”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向前的整体。
例如,教师可以尝试在课件中展示时钟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一个点一个白的(即一个点、一个间隔)。
生:我发现了一个数字一段白的(即一个数字、一个间隔)。
生:我发现了时间不停在转,12小时之后又重新开始了。
师:比如,现在是3点,接下来是4点,接着是5点、6点……12点、1点、2点、3点,又重复了。真了不起,在静止的钟面中发现了动的规律。时间,就是这样一圈又一圈地前进的。
生:每个星期也是这样的。
师:说说看。
生:比如说,今天星期三,明天是星期四,然后是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接着又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
师:真会联想。是的,它也一周又一周地重复着。
生:一年12个月,也是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
师:对的,1月到12月又回到1月再到12月。
生:除了时间,还有别的规律吗?
……
教学中,以钟面的直观图为核心,有机地把有关时间的规律“交融”到一起,从“直线上的重复”到“曲线上的重复”,从“静止的重复”到“动态的重复”,学生在“发现”中不断地惊喜于新的“发现”,感受着重复的“美”,并不知不觉中达到思考的“沸点”。学生发自内心的发问:“除了时间,还有别的规律吗?”把“重复”由教材及生活,极大地丰富、拓展了自己的数学视野。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