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方法 巧引导 促高效

2015-07-27李美莲

新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作文课想象创设

李美莲

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优化作文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写作的准备,对作文课产生浓厚兴趣,进入良好的写作状态,进而开发内在潜能,优化思维,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以读促写法

我们“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课文是最好的例文,从学生熟悉的内容中精心挑选出与本次作文题目有关的内容,通过“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对要写的内容心中有数,这不失为学生练习写作的一个捷径。笔者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的:1.从内容入手。如在写《梅花》这一题目时,让学生先回忆《梅花》和《墨梅》中描绘的梅花,分析比较写法,再欣赏梅花,许多同学就能写出栩栩如生的内容来。2.从题目结构入手。如学了课文《谈礼貌》后,笔者给学生出了《说诚实》《谈信任》等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从中有所启发、有所借鉴,开启他们思维的大门。3.从写法入手。比如教学苏教版第七册“习作5”,笔者学校一位教师先引导学生对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进行分析:小闹钟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的?《小溪流的自述》又是如何写的?让学生头脑中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后,再进行写作就事半功倍了。4.从说入手。“说一说,写一写”的编排在教材中屡见不鲜,比如“口语交际”中安排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张照片,学生在兴致勃勃地介绍之后,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习作就水到渠成了。从以上几种角度入手,都能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由已知到未知,既亲切又自然。

二、创设情境法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情境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情境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下面几种:1.讲故事法。教师可通过对一个历史片段的描绘、一篇美妙童话的讲述、一件感人至深的亲身经历、一段优美的传说等,用绘声绘色的描绘,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环境中,激发他们“我要说”“我要写”的欲望。2.回忆法。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文化娱乐、热点话题等方面谈起,唤起学生的回忆,增强感性知识,然后导入要写的内容。如执教苏教版第十册以“新闻报道”为话题的作文时,通过简短的描述,让学生回忆学校近日发生的新鲜事,既让学生产生了亲切感,又烘托了气氛,创设了情境,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3.多媒体展示法。多媒体课件音画结合,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更主要的是可以让执教者有的放矢,创设出良好的情境。比如笔者在执教《秋天的树叶》时,将各种各样的秋叶美景配以音乐《秋日私语》,学生在欣赏之余受到美的熏陶,情动辞发,言之有物。4.游戏、实验法。“游戏是孩子的特点和天性”,是学生最乐于参与的活动。记得笔者读初一时,老师让我们在作文课堂上动手缝纽扣,有了亲身的体验,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了。科学实验作文也是一样的。“玩和写结合”,学生就容易以饱满的激情对待游戏、对待作文。笔者在教学作文课《捏鸡蛋》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不但是给你们上课的老师,还是一个魔法师呢!同学们,看老师手上有什么?(鸡蛋)这是一个被施了魔法的鸡蛋,它呀怎么捏也捏不碎,你们相信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接着笔者出示“鸡蛋不破咒语”,让学生捏鸡蛋,在玩中观察,玩和写结合。当然,可创设的写作情境多种多样,只要能够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写作中去,作文课就能成为学生倾吐情感、记录生活的良好平台。

三、联想想象法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联想和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发挥学生自由想象的天性,不断激发他们驰骋想象的兴趣,就容易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此类方法适合于一些想象作文。如一次作文课上,笔者将神话故事和动画片中的主人公“请”到课堂,告诉学生,他们也想参加奥运会,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他们会报哪个项目?可能会发生什么状况?结果怎么样?学生们尽情想象,写出的作文内容丰富、表达生动。写看图作文也需要想象力。一次作文课上,笔者故作严肃地问学生们:“孩子们检查一下,你们该带的东西带了吗?”学生一阵忙乱后说:“带了。”“再检查检查!”学生还是大声回答:“带了!”我笑了:“那么,你们的想象带来没有?”学生们愣住了。接着我出示一幅图:“这幅图是静止、黑白、无声的,但我们在写作时应该是运动、彩色、有声的。这就需要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经过这样的诱导,学生在描述时就注意对画内细节和画外情节展开想象与联想。

四、物体直观法

物体直观法就是指通过实物、图片、幻灯片或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效率。如对物体进行描写,教师可以一上课就直接展示与本次作文有关的物件。这样,不用多费口舌,同学们已马上被吸引,很快进入状态。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把握定点观察静态景物的基本顺序,就可以选择一个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学道具,不要太复杂,以利于展开观察,但必须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和色彩层次。可以用盆景或台灯等小摆设。?摇?摇?摇?摇

当然,如果各种物体直观手段与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恰当结合进行导入,更能收到良好效果。在一次作文片段教学中,一个教师指导学生描写人物外貌。该教师指着自己来了个自我介绍:“矮个子,黑皮肤,小眼睛,大鼻子。我是丑女,我自在。”学生们听了哈哈大笑。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们分析:老师按什么顺序介绍自己的外貌?抓住哪些内容写?为什么要写这些?学生讨论后再小结:描写人物外貌要按一定的顺序,要抓住特点来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学生写起来,方向就很明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归根结底,无论运用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不断提高作文水平。卢梭曾说过:“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经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以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切不可忽视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加灵活多变、绚丽多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六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文课想象创设
快乐的想象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马老师上作文课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