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2015-07-27宋丽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5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应对措施风险管理

宋丽华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以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我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护理,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接受风险管理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所谓的护理风险主要是指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不安全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伤残或者死亡的可能性。心血管内科护理除了包含一般性的护理特征,由于该种疾病来势凶猛、发病原因多、病情变化明显、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是临床护理中风险较高的一个科室。护理风险主要是指针对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和处理,从而减少发生风险事件之后患者以及医院可能受到的经济损失或者危害,是一种通过最低成本获得最高安全保证的一种管理方法[1]。本文主要对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患者的相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入院之后接受的第一诊断为心血管内科疾病,意识较为清晰,住院时间>48 h,排除可能出现的肾、肝疾病、恶性肿瘤以及精神障碍等并发症。男85例、女

56例,年龄50~70岁,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48例,原发性高血压56例、严重心律失常15例以及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9例和病毒性心肌炎2例。随机将13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比例、疾病状况、病程、心功能分级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患者在接受统一治疗之后,有医院随机分给不同的医生进行主管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还对其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实施个性化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对其预案措施进行调整。

1.3 效果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状况以及并发症状况进行探讨,护理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以及风险事件患者,其护理等级可以判断为优秀;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护理风险,及时去除之后,未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存在并发症,患者有着较高的医嘱依从性,可以判断为良好;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1~2例护理风险事件,未发生任何疾病相关并发症,医嘱依从性一般,可以判断为一般。护理过程中出现3~5次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存在医嘱依从性,判断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对两组患者组间率进行分析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分析

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因素包括疾病引发的心功能不全、心率失常、心肌梗死以及突发性呼吸心搏骤停等;坠床、跌倒以及便秘引发的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心脏破裂;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之前出现心绞痛、用药护理以及人员配置等各种不同风险[2]。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根据上述效果分析,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体合格率96.4%,对照组患者的合格率89.7%。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分析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护理服务满意度分析

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满意度相对较高,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率99.10%、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率87.01%。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在分析和比较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根据过去的研究资料分析和调查,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人员对护理风险的防范以及识别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从根本上降低各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验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可能性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水平,可以首先对风险管理相关制度进行建立并完善,针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实施相关管理工作条例。还要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主动服务的工作意识,对其沟通、理论以及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和定期考核[3-5]。做好药物安全管理工作,引导护理工作人员对相关药物的最大用量、作用、用药时间、用法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学习,并记录临床观察中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并对其进行上报[6]。心血管内科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接受风险管理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海群.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01:117-118.

[2] 鱼秀丽,王小亚.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4,26:5939.

[3] 谢艺珍.浅谈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防范策略[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5:178-179.

[4] 冯翠连.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2012,12:77-79.

[5] 徐 雯.心血管内科护理的风险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341-342.

[6] 陈花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13:1203-1204.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应对措施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