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轴承滚子残磁的退磁技术

2015-07-26王建民杨俊涛

轴承 2015年6期
关键词:退磁滚子外径

王建民,杨俊涛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装备制造公司,河南 洛阳 471039)

在轴承生产中,残磁是一项重要指标。因为轴承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残磁会吸附磁性物质,加快轴承的磨损和破坏,影响轴承的精度和使用寿命。为适应铁路现代化进程,满足铁路货车提速、重载及货车装备现代化对轮轴的发展要求,对铁路轴承工作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轴承的残磁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依据有关规定,铁路轴承残磁应小于0.3 mT。

1 残磁产生原因和危害

轴承滚子产生的残磁主要归因于滚子加工特点,滚子磨端面时需吸附在磁盘上加工,由于受自身端面面积的影响,需要有较强的磁场才能将滚子紧紧地吸附在磁盘上,满足滚子磨削加工的工艺要求;滚子的磁粉探伤也是在很强的磁场中进行,会造成滚子的残磁较大。滚子在粗、细磨加工结束后残磁过大,会吸附微小金属颗粒,影响滚子在下一工序磨削时的定位;同时也会使检测值产生偏差和影响磨削后滚子的几何精度。成品滚子残磁过大,影响轴承装配精度,进而影响轴承质量和寿命。

1.1 滚子加工工序间退磁

滚子的加工工艺流程为:冲压→粗磨→软磨→热处理→粗磨端面→退磁→粗磨外径面→细磨端面→退磁→细磨外径面→磁粉探伤→退磁→超精→退磁→成品检查残磁、外观和硬度→入库。

整个滚子工艺流程共进行了4次退磁。第1次退磁是为了满足外径面粗加工的工序需求,如果残磁过大,可能影响外径面加工时滚子的定位精度,从而影响滚子的加工精度,一般残磁应控制在0.5 mT以下。第2次端面细磨后退磁是为了保证滚子外径面细磨加工时的定位精度,如果残磁过大,可能影响滚子的加工精度和成品的几何尺寸,一般应控制残磁在0.5 mT以下。第3次为磁粉探伤后退磁,用来消除强磁场探伤留下的残磁,一般应控制残磁在0.4 mT以下,否则可能影响超精后外径面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等。最后一次为超精后退磁,其直接关系到成品滚子的残磁量(又称为点状残磁,是指残磁较小时在工件表面成小点状分布,且多出现在尖角处),必须满足残磁小于0.3 mT的要求。

1.2 退磁机

退磁机性能直接影响退磁质量。20世纪80年代中期,普遍采用螺旋管线圈(低电压大电流)退磁机和龙门式9-120退磁机进行滚子退磁。以353130B型滚子为例,其大端直径为22.213 mm,小端直径为20.555 mm,长度为50.059 mm。

(1)端面粗、细磨2次退磁,均采用螺旋管线圈退磁机,由于滚子通过线圈的速度和空间形态不能有效控制,以及退磁机自身设计理念的问题,退磁后不能满足残磁小于0.5 mT的质量要求,部分滚子端面边沿残磁较大,退磁效果见表1(每组300粒滚子,随机抽样,下同)。

表1 螺旋管线圈退磁机退磁效果 mT

(2)磁粉探伤后采用9-120退磁机退磁。整个退磁过程的交变磁场较强,磁场强度变化为:弱→强→弱→强→更弱。工件随意放在传送带上均匀通过,退磁后残磁超过0.4 mT的达到24%。

(3)超精后成品滚子退磁仍采用9-120退磁机,退磁效果见表2。由表可知,滚子残磁超过0.3 mT的达到37%,且多次退磁的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对滚子残磁的技术要求。

表2 9-120退磁机退磁效果 mT

2 改进措施

滚子退磁处理应具备2个条件:一是磁极交迭,二是磁场强度的衰减。退磁机对滚子残磁的退磁效果不仅与其结构形式、功率大小有关,而且与退磁磁场强度的梯度分布是否合理、工件的通过方式、速度等有很大的关系。改进前滚子残磁主要分布在端面边沿,分析退磁工作原理,认为可以对退磁机进一步优化。

(1)针对螺旋管线圈退磁机存在的问题,改用TCTB-120C退磁机,其由带铁芯双线圈和传送机构组成,退磁功率为6 kW。滚子端面磨削后通过传送带均匀经过退磁机,退磁磁场强度变化为:弱→强→弱→强→弱,反复交替变化。改进使用TCTB-120C退磁机后退磁效果见表3,基本达到残磁技术标准。

表3 TCTB-120C退磁机退磁效果 mT

(2)滚子磁粉探伤后仍采用9-120退磁机退磁,经过对退磁原理的分析,将传送带通道由原来的宽300 mm改为250 mm,与铁芯同宽,滚子装盒垂直放在传送带上通过,退磁后滚子残磁超0.4 mT的降低至2%,基本满足要求。由于滚子装盒,减少了磕碰,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3)超精后成品滚子退磁采用9-120退磁机,改进前滚子残磁不合格率较高,考虑到可能是磁场强度空间分布问题引起。因此,改进后将退磁机传送带两边加装2个带铁芯的横向线圈,工件在空间上下、左右、前后3个方向均有交变磁场,使滚子能够全方位退磁,磁感应强度大,退磁磁场强度的梯度分布和磁力线空间分布更加合理。改进后退磁机结构如图1所示,退磁过程为:滚子放置在盒子中,传送带带动滚子进入退磁通道,先经过纵向线圈对滚子轴向退磁,再经过横向线圈对滚子径向的一个方向退磁,最后经过空心大、小线圈对径向另一个方向退磁。滚子退磁效果见表4,合格率达到99.7%以上。

图1 改进后退磁机结构示意图

表4 改进后成品滚子退磁效果 mT

3 结束语

为使铁路轴承不因滚子残磁影响其工作性能,轴承滚子要进行退磁处理,有时还必须进行多次退磁。但退磁一般只能把残磁强度减小,而不能将其完全消除。通过改用退磁设备、改进退磁工艺,解决了滚子残磁超标的问题。改进后的退磁机和工艺运行一年多来效果良好,滚子残磁量得到有效控制,满足了铁路轴承滚子的技术要求。

猜你喜欢

退磁滚子外径
◆敷设线缆用材料
敷设线缆用材料
三角形边长与内外径之间的三个不等式
永磁同步电机防退磁专利技术综述
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退磁仿真分析
特大型调心滚子硬车削工艺试验探究
圆锥滚子轴承半凸滚子的优化研究
仿真模拟在多联推力滚子轴承研发中的应用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电磁退磁性能研究
一种便于连接的塑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