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航:扬帆起航正当时

2015-07-26高彩仙

今日民族 2015年3期
关键词:佤族生态旅游民居

文 / 高彩仙

博航:扬帆起航正当时

文 / 高彩仙

博航新景

沿着澜西公路进入佤山,在澜沧与西盟交界处,栖息着一个佤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美的村落——勐梭镇博航自然村。

博航村是一个佤族聚居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村内的森林遮天蔽日,林间山花灿烂,这里的佤族群众大多能席地而歌,即兴起舞,佤族神话为村子增添了神秘色彩。然而,这样一个美丽的村落,过去却十分贫困,直到2007年,西盟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次调研,打造“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思路逐渐清晰,对博航村的改造拉开帷幕。

从基础设施建设着手,博航先后建成主干道4020米,路面用当地石块铺设;架设输电线路10余千米,安装一户一表111户;架设引水主管网14800米,修建水池5个,总容量82立方米。此外,村内还进行了球场、文化室、景观台等旅游文体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后,博航开始了特色民居建设。村内先后建成了39栋佤族传统木屋,每栋房子的投资为40万元,村民自筹5万元,其余由政府统一规划、投入。木屋以佤族传统民居干栏式建筑结构为风格,充分挖掘运用佤族文化元素,房屋主体设计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木板墙壁,房顶采用仿真铝茅草加以装饰,既保留了佤族原始民居特点,又做到安全、坚固,还能满足现代居住需求,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以前,村民岩党家墙壁是竹子围起来的,“一到冬天,冷得不行。” 岩党说。2012年他搬进了新家,村里开始打造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游客来了,村民们也忙碌起来。岩党的妻子擅长编织,能制作佤族手工纪念品,我们来到他家时,她正在编织佤族包,两天织一个,一个可以卖150元。

曾经的博航,村民们大多住在茅草房里,如今的博航在大家的辛勤劳作下越来越好

在博航可以观赏到“岩峰叠翠”“云霞雾霭”的自然景观,还能看到佤族木鼓房、剽牛桩等人文风貌,所以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2013年,由云南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一个旅游推介会上,博航村被评为“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旅游产业带动村民们发家致富的作用日渐凸显。

近年来,博航又启动了新一轮产业扶持计划,计划新植咖啡500亩,小米荞300亩,新建猪圈111间,养猪600余头……

未来,西盟县委、县政府计划在10年内使博航80%以上的劳动力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均有一技之长;90%以上的农户有致富门路,其稳定收入占到年度纯收入的70%以上;95%以上的农户住上适用、美观的住房,住房布局和占地面积符合村庄规划要求;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户达100%,实现病有所医;养老保险普及率达到100%,实现老有所养。

博航,这个曾经贫穷闭塞的村庄,正阔步向前,潇洒起航。

(责任编辑 刘瑜澍)

猜你喜欢

佤族生态旅游民居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佤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论佤族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探讨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