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启航 放飞希望
2015-07-26马杰珊胡家美褚忠平
文 / 马杰珊 胡家美 褚忠平
筑梦启航 放飞希望
文 / 马杰珊 胡家美 褚忠平
35年来,来自全省各地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莘莘学子,怀揣梦想来到预科基地。在这里,他们收获了来自民族大家庭的爱、汲取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从这里出发,他们有的成长为民族干部、有的成为成绩斐然的学者、有的扎根民族地区成为了照亮边疆教育事业的一根红烛……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承载着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希望,播撒在辽阔的云岭大地上。
张保和:民族政策的受益人
作为第一批学生,张保和一直觉得自己无比幸运。张保和的家乡在德宏州陇川县,1980年,受民族政策照顾,这名傣族小伙从陇川县章凤中学毕业后就被云南民族学院(现云南民族大学)招录到预科部高中班学习。
离开家乡前,张保和连陇川县城都没去过几次,忽然来到省城昆明,公交车、大工厂、省政府……一切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东西都忽然展现在了他的面前,让他有了一步登天的感觉。张保和和各族同学在一个校园里学习、一个食堂里吃饭、一栋宿舍里起居。耳濡目染,他逐渐习惯了城市生活,适应了大学氛围,他在心里不断激励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顺利考入大学。
然而,天不遂人意,1983年高考发挥失利让张保和以为自己只能打道回府了。幸运的是,省民委和云南民族学院了解情况后,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对像他一样离高考分数线差了几分的少数民族同学采取特殊政策,招录到预科部的直升班学习一年后再升入大学。张保和又一次成为民族政策的受益人。就这样,张保和继续在云南民族学院深造直至大学毕业。
遥想当年的往事,一切好像发生在眼前,张保和回忆说:“云南民族学院的学生涵盖了很多个民族,老师教育我们要团结、要互相帮助。直到现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我从来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我从来不说。”
张保和
熊光红
张国荣
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了,张保和谈起往事时依然一脸幸福,他说自己是国家民族政策的受益人,当年党和政府不仅给了少数民族学习的机会,还在生活上给了他们许多补助,每个月发放的各种生活补贴费已够吃饭,住宿是免费的……这些温暖足以让他铭记一生。
熊光红:预科那年
1987年,熊光红来到云南民族学院,成为一名预科生。毕业以后留校参加工作,如今担任云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的他,回忆起预科那一年的经历仍不免感慨万千。
熊光红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他们当年预科一共有两个班,每班45名学生。班上同学几乎涉及了云南省25个世居少数民族。老师作为这个民族大家庭的管理者,成为他们迷茫时的引路人、脆弱时的好朋友。那时候,班上同学大多来自偏远贫困的地区,大家家境普遍不好。老师就总是鼓励大家要珍惜大好的政策,努力学习填充自己的大脑,他日学成用实际行动好好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同学生病,老师亲自带着喷香的饭菜到宿舍看望,嘘寒问暖。老师的感化教育,使同学们也学会了团结互助,相互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那年,熊光红打篮球时脚踝受伤,全班同学每天依次轮流到宿舍帮他提水、打饭、揉脚,44个同学无一例外。
预科一年,作为大学的缓冲期,熊光红获益良多,他说:“预科那年,我最大的收获是性格方面的转变。在与老师和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包容。我也学会了欣赏对方的优点和成就,汲取有益之处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些,是我一生的财富。”
张国荣:薪火相传不负使命
这天,元阳县中学的张国荣老师刚下课就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熟悉的声音把他的思绪拉回到了20年前的大学时光。
1991年9月,张国荣离开了边远的小山村,来到云南民族学院预科部报到。由于他接到的是民院预科的通知书,报到时才知道自己是蒙自师专的预科生。对招生政策的不了解和固执的性格让他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甚至产生了弃学回家的想法,因而闹了一个星期的情绪。班主任肖春海老师知道后苦口婆心地对他进行劝导,消除了他心中的误会和阴影。
一别23载,张国荣如今也成了一名有着20年教龄的老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他脑海里时常回响着恩师们的教诲。对待学生他严格要求,教学中他幽默风趣;遇到问题学生时他牢记肖老师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方式,耐心引导学生们更正缺点。
张国荣说,驻守边疆教育战线20年,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欣慰地看到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像他当年一样走出家乡迈上求学之路。更让他欣慰的是,不少学生学成后又回到家乡教书育人。边疆老师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他很骄傲,因为他做到了在民院预科部时对老师许下的承诺——扎根民族地区,把教书育人的薪火传承下去。
李商:我的第二个家
李商是一名来自云南大理的彝家姑娘,2014年9月进入教育基地开始了崭新的学习生活。进入学校后,她发现预科和高三补习有很大不同,预科虽然重点补习高中文化课程,但是教学内容与将来的专业学习有一定的联系。
接近一年的预科生活,李商收获满满。从刚到学校时的各种不习惯,到即将离开时的深深舍不得,她已经爱上了这个多民族同学、老师组成的大家庭。她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到宿舍报到时,同宿舍的同学中有藏族、白族、彝族、壮族。虽然相互间不大听得懂对方的话,但从彼此的笑容中她还是感受到了暖暖的善意。
李商所在的预科36班,有彝族、白族、壮族、藏族、哈尼族等13个民族。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大家庭里,刚开始由于语言不通,大家交流起来有很大障碍,很多同学都觉得不习惯,非常想念家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的普通话越讲越好,大家也成了像家人一样亲密的朋友。“相处久了,我们不仅从其他民族的同学那儿学会了很多有趣的语言文字,还知道了很多民族习俗。比如在和壮族同学吃饭时,筷子不能直对他们,只能斜着拿;对彝族同学你不能弄他的头发,也不能用扫把扫他的脚;对藏族同学则是不能摸他的头,不能主动提出要吃鱼,更不能主动问他的祖辈……来到这里我才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
李商每一种风俗都值得我们尊重。”李商充满感慨地说。
在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李商感受最深的是来自老师、同学的关心。“我以前觉得自己是少数民族,有点儿自卑。来到预科基地后,老师们为了增强我的自信心想尽了办法。班主任不厌其烦地教我讲普通话,老师推选我担任班干部锻炼我的组织能力,发现我喜爱写作后又带着我一起编写院刊培养我的写作能力。像今天这样站在你们面前顺畅地交流,一年前的我是根本做不到的。”李商的一席话道出了她一年来的成长蜕变。
从陌生到熟悉,在预科36班里,有同学间的相互关心,有老师的谆谆教导,有大家一起成长的记忆。李商说她早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龙珊
龙珊:雨花湖畔追梦人
龙珊永远记得1990年那个夏天,拿到高考成绩的她很是沮丧,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眼看就要与梦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了。绝望中,她听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有照顾政策,可以降低一定的分数先念一年民族预科再上大学。就这样,彝族女孩龙珊从红河来到预科基地开始了一年的学习。
入学后,龙珊调整了心态。她觉得这是命运又给了自己一次机会,只有通过更加努力的学习才不辜负国家政策的照顾。1991年,龙珊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学系,从此开启了她全新的人生旅程。大学毕业后她留校任教,致力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一干就是20余年。2006年,她被遴选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10年,她获得了南开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她晋升为教授。多年来,除了致力于学术研究,龙珊更关心的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优秀人才的培养,她指导的硕士生学位论文和本科学位论文屡次荣获“优秀”。
多年来,激励龙珊不懈努力的正是预科一年学习生活的经历。龙珊回忆说:“当时纳西、拉祜等多个民族的有志青年都汇集在一个班里,大家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比高中还努力。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每每自己想懈怠时,就会想起那年大家一起努力拼搏的精神。预科这一年我收获了太多,我在这里学到了各个民族同学的文化精神和信仰,让我建立了一种自身的文化体系,对未来充满信心。上预科时,我切身感受到深厚的人文情怀、人文素养,由此让我对民族文学产生了兴趣,并将它作为我毕生的事业。”
如龙珊一样,预科教育为万千学子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让他们成为勇敢的追梦人。
(责任编辑 刘瑜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