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航标精神文化
2015-07-25冀振宇
冀振宇
摘 要:航标文化源远流长,被人们推崇颂扬。艰苦、忍耐寂寞、孤寂的航标劳模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激励着航标工作者不断将航标事业推向前进。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时代的变迁赋予航标文化新的元素,不断创新和发展、引领航标文化,是我们航标工作者的责任。
关键词:航标传统文化 创新 发展
人是文化的源泉、根本。文化离开人,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航标文化源远流长,从诞生航标的那一刻起,就随之诞生了航标文化。航标文化就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的影响下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是航标工作者在长期的航标建设、维护和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共有的精神体系,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
1.我国航标传统文化的形成
文化,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它是经常长期的、恒固不变的坚持,才逐步形成的。文化也是需要载体的,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看的见、摸得着的。在我国古代,烽火、宝塔、碣石、旗杆都是航标文化的载体。中国的航标文化是随着人类航海活动逐步建立起来的。艰苦、行善、崇拜,“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孤寂、忍耐寂寞的劳模精神是中国传统航标文化代表。
1.1中国古代航标文化
中国最早的航标记载是《尚书·禹贡》:“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讲的是今东北辽东半岛的少数民族,沿着渤海北部航行时,看到黄河口右边有碣石,就开始转向驶入黄河的意思。在这里,碣石就是航标,不过它如岸边的山峰、夜晚的星空等都属于自然航标。
随着人类航海活动的增加,原始的自然航标已经不能满足人类航行的需要,因此,人工航标出现了。我国古代从自然航标到人工航标,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演变,先后经历了“刻石示警”、“立标指浅”、“烽火引航”和“宝塔指路”阶段。我国的航标文化也是跟随着这四个阶段逐渐形成起来的。
在长江流域,有“凿石作塔,以为舟标”的记载。讲的是在长江山区航道两侧的悬崖上,人们雕刻岩石,作为记号,来标记航行的做法。从这里可以看出,人工航标从诞生起,就深深的凿上了艰苦的烙印。
文化是群体行为,个体行为形成不了文化。天然的石头也不会形成文化,只有经过人们有目的的加工、改造,并赋予一定的意义时,再加上人们在加工改造过程中形成的共识、习惯,才会形成文化。
在我国浙江沿海的舟山地区,有个“烽火引航”的民间传说。讲的是一个叫陈财伯渔民的故事。他原是福建一带的渔民,在一场海难后漂流到庙子湖岛,弃渔为农,在荒无人烟的岛上几十年如一日地为来往船只燃烧领航的篝火。于是,每当阴雾和黑暗笼罩,狂风暴雨肆虐大海时,渔夫们总会看到这座荒岛最外侧的山包上有一丛熊熊燃烧的火,为他们导航。每每看见这火,渔夫们就跪拜,焚香祈祷,在甲板上遥遥呼喊“菩萨!”“菩萨!”人们还在他居住过的茅屋上为他盖了一座庙,以陈财伯点燃的火来作为香火,永续不断。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立标指浅”。在元代,因为漕运需要,海道府根据常熟州船户苏显的建议,自备两只船舶抛泊在刘家港西暗沙嘴两处,竖立旗缨,指引粮船绕过浅滩,防止搁浅。正是人们在航海过程中,在孤岛、暗礁、浅滩附近或危险水域设置航标,成为安全的标记,慢慢的就形成一种精神印记,成为一种安全信仰,形成一种精神上的祈祷。以上两个事例都说明,建设维护航标行为是一种善举,人们感恩它,像信奉神灵一样崇拜它。因此,行善,崇拜也成了航标的一种烙印。1.2中国近代航标文化
鸦片战争推开了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大门,拉开了我国灯塔建设的新时代。同治七年(1868年)开始,由外国列强把持的海关自长江口开始,分别向南北展开建设灯塔。自此,我国灯塔建设开始与国际接轨。著名的花鸟山灯塔、鹿屿灯塔、老铁山灯塔等就是在这个时间建成的。
这个时期的灯塔采用人工值守的管理模式。灯器能源的添加,开关时间,灯器的清洁和维护都需要人工来操作。建设的灯塔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往往处于偏远、交通不便的孤岛。因此,灯塔成了孤独、奉献、光明的代名词。
一个灯塔,就是一个故事。硇洲岛灯塔的陈义,1955年复员时,他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自愿到硇洲岛当了一名灯塔管理员,他守了整整30年灯塔。“灯塔光照大地,革命精神永存”12个大字,概括了老人的一生。1985年8月12日凌晨,硇洲灯塔管理员陈义在他值守的灯塔里安然逝世,享年80岁。遮浪灯塔的苏贵聪,1976年高中毕业就来到遮浪灯塔做养护工。从灯塔的灯守房到遮浪岛有一千多米的水路,他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只小木船,苏贵聪每天至少要在灯守住房和灯塔之间往返两次。30年里,苏贵聪就是用这只小木船来回运交通、送着器材,他们摇船的距离相当绕地球两周!还有广州舢板洲灯塔世代守灯人黄灿明。除了他们响当当的全国劳动模范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外,还有孤寂、忍耐寂寞和奉献。
这个时期航标精神集中体现为“航标灯精神”和“劳模精神”。“航标灯精神”集中表现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默默奉献”。正是有这种航标灯精神的鼓励,“艰苦奋斗、英勇作战、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航标劳模榜样作用,才鼓舞着人们不断克服国家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层层困难,取得了我国今天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另外,这个时候,灯塔在文人眼中也是光明、希望的代名词。著名作家巴金就常用象征的手法在其人生旅途中将灯塔比作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光明理想的追求。
2.发扬新时代航标精神文化
2.1技术创新是航标新时代文化特色之一
“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航标灯精神,孤寂、“忍耐寂寞”的航标劳模精神需要继承,但是随着航标科技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航标管理理念的进步,这些精神已经不能满足航标发展的需求了,应该不断丰富和弘扬新时代航标精神。
目前,航标管理机构人员总数和维护管理航标数量的比例发生很大变化,以北海航标处为例,人标比由原来的不到1∶1,达到现在1∶5.7,今后还会继续增加,偏远的灯塔桩,都采取无人值守方式进行管理。传统的航标人工现场巡检由航标遥测遥控电子巡检系统所代替,巡检周期由原来的一个月延长到三个月。包玻璃钢外衬浮鼓技术使灯浮标的保养周期由每两年延长到每五年。这些航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减轻了航标工作者的工作量,增加了航标稳定性,节省了航标维护经费,省人省力省物,还减少了航标作业的安全隐患。
目前,一大批航标新技术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如为防止蓄电池被盗发明的蓄电池位置追踪技术、防止鼓体生锈的非钢质材料浮鼓、施工安装简单方便的聚脲一体化灯桩等等。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在2014年开展了“智慧航保我创造”科技创新展示活动,评选出了十大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中长期发展战略》也明确提出要完成航标维护管理从汗水型向智慧型的转变。目前,在南海各个基层航标处,也在不断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也都取得了初步成果,给航标维护管理工作带来的益处。因此,技术创新应成为航标新时代文化的特色之一。
2.2航标的国家主权象征意义应成为航标文化特色之一
在我国,人们“蓝色国土”概念尚未深入人心,大多数人知道我国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却不知道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根据国际惯例,灯塔是主权国家在自己的领土和领海上设立的重要助航设施。为了宣示国家主权,越南、菲律宾等国纷纷在有争议岛礁、海域设置灯塔,把设置灯塔作为其宣示主权的重要方式。越南在我国南海岛礁上大肆设置灯塔宣示主权,先后在侵占的我国岛礁上设立了17 座灯塔。
我国在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设有灯桩8座,在珍珠港设有白苏岩灯塔,这些既是助航标志,也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航标的特性,加快边境航标的建设,通过在沿海基点及敏感岛屿设置航标,宣扬领土主权,弘扬航标作为国家主权象征的文化特色。
3.结论
航标精神文化是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航标文化也应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拓展、丰富,因此,我们既要发扬传统航标文化,还要创新、引领、丰富航标文化新内容,与时代接轨,这需要我们每一个航标工作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赵鑫珊.海岛航标文化的根基.珠江水运.2012.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