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常静距离》的成功方程式
2015-07-25郝驰原
摘 要:“电视谈话节目”(talk show),英文原意为美国广播电视中一种以谈话为主的节目形式,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在谈话现场一起谈论各种社会、政治、情感、人生话题,达到一种放松、愉悦和教化的效果。《非常静距离》作为一档娱情谈话类节目自开办以来颇受欢迎,有其独特的成功之道。文章将《非常静距离》的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作为成功的三个必要元素进行分析,让观众更加了解这个节目及其受欢迎的原因。
关键词:《非常静距离》;控制器;使用与满足;受众本位
一、电视谈话节目概述
电视谈话节目是以电视媒介为传播手段,通过话语形式,以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双渠道来传递信息,整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营造屏幕内外面对面人际传播的信息“场”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它的最大特征是通过口才表演来展现人类语言的魅力,形成虚拟的类似面对面人际交流的谈话“场”。它的构成要素有主持人要素、嘉宾要素、观众要素、话题要素、x+y+z要素等,具体的谈话节目的有其独特的构成要素。①
《非常静距离》是安徽卫视打造的金牌娱乐访谈节目,每期节目大力邀请大牌明星接受李静的近距离访问,是一档具有李静个人鲜明特色的深度明星访谈节目。节目中的“静”取自主持人李静的名字,也借静与近之谐音,表达出最近距离接触被访人物的节目特色。
二、《非常静距离》的成功方程式
(一)主持人要素
一档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成功,主持人是关键。首先,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风格的塑造者,人际传播的独到魅力致使主持人往往成为节目本体特质的人性化载体。其次,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在现场充当的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媒介角色——控制器角色。
《非常静距离》的主持人李静完全打破了国内女主持人一贯保持的淑女形象,总是快乐而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是用插科打诨的方式调动和活跃着场上的气氛,毫不矫情②。她这种独特的主持魅力塑造着《非常静距离》美式热的谈话风格,使得每一个来节目的嘉宾都能够放松心态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李静不仅伶牙俐齿,而且具有敏锐的现场应变性。在聊到演员邓超的爱好是跳舞时,她和邓超一道随着音乐摇摆起来,甚至邀请观众一起演出舞台剧,这些即兴的小插曲不但不会使观众觉得突兀,相反将现场的气氛烘托到了极点,也给节目增添了欢笑和人情味。这便是主持人作为全场气氛控制器角色的发挥。
(二)嘉宾要素
嘉宾是节目现场的主要谈话人,从受传双方的关系来说,在录制现场人际传播的情景里,嘉宾即是传者,又是受众;而针对场外观众,嘉宾与主持人一样是传者。如果说,主持人只是交代、引导话题,那么话题的展开、深入、升华则主要由嘉宾来完成。
《非常静距离》的嘉宾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不是政界的领导、也不是商界的精英,而是娱乐圈表演界的一群和蔼可亲、活泼好动的演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光环对观众来说,熠熠生辉,这正是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所以节目把嘉宾设置为演艺圈明星,数量是一位或者几位,并且主持人大都与他们有密切的联系。
主持人李静在节目《非常静距离》中对剧中明星的采访不仅提高了当下热播电视剧的知名度,而且也满足了观众们对演员个人成长故事有更多了解的心理需求。节目中嘉宾明星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吐露着自己在生活中的烦恼和幸福,观众从中获得共鸣的同时见到了嘉宾卸掉光环后更接近人性的一面。有了这些可爱的嘉宾,节目成了观众的情感补给站,节目与观众也就建立起了一种情感上互动。
(三)受众要素
媒介与受众的关系从过去的“枪弹论”过渡到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该理论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在这个“受众为王”的时代,观众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制约着节目越来越趋向于时尚化和年轻化。
《非常静距离》节目的受众大多数是年轻人,不仅有追星族,还有对明星怀有好奇心的人。节目把镜头对准了这些冉冉升起的明星,关注他们的成长、事业、感情和家庭,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主持人李静将明星成长过程中的心酸、明星夫妻之间的感人故事做得有声有色,年轻观众在看到明星生活中的浪漫爱情时自身的情感需求会得到满足,中年人在倾听明星嘉宾诉说生活苦恼时能够找到共鸣。节目把明星嘉宾还原为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成功褪去去了他们头上的光环,让不同年龄的受众在观看之余心灵上得到休憩。节目《非常静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受众的好奇心和窥视欲,这便是受众定位准确的表现。
三、结语
《非常静距离》是一档融机智、幽默、搞笑、轻松于一体的明星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李静的个性化主持、应时的明星嘉宾设置和恰当的受众定位使得节目变为一档颇受欢迎的谈话类节目,这便是安徽卫视《非常静距离》的成功方程式。
注释:
①徐舫州:《电视节目类型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②魏夏君:《浅谈<非常静距离>在明星访谈栏目中的特色》[J].今传媒,2011.10
参考文献:
[1]徐舫州.《电视节目类型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魏夏君.《浅谈<非常静距离>在明星访谈栏目中的特色》[J].今传媒,2011(10).
[3]何晓蓉.《从<非常静距离>看主持人个性化的重要性》[J].青年记者,2011.(11).
[4]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冯君.《<非常静距离>的“非常”之处》[J].新闻世界,2011(07).
作者简介:郝驰原,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在读。